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2章 赵高的野心,寡人看谁敢!【2】 (第1/1页)
“左相大人留步!”李斯正在皱眉思索,突然听到后面传来的声音,顿时回过神来。转头望去,就看到赵高正笑容满面地向他走来。对于这位服侍王上的宦官,李斯一向是敬而远之的。毕竟身为大秦左相,朝中重臣,本来就已经位高权重了,若是再与王上身边的近侍走的近,那旁人就该怀疑他的用心了。所以李斯与赵高的关系一向平平澹澹,双方交际也并不多。要说唯一相同的,那就是他们之前都是不同意扶苏成为下一任大秦储君的。甚至这么多年来大秦迟迟没有立储,也是因为李斯曾向嬴政建议,扶苏的性格不适合为君。而嬴政当时也还未彻底下定决心,因此才没有着急立储一事。只不过李斯不同意扶苏成为储君是为了大秦,虽也有一点私心,但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为了大秦考虑。可赵高则完全就是私人恩怨。担心扶苏上位后会对他不利,所以才一直极力反对。因此两人要说目标相同,但也并不完全相同。李斯有些奇怪,这位来找自己是为了什么事?“见过赵大人!”李斯微微拱手,问道:“不知赵大人叫住本官,所为何事?”“下官见过左相大人!”赵高十分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看了眼前方还未走完的官员,向李斯拱手道:“左相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李斯皱了皱眉,想也想,也并未拒绝,点头说道:“请!”“请!”赵高连忙带路。随后两人走出大殿,来到一处偏殿旁边。赵高往周围看了看,见四下无人,方才看向李斯,问道:“不知左相大人,对王上立扶苏公子为大秦储君一事如何看待?”闻言,李斯眉头一皱,道:“扶苏公子本就是王上长子,王上立他为储君,乃是我大秦百官乃至万民都支持的事,本官还能如何看待?”赵高玩味儿地笑了笑,道:“只怕左相大人心中不是这么想的吧?”“若扶苏公子真的成为了大秦储君,左相大人又如何施展您的屠龙术呢?”此言一出,李斯的脸色豁然大变,死死地盯着赵高:“你……”“左相大人莫急!”赵高呵呵一笑,道:“此事暂时也只有下官知晓,严格说起来,咱们都有相同的目标,都不想让扶苏公子成为大秦的储君。”李斯尽力平复下心中的骇然,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随后深吸口气,看向赵高,沉声道:“但如今王上已经当着百官的面提及此事,就算本官不想让扶苏公子成为储君,又能如何?”“只要王上的诏书还未下,那就还有机会!”赵高笑道:“这就要看,左相大人愿不愿意与下官合作了。”李斯皱了皱眉:“如何合作?”赵高眼中冷色一闪,道:“王上若坚持要立扶苏公子为储君,那自然是谁也更改不了的。”“可是,要是扶苏公子死在了边境,回不来呢?”轰!李斯身躯一震,满脸骇然地看着赵高:“你……你想要做什么?!”赵高笑道:“左相大人想要做什么,下官就想做什么!”李斯死死地盯着他:“你……你不要乱来!”“本官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大秦,可你若敢对扶苏公子出手,必将死无葬身之地!”赵高冷哼一声,眼中闪烁着冰冷之色:“咱家只是为了保住这条命罢了!”说着,他看向李斯,道:“不论左相大人愿不愿意与下官合作,但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左相大人想要施展心中抱负,现在必须要做出决定了!”“否则等扶苏公子回朝,王上的封君诏书一下,那可就来不及了!”“左相大人好好考虑一下。”“若是想清楚了,可随时来找咱家!”“下官告辞了!”说罢,赵高向着李斯行了一礼,决然地转身离去。李斯站在原地,眼神当中阴晴不定。想到这些日子嬴政对扶苏的态度,想到不久前在大殿内被嬴政斥责,甚至丢掉了“罗网”的执掌权,他脸色变了又变。最终,他抬起头看向赵高离去的方向。眼神当中,浮现一丝坚定之色!…而与此同时。在嬴政的行宫当中。嬴政正在静静地听着斥候汇报边关的情况。这次的汇报,可就要比朝堂之上所言要详细多了。斥候不仅详述了扶苏是如何率军踏平匈奴王庭,如何堵死匈奴人的退路,配合火攻将其全灭。还详细汇报了这一战的伤亡情况和军中一些出色的将领等等。嬴政一直静静地听着,可眼神当中不时闪过的兴奋和喜色却暴露了他此时的心情。此时商鞅、张仪等人也在大殿当中。听完斥候的汇报,诸人脸上都是感慨不已。“以不足一半的伤亡代价,就全歼了匈奴数十万之众,扶苏公子真是我大秦的战神啊!”苏秦感慨说道。旁边,张仪赞同地点了点头:“不错!扶苏公子此战之功绩,堪比武安君!”“哈哈哈……”听着这两位心腹大臣的夸赞,嬴政忍不住大笑:“这小子,总算没有辜负寡人的期望!”“还有他麾下那韩信和李存孝,还有那个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叫什么来着……项羽?”“对!项羽!”“此三人也是勇勐非凡!”“尤其是韩信,以区区五万人,击溃匈奴王庭十万主力军,而且阻挡了匈奴一天一夜的持续冲阵,才拖到扶苏带兵赶来,也是大功一件!”“当重赏!”嬴政心情愉悦不已。大宋王朝出了一个岳飞,而今大秦也同样出了这样一群统兵大将!日后谁敢再说大秦无人?!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扶苏。也不知道这小子时从哪里网罗的人才!不愧是寡人的种啊!“王上切莫高兴地太早了!”就在嬴政为此兴奋之际,商鞅突然开口,泼了盆冷水。闻言,诸人俱是看向商鞅,有些疑惑。嬴政皱眉看着他,眼中也有几分不喜:“卫鞅,你说此话是何意?”商鞅神色平澹,拱手回道:“扶苏公子覆灭匈奴,为我大秦解决边境之患,固然是大功一件。”“可此战当中,扶苏公子先是焚地撒盐,毁了匈奴放牧用的牧草,随后又抛尸水源,让匈奴无水可用,紧跟着又以匈奴人的人头于草原上堆积一座人头京观。”“这些种种,皆是违背仁义之举!”“更何况扶苏公子还烧毁了焉支山和祁连山两座山脉,数十万匈奴百姓葬身火海!”“这其中,甚至还包括匈奴的老幼妇孺!”“此事一旦传扬出去,难免会有人说扶苏公子残忍弑杀,违背人道……”话未说完,嬴政便是勃然大怒。“寡人看谁敢!”嬴政神色冰冷,眼中噙着滔天的杀机:“对付匈奴,无需讲什么仁慈!”“焚地撒盐、污染水源又如何?”“堆积人头京观、烧毁山脉、屠杀匈奴的老幼妇孺又如何?!”“匈奴抢掠我大秦边境时,可曾对我大秦的老幼妇孺讲过仁慈?!”“既然如此,寡人又何须与他们谈仁义?!”嬴政冷冷地说道:“谁若是敢以此攻讦扶苏,寡人不介意让他知道,到底是扶苏比较残忍,还是寡人比较残忍!”“立即传旨,将此事传扬出去!”“寡人要让我大秦的子民,来评判扶苏此举,是否有错!”“让那些所谓的正义之士看一看,什么才叫民心!”“他们所谓的仁义,又是什么!”闻言,商鞅暗叹一声,没有再多言。该说的他已经说了。如何做,那是嬴政的事情。身为臣子,没必要逾越,点到即止便可。只是希望。一切,真的能如王上所愿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