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7章 凶兽 (第2/2页)
男的没担当跑了,这女人没跑,还笑着说啥镜台,就被那妇人一刀砍杀了,好狠的妇人。” “亲眼所见?” “先前吵架的声音好大,附近的都听到了,那男人跑的飞快,一边跑一边喊那女人跑……后来就听到了惨叫。” 随从回头。 宗室大佬黑着脸,“回去!” 收尸的随从问道:“阿郎,这尸骸咋办?” “老夫不认识,晦气!” 老人负手转身就走,骂骂咧咧的道:“这女人青楼出身,老夫还以为能改好了,嘿!看看,这便是狗改不了吃屎的本性。幸亏老夫没接手,否则头顶绿油油。赶紧走!” 消息传到了镜台。 “谁干的?”王守问道,随即自问自答,“赵三福!” 荒荒说道:“咱们去的那人也死了,不过死的有些古怪。” “怎么个古怪法?” “就像是被凶兽捶死的。” …… 大朝会如期举行。 实际上就是个形式主义的朝会。 外藩使者云集,各地大佬云集,大伙儿听听关于去年的成绩,展望一下今年,散伙! “北疆军参战已成定局。”黄春辉再度陛见,出来后召集了北疆文武。 “谁去?”刘擎问道。 黄春辉摇头,“陛下问了老夫,老夫举荐了数人,不过陛下并未当场决断。” 杨玄厚着脸皮问道:“相公,可有我?” 黄春辉笑了笑,“年轻人,不要脸真好。” 众人一阵大笑。 杨玄心中一松,知晓有自己。 “回去后,都要整军备战,一旦朝中的决断到了北疆,就得快速出兵。”黄春辉起身,“都收拾收拾,两日后回去。” 杨玄去了丈人家。 “南周之战?”周遵黑着脸,“你和阿宁成亲以来,聚少离多,有意思?” “丈人,此事陛下乾纲独断,不一定轮到我。” 杨玄也有些愧疚。 “此事,看吧!”这等事儿没人能使上力。 杨玄带着老丈人给媳妇的东西回去。 “郎君,来客人了。” 刚进家,杨玄就看到了张菁。 大长腿很是赏心悦目,但张菁神色严肃,行礼,“见过使君。” “张菁啊!”杨玄冲着老贼交代道:“东西都重新归纳清点一遍,造册。另外,雨布要准备好,随后就出发。” 老贼说道:“大车太慢,只能走后面,小人这便去交代他们。” 杨玄这才问道:“你来,可是公主有事?” 张菁点头,“公主最近茶饭不思,想见使君一面。” “小玄子,那女人想你了!”朱雀很快活。 杨玄却知晓不可能……但被美人挂念令人心情愉悦。 稍后,杨玄见到了年子悦。 “许久未见,公主越发的美貌了。”杨玄很敷衍的恭维着。 但确实是如此。 年子悦说道:“使君也越发的威严了。” 二人相对坐下。 室内的摆设都来自于南周,很是精美。 有人上茶,杨玄颔首,仔细一看,案几也是上等木料打造,工艺繁琐华丽。 再看看年子悦的衣裳……淡雅,那花纹精美的不像话。 这女人就是行走的小金人啊! 年子悦被他盯着看,有些不自然的低下头,“我听闻,大唐要出兵南周?” 杨玄默然。 不否认就是承认。 “为何?”年子悦不解。 “此事我也不知,不过,大唐不会平白无故对南周用兵。” “可大唐一直想吞并南周!”年子悦证实了这个消息后,愤怒不已,“南周做错了什么?谁能说说?” 杨玄也不知道,但能让皇帝疯狂做出出兵决定的事儿,不会小。 “南周那边没给你说?” 年子悦摇头,看了张菁一眼。 杨玄笑道:“估摸着还没来得及吧!” 年子悦突然神色软弱,“就不能不打吗?” “你是公主,当知晓许多事不是一人能决断的。”杨玄觉得这个女人有些理想化。 年子悦突然摆手,“你们都出去!” 张菁欠身,“公主,不妥吧!” “都出去!”年子悦白皙的脸上多了红晕,灵气十足的眸子里多了威严。 张菁看了杨玄一眼,随后带着侍女们退下。 这女人想干啥? 杨玄第一反应是戒备。 年子悦身体前俯,诚恳的问道:“你不会去吧?” 你赶走侍女护卫们,竟然就是为了问这个问题? 杨玄愕然,“我去不去,重要吗?” 年子悦点头。 杨玄笑道:“我在北疆。” 他没回答自己去不去。 年子悦松了一口气。 稍后,杨玄告辞。 张菁送走了杨玄,回来问道:“公主单独和他说了些什么?” 这不是无礼,而是处于关切。 “我问他是否会参加这一战。” 张菁笑道:“他去不去,重要吗?” “当然。”年子悦轻声道:“他才多大,就在北疆有了名将之名。上次出使南周,路上遭遇了叛贼伏击,那些马贼何在?都被他吊死在了路边。等再度回来后,我听闻,北疆灭族第一功便是他……” 年子悦缓缓起身,走到了门外。 长安的初春依旧寒冷,看不到一点春意。 她伸出玉手,感受了一下冷风。 张菁说道:“那也只是一个将领罢了!” 年子悦轻轻摇头,“你见过谁数年之间,从一个普通人变成名将吗?” 张菁默然。 年子悦轻声道:“南周,无人比我更了解他。” 从那一次平康坊杨玄出手救了她后,年子悦就一直在关注杨玄的各种消息。 “当初父亲也曾给我看过那些年轻的将领,说都是大才,可我仔细对比,都不及他。” …… 杨玄觉得年子悦是小女人的情绪发作,杞人忧天。 南周之战注定不会成为灭国之战,这一点他很清楚。 最后的两天他很忙碌。 魏灵儿组织了一次聚会,杨玄和一群大腿预备役喝了一次大酒,彼此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检查东西,拜别丈人,杨玄汇入了北疆回归的队伍中。 一路出了长安,黄春辉回首看了一眼城门,拱拱手。 “相公对陛下忠心耿耿!”有人赞道。 回身,黄春辉淡淡的道:“每一次出长安,都不知晓能否活着归来。好歹,给祖宗们行个礼!” 出了长安没多久,就遇到了陈州信使。 “潭州刺史换人了。” “谁?” “赫连荣。”信使说道:“三大部蠢蠢欲动,司马等人担心春耕!” 杨玄当即请示黄春辉,脱离了大队,一路快马加鞭赶往陈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