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求一次出手的机会【求订阅】 (第1/2页)
曹刑也听出宁辰这话里有话了。 无论是之前考课,还是后来孙甲的案子。 宁辰都算是帮了曹刑的。 宁辰对曹刑绝对算得上知遇之恩。 他现在能够坐稳京兆尹这个位子,宁辰对自己是有恩的。 提到这个,曹刑也是苦笑连连的说道:“宁大人你以为我想趟这趟浑水吗?” 就在曹刑说话的功夫,夏竹她们四个过来上茶了。 曹刑和孙非澜只有清茶,宁辰这边就丰盛了。 除了浓香扑鼻的香茶,还有各种茶点,早餐都有十几种。 这让饿着肚子的曹刑,就非常的难受了。 “你们四个也先出去吧。”宁辰对夏竹四个说道。 夏竹四个点点头,完了也不忘威胁一下,曹刑他们两个。 宁辰看了一眼,站在曹刑一旁的卡姿兰大眼睛孙非澜,委屈巴巴的样子。 直接对孙非澜招招手:“你看你想吃什么,自己拿就好了。” 孙非澜听了宁辰的话,眼睛又弯成了见到偶像的月牙。 孙非澜直接走到宁辰那边,宁辰往旁边挪了挪,给孙非澜让出了一个位置。 孙非澜直接乖巧的跪坐在宁辰旁边。 “你喜欢吃什么?”宁辰对孙非澜问道。 “那个。”孙非澜指着不远处的水晶小笼包说道。 宁辰拿过来放到孙非澜的面前:“有点烫小心点。” 孙非澜如同小仓鼠一样点了点头,轻启红唇吹了吹小笼包,就整个塞到了嘴巴里面。 小笼包是不大,可是孙非澜的嘴和脸也不大。 所以一整个塞进去,让孙非澜看起来更像是仓鼠了。 宁辰把自己的茶推到了孙非澜边上笑着说道:“慢点,没人跟你抢。” 曹刑在一旁看着,感觉肚子更恶了,但是精神层面好像有点想汪汪的感觉。 “曹大人,咱们说到哪儿了?”宁辰抬头对曹刑问道。 曹刑看了一眼,吃的不亦乐乎的孙非澜,把目光从哪些食物上挪开,才对宁辰说道:“宁大人,我说这趟浑水我也不想趟。” “可是宁大人,我这也没有办法啊。” “毕竟是死了一个人不是?” “正常来说这种事情,应该直接是刑部来查的。” “可是大人你也知道,刑部那些人虽然不结朋党。 但是真遇到事情了,他们也会明哲保身。” “而且死的人,的确算是在京兆尹之下的事情。 他又没有功名,没有品级的。 刑部说不归他们管,我也说不出来什么。” “所以这个事情,我只能硬着头皮查。” 宁辰听完了曹刑倒的苦水,依然冷着脸说道:“可是就算是这样,事情也查不到我头上吧。 你们不是应该先去抓凶手吗? 以你们的能力,想要抓凶手,应该不难吧。” 曹刑看了一眼,把小笼包都吃了的孙非澜,咽了口口水说道:“宁大人,凶手已经抓到了。” “抓到凶手了,你们还来找我干什么?”宁辰继续问道。 曹刑说道:“可是凶手死了啊。” 顿了一下,曹刑补充道: “关键是现在朱家说,凶手偷走了朱家农道的手稿。 这可能会影响到,朱家开农道。 所以现在这个事情就难办了,事情一旦上升到开圣道上面。 我想不查的清楚一点都不行。” 宁辰听完了曹刑的这个话,倒是一下子就想明白了,这里面的内容了。 姓伍的怎么死的,现在显然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朱家说姓伍的带了朱家要开农道的手稿。 这就非常的巧妙了。 朱家要开农道,朱家自然可以猜到宁辰这边可能也要开农道。 咱们大家一起开。 这就有个先后问题了。 先开的自然占据优势。 所以朱家就来了一招泼脏水。 你不是想证明你清白吗? 那你就等我开了农道之后,你再开农道。 到时候如果你能开,那证明你跟我的手稿没有关系。 可是如此一来,因为朱家占据了先机。 所以宁辰这边后开的农道,天生就矮了一截。 当然除非是宁辰它们开的农道,可以在质量上超过朱家的农道。 这样的话,后发先至,自然可以压住朱家的农道。 但是这样的可能性大吗? 至少在朱家的人眼中,这样的可能性不大。 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小。 朱家现在防备的只不过是闵思,能够开启一条跟他们朱家同等质量的农道。 这样闵思先开,他们就后天不足了。 虽然他们没看到闵思的手稿,但是闵思在朝堂上说的一些东西。 他们自然已经知道了。 如此一来,他们是有理由怀疑,闵思的农道可以跟他们平起平坐。 因此才有了现在这样一幕。 你想自证清白,那你就后开。 但是后开会先天不足。 如果你先开的话,你没超越我朱家的,说明你偷的不够多。 你超越了朱家的,说明你抄的足够多,但你先开了占据了先机而已。 至于你想把这事情掰扯清楚,那就很难、很难了。 这种事情,真想说不清,那有一万种办法让它说不清楚。 “半圣家族,玩的这么脏吗?”宁辰皱眉说道。 在宁辰看来,这种脏活,堂堂半圣家族,应该不屑于去玩的。 儒道二品是半圣。 整个儒道近万年的历史中,超品只有儒圣一个。 一品的亚圣,也只有孟圣一人。 就算是半圣,万年历史当中,不过十几个。 就算有些隐世半圣,但最多恐怕也很难超过三十。 所以说半圣朱家的地位,在整个儒道当中,地位那是真的高。 如果要论儒道正统的话,朱家绝对比云山书院更能代表儒道正统。 之所以现在大家更多的知道云山书院,主要还是因为云山书院的始创者,乃是最后一位儒家半圣。 这位前朝的儒家半圣,直接依靠强硬手段。 把朱家这些,不愿意配合他共同创办学院,传播儒道教化的半圣家族。 统统的赶到了北边去,独自创立了云山书院,以传播儒道圣言。 也是因为这样,所以这些半圣家族的声望,才没有云山书院响亮。 毕竟隔的远,同时又过了这么久,名声弱了很正常。 不过自这位前朝半圣战死之后,儒家已经千年没有半圣出现了。 但是朱家这些半圣家族,现在再想要入主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