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一章:这些书,够我们读一辈子了吧? (第3/4页)
儿来。 想了想后,正想说让那小子去改一改,可想到现在再改,那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便只好作罢。 反正看都看了,发现也发现了,还能怎么着? 不过想到那夏元吉区别于旁人的态度时,朱瞻基还是忍不住的继续问道:“那夏元吉夏大人是怎么回事?刚刚瞧他好像有点不太高兴的样子。” 听到朱瞻基问那夏元吉,朱瞻墉那小子当时便乐了。 随后将他们进到学院后的事情讲了一遍。 而朱瞻基在听到那夏元吉竟然被自己教导过一段时间的小娃娃们给教育后,朱瞻基顿时便忍不住的大笑了起来。 “这夏元吉,实在有趣,还真跟那些娃娃较起真来。” 想着那搞笑的场面,朱瞻基也是忍不住的摇了摇头。 在放朱瞻墉那小子离开后,朱瞻基自己便笑着朝老爷子的乾清宫内走了进去。 当朱瞻基走进那宫殿之后,便看到内殿中的老爷子正在换着新的龙袍。 宫女们在旁边伺候的同时,老爹朱高炽、六部尚书以及那些大学士们,则跪在一旁说着什么? 瞧见朱瞻基进来,老爷子便第一时间出声,招了招手,道:“兔崽子,进来。” 听闻,这次朱瞻基倒没有跑,堂而皇之的走了进去。 反正今儿这一天被老爷子他们知道的也不少了,发现就发现吧,正所谓债多了不愁。 走进内殿,跟老爷子见礼后,老爷子便主动的开口问道:“听你爹说,你在外边还搞了一个什么图书馆?养了不少的学子?” 闻言,朱瞻基没有否认的点了点头,说道:“是有这么回事。” 见此,老爷子便笑着说道:“你小子不老实啊,当着爷爷的面,你是一句实话都没有。” 对于老爷子的话,朱瞻基自然明白什么意思,之前在那矿区时,老爷子可是反复问过他还藏着什么没有,他都说没有。 如此呢。 还是露馅了。 不由的,这脸上还是有些尴尬的。 不过这一次老爷子并没有追究什么,而是一边让宫女换着龙袍,一边说道:“你小子也别乱跑了,晚上宴席的时候你陪在爷爷身边,让各国的使臣也瞧瞧咱大明朝后世之君的英武。” 听到老爷子夸赞自己的英武,朱瞻基顿时笑了起来,不过还是恭敬的点点头,躬身应是。 只是当朱瞻基直起身子来,闲暇无事看向了一旁的那些大臣们时。 却发现那夏元吉在有意无意的躲避着自己的眼神儿。 想到之前朱瞻墉那小子给他讲到的事情,心里头那个乐啊。 这件事怕是在那夏元吉的心里头留下阴影。 见场中众人都不再说话,朱瞻基便开口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爷爷,之前您虽然答应了给孙儿设立一个独立衙门来办事的事情,可这衙门,是不是得有官职和官衔啊?您看,这衙门孙儿办个什么标准合适呢?” 听到朱瞻基的询问,朱棣一瞬间便明白了自己这大孙子的潜台词是什么。 顿时笑道:“怎么,来跟爷爷要官来了?” 朱瞻基笑道:“爷爷,虽然不是朝廷管辖,但本质还是咱们朝廷的衙门嘛,怎么说也得给个名号不是?” 见朱瞻基说的确实有道理,朱棣想了想后,便随口说道:“办衙门,总得有个由头的,你小子自己说说,找个什么由头?你那地方的东西乱七八糟,有土地、有火器,爷爷想不出来,你自己想。” 闻言,朱瞻基还真的仔细考虑了一下,随后说道:“爷爷,说到底,孙儿那些差事要么是给爷爷您赚银子,要么是给爷爷您研究火器的。这样,爷爷您听听合不合适。” “赚钱的差事,设立为朝廷内库,寓意为皇家内库.....这样一来,也能与朝廷的户部职权分明,朝廷户部专管朝廷的财政之事,而内库独立于外,虽一样受朝廷六部监管,但内部官职自成体系,官位职位由内库自身安排统筹,不受朝廷吏部直接管理。” “如犯国法,不可幸免,但内部事务由内库自身安排。” “自身官员支出收入,由内库自己安排,不用户部支出银钱。” 听着朱瞻基的话,老爷子朱棣仔细的思量了一下,随后颇有深意的瞧了眼朱瞻基。 不过,最终还是在那六部尚书开口之前,直接同意了朱瞻基的要求。 而周围那些跪着的官员们在想明白其中的关键后,想要出声,却发现朱棣已然答应了下来。 想要说什么,却又憋住了。 这爷孙俩,是他们惹的起的吗? 就算说了,他们能听自己的吗? 见老爷子答应了自己的要求,朱瞻基的心中也是不由一喜。 大明朝怎么亡的? 还不是因为没有银子吗? 可如今这内库一设立,不就给他们皇家留了最后一个底牌吗? 哪怕后世真的出了什么大问题,有皇室直接掌握的内库存在,在那必要的时候还是能救一把的。 同时内库的存在,也是在为朝廷开源,但钱财不在户部的手中,等于是分了户部的权力。 这样绝对有利于封建王朝皇室的统治。 而在搞定这内库的事情后,朱瞻基便再次开口说道:“至于那营造火器的事情,孙儿想将其命为火器研究衙门,专门为朝廷研制火器之用,而在旗下分设一些衙门,专门用于制作技术成熟的火器。” 说到这里,朱瞻基专门提了一句,说道:“不过,先说好了,火器研究衙门是为朝廷办事情的,所以这支出的银子该由朝廷户部拨款,要造多少的火器,就得户部拨多少的款项。” 听到这话的朱棣还没有开口,从始至终便一直躲着朱瞻基的夏元吉,便第一个蹦了出来说道:“长孙殿下,这可不行,之前殿下与皇上商议时,可是说的由内库自己赚钱,给皇上置办火器的。” 瞧着那夏元吉瞪眼睛的模样,朱瞻基顿时乐了起来。 而看着朱瞻基那一个劲儿笑的样子,那夏元吉也是脸色一僵。 而一旁的老爷子朱棣也是开口质疑道:“夏元吉说的不错,之前可是说好的。” 但朱瞻基却对着老爷子说道:“爷爷您要钱,内库归爷爷直接统管,自然可行。只要内库有,就可以给。至于用到什么地方,那是爷爷的事情。但咱们这不是先将这道理讲清楚嘛,火器研发衙门本就该朝廷支出,如果朝廷户部没钱了,但前线又急着用度,爷爷可以从内库调派银子,直接给到火器研发衙门。” “但,凡事得有个章程吗,不能说这火器研发衙门成了内库下面的衙门了,那不是乱套了吗,武器只能是掌握在朝廷的手中。” 听着朱瞻基的讲述,众人也理解了这其中的道理。 因为这衙门设立后不是一天两天,如果一直设立下去的话,就得考虑很多的事情了。 比如这火器衙门归入了内库的手中,这内库要钱有钱,要武器有武器。 万一搞点人出来,这踏马不是直接就能掀翻朝廷了吗。 那要朝廷还有什么用。 独立于朝廷之外设立部门,自然有好处,但绝不可臃肿。 否则便是因小失大。 对此,老爷子朱棣也十分的赞同,随后说道:“那便按照你说的办,至于这官职,内库便照着六部的标准设立,最高设一督事,官衔从一品。” “但仅限由长孙任职期间,过后督事皆为正二品,与六部尚书同阶。” “火器研究衙门,最高设督办一职,正三品。” “其余官职官衔,由各自拟写一份折子报上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