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我也很委屈 (第2/2页)
是相隔几天左右一发, 再加上也确实没有大事,最新的邸报也就止于此了。 翻过第二份,上面还是倭寇的消息,两份都只是将情况讲了个大概,文字稍显枯燥,朱祁镇只是草草看了几眼便放在了手边。 看来有必要做一份自己的报纸了,不仅可以让百姓知道朝廷的政策,还能有效监督外地官员,最低也能增加朝廷收入,简直不要太好。 朱祁镇就这么思量了片刻,李锡却是已经到了,等金英通传过后,李锡行大礼参拜,朱祁镇赏了个绣墩坐着。 李锡毕竟是考中的进士,长相倒也不差,只是眼窝深陷,身形消瘦,看起来多少有些阴翳之感。 可能是没怎么被朱祁镇传召,这位通政使看起来有些拘谨。 “李锡,你是永乐时考取的进士是吧?朕记得你跟于谦好像是同年?”朱祁镇开口问道。 李锡话不多,就算朱祁镇主动相问也是一个是字了解,然后就眼巴巴的看着朱祁镇,再没有下文。 朱祁镇见状也不好再绕弯子,单刀直入的问:“早先卿与先生交好,又是九卿之一朝中重臣,怎么现在谈论朝政一言不发呢?” 李锡似乎是没想到朱祁镇问这个问题,脸色有些难看的说:“皇上英明如此,又 有于首辅辅佐,所定之策都已完美,臣也认为没有什么可更改的地方,请皇上明鉴!” 哦! 一听这朱祁镇明白了,李锡是王振的人,之前王振跟于谦有过节,他帮着下场动手了。 现在朝政以于谦为主,虽有曹鼐,可这么直接的仇怨,就算是曹鼐也不想过多牵扯。 也是于谦为人大度,没有为难李锡,他也就乐得龟缩,但是不敢言语了。 “朝廷上的事就没有完美的,朕让你做通政使可不是让你过来混日子的。”朱祁镇面上不满之色顿显。 李锡看着木讷,人却机灵,一听朱祁镇话里有怒气赶紧就跪在地上,请皇帝陛下谅解。 朱祁镇无奈的看着这个装傻充楞的李锡,一个臣子胆小怕事到这个地步,他这个皇帝又能怎么办…… “听说你们通政司跟庆王有来往?甚至甘当外臣耳目?”朱祁镇脸一板。 李锡愣了一下,噗通跪在地上,头磕的嘭嘭直响,“皇上明鉴!这是诬告! 臣从没有接触任何外臣,更何况是藩王,给臣一百个胆子臣也不敢这么做啊!” “看看这个奏疏,你们通政司是不是也觉得要给庆王迁徙封地?”朱祁镇冷哼一声将折子扔到李锡面前。 李锡迅速捡起奏疏,一目十行看完后背已经湿透,“皇上,这、这、这,臣不知道啊! 所有涉及宗室的奏疏,臣无不交代下去要再三谨慎,一定要臣看过才能呈于皇上,可这,臣绝没有见过这份奏疏!” 这么一说倒是轮到朱祁镇纳闷了,“早先秦王、庆王为伊王求情的奏疏你也没见过?” 李锡矢口否认:“那个臣以为是宗师亲情外臣不便干预,所以没有阻拦。 可这份庆王殿下的请徙奏疏不同,国朝开国定下藩王之策开始,几乎没有藩王封地改动。 庆王更是九边藩王之一,臣就算再昏头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 即使要呈奏皇上,也要先行奏报才是,绝不会这样就呈上来,这中间肯定有什么误会,请皇上明察!” 看着激动的李锡,朱祁镇表情依旧,他李锡想当个鸵鸟,也得看自己答应不答应,不想掺和朝中事务,就不要在这个位子上待下去。 “你说你不知情,就算是真的,那朕问你,你这个通政使是干什么吃的?手下人都把你架空了,你还不知道?”朱祁镇怼了一句。 李锡急红了的眼圈里顿时挤出两滴眼泪,一时间声泪俱下,“皇上,自从王振公公战死土木之后,臣就受人排挤,出门都是夹着尾巴做人,许多事臣也是有心无力啊……”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