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50:又当着原作者的面抄袭? (第3/3页)
也就刚上映那会儿能看,其他时候当个乐子就行。 王多鱼好多刚上映冲上八分的电影,在下映网络播放之后评分都掉了。 之前王多鱼还好奇为什么会这样,还跑去研究了一下豆瓣的评分。 毕竟上映的时候不掉,下映掉,这难免会让王多鱼怀疑自己的电影是不是不太符合大众胃口,只是符合一部分观影人的胃口。 但研究之后王多鱼发现.....假的,纯粹是有些人跪久了,站不起来。 豆瓣评分前两百五电影,其中国内上榜的,近几年只有两部。 《让子弹飞》《我不是药神》 这两电影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嘲讽上面。 反观其他国家,什么年代的都有。 这是什么意思,懂的都懂。 当然,也不只是牧羊犬的锅,还有些失败人士的锅。 其实国内上榜的电影还是不少的,比如周星星拍摄的很多电影,七八十年代一些老电影。 反正近几年就是没有。 就算是票房爆炸,民间夸赞极多,但他就是不上榜。 对于那些喜欢评分喜欢长篇大论来细说一部电影的‘影评人’来说,反正就是以前的更好。 王多鱼也找了几部看看,发现....好你妈。 确实有一些不错,但有一些王多鱼是真不出哪里好。 就因为导演拿这部电影在国外获奖了,所以它好? 就因为电影导演噶了,所以它好? 王多鱼不太理解。 这跟生活中那些喜欢怨声哀道,没事就换工作,然后感叹手上的工作永远不如上一份的失败人有什么区别? 反正就是要体现你的品位高大上,现在的人低俗呗? 就算是一些电影短时间被影迷冲上了八分以上,你还是不服,要带人打下来呗,不能玷污你心中那完美的榜单呗? 所以对于评分这个东西,王多鱼向来只是当做吸引普通观众的一个筹码,上映的时候刷一刷,等下映了随便你们怎么弄。 《夏洛特烦恼》在上映期间都快被王多鱼吹成神话了,豆瓣评分一度飙升8.5。 结果现在下映还不到一个月呢,直接降到了7.8。 ......... 艾尔莎的动作很快,当天下午就带着合同回到了公司。 毕竟只是一个影视改编权而已,不至于说拿不下来,只要加点钱,拿下的速度快点也是正常的。 艾尔莎很清楚,王多鱼开口要的东西,那必然是很看好的。 这种情况下,加钱就完事了。 “王总,这是您要的小说改编权。” “嗯,我知道了,通知公司其他的编剧到我这来一趟。” “好的王总。” 很快,公司所有在职的编辑来到了王多鱼的办公室。 王多鱼先是让他们看了一遍《荆州杀》。 这部小说只有十几万字,几人很快就看完了。 随后王多鱼便对他们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然后跟他们一起开始了整部电影剧本的编写。 因为王多鱼记忆中有着成品效果的存在,所以在编写的过程中能很快指出不对劲的地方。 仅仅一个下午的时间,王多鱼就带着众人完成了一小半的编写。 后续几天王多鱼又跟众人详细润色了一遍。 发现跟自己记忆中差不多就完工了。 在剧本完工后,王多鱼第一时间联系上了张一某。 这家伙现在还在跟江文徐老怪两人研究《帝辛传》的特效呢。 不过分身拍个电影,问题应该不大。 前提是他愿意的话。 最开始张一某接到王多鱼电话是拒绝的。 明明几人合作之初,只是需要合作一部《帝辛传》。 结果中途跑去拍了一部《寄生虫》。 好在这电影口碑票房双丰收,所以张一某没说什么。 但现在《帝辛传》好不容易拍完了电影,接下来拍完电视剧就没自己什么事了,这家伙又要找自己拍电影? 张一某可不是什么没公司后台的人,怎么可能一直给王多鱼打工..... 虽然王多鱼给的报酬很丰厚,但张一某也不是缺钱的人啊! 这样一直给王多鱼打工,他很没面子的! 但当他看到王多鱼发给他的剧本的时候,张一某还是犹豫了..... “王总,这剧本,我感觉有点眼熟。” 因为是电话聊天,王多鱼看不见张一某的表情。 但张一某语气中的惊讶,王多鱼听的是清清楚楚。 呵,小样,你要是不眼熟那就奇怪了呢! 王多鱼记得,张一某曾经公开表示过,《影》这剧本他从13年下半年就开始筹备了。 只是后面一直耽误了下来,直到16年才确定。 王多鱼不知道现在张一某对于这个剧本的规划到了什么地步,但肯定是有一定进展了。 自己这个时候给他,他肯定觉得眼熟啊! 好在,王多鱼早就预料到了张一某的反应,说道:“张导,这个剧本是我联合我们公司的编剧,根据小说《荆州杀》改编的,你不会是看过这小说吧?” “《荆州杀》吗?那难怪,这小说我前段时间也看过。” “怎么样张导?有想法吗?” “王总,给我点时间考虑一下。” “行,那我就等张导你的好消息了。” 挂断了电话,王多鱼脸上带着一丝自信。 还好去年就把张一某拉下水拍《帝辛传》了,不然这个时候剧本他说不定都写了一大半了,自己就不好跟他掰扯了。 不过看了这剧本,老谋子应该会拍吧? 他想拍水墨国风也不是一两天了,这剧本应该很符合他的想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