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94章 乞骸骨 (第2/2页)
中事大多是周勤在管着。 周清提着鸟笼,“有人往元州去了。” “这是想查子泰的过往!”周遵冷笑。 “不止一批人!”周勤说道:“皇帝,杨松成……兴许还有不少势力。” “子泰此战引动天下大势,看来,都想拿他的把柄啊!” 周勤冲着老狗吹个口哨,老狗在鸟笼里鸣叫着。 “老夫遣人去过元州!” 周遵知晓此事。 周氏的女婿,自然得摸清楚来路。 “子泰确系小河村的人,十岁前颇为不错,十岁后,耶娘不喜,便自行上山狩猎,可怜的孩子。” 周勤嘴里说着可怜,眸色却有些迷惑,“十五岁他离家来长安,随后,父亲烂赌,把一家子都输进去了。一夜之间不知所踪。后来,不少人来打探消息……” “烂赌?”周遵说道。 “老夫令人顺着查了过去,开设赌场的那几个恶少,后来想劫掠过往旅人,被反杀。” “就没剩下一两个?” “那些是过江强龙,一个不留!” “太干净了。” “是啊!太干净了,反而令人心生疑窦。” “不过,子泰如今却不在意这些。” “他的耶娘家人很要紧,若是落入旁人手中,便是把柄。” “如此,可令人在元州蹲守。” “如今那里少说数百人在蹲守。” 父子二人面面相觑,都笑了。 “长安在酝酿着什么老夫清楚,皇帝和杨松成在筹谋对付子泰,此战无论胜败,子泰和皇帝等人就成了死敌,再无和解的可能。而周氏在其中该如何自处,你要留神!” “阿耶放心。” 周勤悠悠的道:“罗才那边被人弹劾了,当初对子泰有好感的官员将领,都被弹劾了。这是釜底抽薪之策。风雨欲来啊!” 周遵蹙眉,“说实话,这些年若非罗才执掌吏部,大唐吏治会更坏。吏治关切一国根基,如同庄稼的根系。弹劾罗才,这便是动摇大唐的根基。他疯了吗?” 这里的他,指的是皇帝。 罗才从武皇时期开始就执掌吏部,他公平公正,哪怕是最挑剔的帝王也得为之赞叹。他德高望重,当朝中有重臣人选难以定下来时,罗才一句话,往往能令人拍案叫绝。 这样的臣子,堪称是大唐的基石! 而现在,皇帝吆喝着,把杨松成招呼来,翁婿二人举着撬棍,竟然想撬动大唐的基石。 “他的眼中,只有权力!”周勤看着鸟笼中的鸟儿,“老狗,你说可是?” 鸟鸣啾啾。 …… 罗才被弹劾了。 不少人说他执掌吏部多年,培养了一干党羽,结党营私什么的。 有人说吏部和户部尚书是最危险的职位,若是皇帝要收拾你,无需找什么罪证,一句话就了结了。 户部管着钱粮,吏部管着官帽子,都是好处。 说你以权谋私,说你结党营私,你浑身长嘴都说不清。 罗才在户部苦笑着,“老夫乃是老臣,当年武皇令老夫执掌吏部,看重的便是老夫的无私。这些年老夫虽说也有不少错处,可说什么结党营私,这话,昧良心啊!” 弹劾如风暴。 罗才接到了有心人递来的消息。 “罗公,此事与秦国公有关。” “老夫知晓。” 罗才没吭气,第二日弹劾愈发的激烈了。 罗才在户部不动如山,忙碌个不停。 第三日,弹劾的罪名越发的凶险了,甚至有人说罗才当诛! 右武卫大将军魏忠也被弹劾了,说他深沉…… “深沉?” 魏忠在右武卫破口大骂。 “当初说老夫此乃稳重,怎地就成了深沉?” 深沉,换个词便是阴险。 魏忠勃然大怒,宫中传来了消息,说魏忠忠心耿耿。 风向变得很快,原来是左相陈慎出手了,说再这么弄下去,人人自危。 皇帝不置可否,但诸卫不能乱,于是魏忠逃过一劫。 罗才被集火了。 老先生在吏部忙个不停。 有人说他这是装样。 有人说他是强做镇定。 深夜,罗才家中的书房灯火通明。 他在奋笔疾书。 几番斟酌后,他修改了一遍,然后,又修改了一遍。 直至鸡鸣,他打个哈欠,起身活动了一下身体。 吃了早饭,出门。 罗才来到了皇城前。 此刻他就像是一坨臭狗屎,人人避而不及。 罗才安之若素。 皇城开门。 罗才一路前行。 “哎!罗公,吏部过了,过了!” 门子发现自家尚书竟然过门而不入,冲出来叫喊。 那些官吏都摇头。 这是失魂落魄了吧! 以至于自己走了多年的路都认不得了。 罗才摇头,一直走到了宫城外。 宫门开着,侍卫们看着他,神色冷漠。 罗才摸出奏疏递过去。 身后,官吏们止步看着他。 “有大事要发生!” 杨松成止步。 周遵止步。 二人相对一视,眼神冷漠。 随即看向罗才。 罗才递上奏疏。 大声道: “臣罗才,乞骸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