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疯子 (第1/2页)
“乔有梅和邱东门的相遇就是命定的,因为它们是轮回的一部份。” 这是魏阳的话。 …… 因为《白渡河》是三个故事的合集,前两个故事没有顾长安的戏。 所以,顾长安入组时已经是六月了。 天气正热。 傍晚,魏阳约了顾长安、向鸣、巴志义三个在白渡桥附近的一家酒楼吃酒,坐在酒楼的二楼包间里,可以远远的看到白渡桥。 向鸣是中影那边过来的制片副导演,巴志义是摄影师。 几人边吃就边聊起《白渡桥》。 《白渡桥》这个剧本是魏阳自己写的。 魏阳是青岛人,但他对白渡桥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 魏阳的母亲是沪上人,外祖父就曾是沪上一家裁缝铺的学徒。 魏阳小时候是跟了外祖父长大,外祖父当时就住在白渡桥附近一带,在裁缝铺出师后,外祖父回来自己也白渡桥附近开了一间小裁缝铺,做裁缝的接触的多是家庭主妇,她们来店里扯布裁衣,时间闲的时候,就会留下来聊聊天,多是八卦、家长里短这些。 时日一久,外祖父就积累了一肚子故事。 而这些故事多于苏州河、白渡桥有关。 魏阳咪了一口酒,啧啧有声,然后点了一根烟,看着窗外白渡桥下的苏州河。 “老一辈人讲,苏州河里,沉淀了无数故事。” 魏阳这话,顾长安听着似乎很熟悉,他边啃着一块荔浦芋头,一边回想。 然后想起来,这不就是曾经在梦里所看的电影《苏州河》开篇的旁白吗 里面的摄影师用冷酷平淡的声音诉说着这条河流。 “我经常一个人带着摄像机去拍苏州河,沿着河流而下,从西向东,穿过上海。 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传说、故事、记忆还有所有的垃圾都堆积在这里…… 这条河会让你看到一切……” …… “可是人们怎么才能读懂苏州河的故事,于是就有传说,讲白渡桥能勾通阴阳,所以,那个旧时代,每逢清明,冬至,就有人在桥上烧纸,然后一些不甘逝去的人,会借着香灰在世间重塑,但因为宿命,他们依然会进入轮回。”魏阳又道。 顾长安跟向鸣相视一眼,也明白了。 所以白渡桥三个故事,就是三个轮回。 小裁缝和公馆小姐。 男教师和识字班女学生。 邱东门和乔有梅。 所以,邱东门和乔有梅相遇就是宿命。 “那为什么结局会不同”向鸣问道。 顾长安也啧一声也沉思,宿命嘛,那最终不都是应该奔向同一个结局吗 《白渡桥》三个故事,公馆小姐从白渡桥上跳下去,死在了河里,识字班女学生孑然一生,而乔有梅却飞去美国了 “因为时代不同了。时代不同,人生也就不同。”魏阳掐灭了烟,夹着菜道,还耸耸肩,宿命又不是一成不变。 所以,《白渡桥》虽然写的是爱情故事,但表达的却是时代。 “那如果是现代,这个故事要怎么表达。”一边巴志义好奇的问道。 反正是闲聊,就来个脑筋大风暴,玩玩脑洞,电影人嘛,就好这些。说不定一个灵感来了,就是一部好片。 “那哪说得清,灵感没来之前,一切都是混沌。”魏阳摊摊手。 于是,巴志义翻翻白眼,顾长安只顾吃菜,向鸣摇摇头。 几人哈哈笑,觉得有些穷极无聊。 然后巴志义看着窗外道:“冯观来了。” 冯观是跟大家约好的,明天的戏正是高·潮阶段,今天几人聚聚,讨论一下,只是冯观临时有事,讲要迟点来。 这会儿终于来了。 顾长安从窗户往外看,就看到了冯观正沿着人行道过来。 冯观上身穿着孔雀绿的真丝衫衣,下身一条浅牛仔蓝的齐膝筒裙,脚上穿着灰色的平跟凉鞋。两手插在筒裙的两边品袋里,不急不慢的走着,然后拐进了酒楼里。 冯观的穿着很普通,但在人群里就是焦点,很难让人忽视。 包间的门是开的,没一会儿冯观就进了包间,顾长安看她,冯观今天脸上化了一个淡淡的紫妆,眼睑下淡紫色的眼影,唇上是浅紫唇彩,整个人显得有些神秘和幽魅。 跟众人打了招呼,冯观就直接走到顾长安身边的位置,也不坐下,而是拿过顾长安面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