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前显贵,人后受罪 (第1/1页)
听着马晓峰和刘立行在那里絮絮叨叨的说个不停,然后你一口我一口的喝着闷酒。 杨洪和吴东的内心也不比他们好受。 尤其最近秦沐阳在港岛可以说风头出尽,被当地的媒体赞誉为“港岛新首富”…… 这是什么概念? 本来在东南亚,甚至亚洲四小龙就是个造富的土壤。 尤其是港岛的贫富差距极大。 这也就造成了百万分之一的十大富豪,可是现在秦沐阳不知道怎么搞的? 竟然隐然成了这些富豪中的翘楚。 而在互联网上不管是门户网站,还是微博以及各种论坛。 纷纷对于秦沐阳采访新闻进行转帖。 更成为了那些大学生和年轻的创业者心中的偶像。短短数天竟然就圈粉无数。 甚至还有人爆料,说是港大邀请秦沐阳去给大学生做演讲,结果秦沐阳都没有去。 可见风头正劲。 一时无两。 尽管内地报纸很少转载港岛的新闻。 可是每天这些铺天盖地的讯息,通过互联网自媒体迅速的传播。 这让那些时刻关注汉庭集团发展一些领导,还有一些社会达人面对这些资讯手足无措。 并且就在前一个阶段,秦沐阳在行政长官秋博古举办对京城两位大佬的晚宴上。 秦沐阳在众多专家教授等医生,束手无策情况下,仗义出手,妙手回春。 及时的救治了宣铁城的腰椎错位。 博得了大佬们的一致赞赏。 并且听说得到了京城两位大佬的极度赏识,同时也给奉城行政长官等班子成员赚足了面子。 现在的秦沐阳却还哪里是刚回来的毛头小子?想起最初秦沐阳赶回来。 请杨洪等四位行长吃饭的场景。 尽管嘴里说着感谢,还站起来举杯敬酒。 可是当时的四位行长已经笃定汉庭集团已经离破产不远了,根本就不屑一顾。 现在想想如果当初不是目光短视,把当时冻结汉庭账户这事委婉的说明一下。 同时也可以直接推到上边去。 就说是上指下派,自己也没有办法,多多得罪云云这样的过场话说一下又能怎么样呢? 最后也不至于把局面搞的像现在这样僵? 谁让当时他们有眼无珠,没有把招子放亮呢? 而现在不仅是马晓峰和刘立行被上级领导要求,必须要开展和汉庭集团的合作。 最为悲催的是杨洪和吴东这两位本土银行,更是被总行领导以及行政长官指名批评。 作为本土银行,却又不能和当地最大的企业进行合作,天时地利人和占尽,真是丢死人。 而总行的领导直接下达硬性指标,那就是和秦沐阳的合作,必须把姿态放低,政策放宽。 总之就是不惜代价也要争取到汉庭的业务。 哪怕就是去做舔狗也在所不惜。 否则就让杨洪和吴东引咎辞职。 卷起铺盖卷滚蛋。 话说的够狠。 事实也确实如此。 现在杨洪和吴东心里这个苦啊。 宝宝心里苦。 宝宝却又说不出…… 这不就应了那句话:“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可是当时下令冻结汉庭集团账户,进行诉讼保全的也不是杨洪和吴东决定的呀? 没有上面总行的首肯,借他们两个狗胆也不敢这么做呀? 可是现在上面明显是在甩锅。 这个黑锅如果不交给他们一个分行行长背,难道还要总行大老板来背吗? 显然是不可能呢。 丢卒保帅一贯是他们的行政作风。 就像上次开除魏强的时候,不也是一样吗? 杨洪总不能自己去背着黑锅吧? 最终把魏强扫地出门,而杨洪却还能够继续坐在分行长这个位置上。 而在上次只有杨洪最清楚,关于飞羽物流的魏强利用职务打击报复的恶劣行为。 到现在为止他都没有给秦沐阳一个交待。 假设刚开始出现这个情况以后,杨洪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和秦沐阳进行道歉沟通。 甚至回来以后直接把魏强打入冷宫,发配到稍远的所在。 也就不会引起秦沐阳的报复。 杨洪作为奉城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可是自己仰仗着家世背景。 竟然护犊子到只是给了魏强个警告处分。 同时也没有提醒魏强这事就到此为止,阻止他在外面散播对于飞羽物流不利的言论。 这才最终再次惹怒了秦大少。 秦大少发火。 后果很严重。 现在就算是自己去跪求秦沐阳,怕是这个结也是难以解得开了。 现在这可如何是好? 杨洪现在简直是肠子都悔青了。 如果有后悔药的话,怕是他自己就算是买上一斤也要吞下去。 哪怕被噎死也比被免职强些呀。 想到这里,杨洪不由地一声长叹。 举起面前的酒杯一仰脖就倒进喉咙了。 就算是有着年份的茅台也无所谓。 反正作为银行的行长,别说是想要喝酒找买单的人,怕是排队都要有一个加强连了。 就连【云集轩】私人会所的会员卡,自己都有几张,当然他自己是不会花188万办卡的。 不知有多少求他办贷款的那些老板们,主动的投怀送抱。 贷款出去的钱反正是国家的。 可是那些贷款人必须要把人情算到自己的身上。要不然凭什么上百万的手表? 还满身名牌? 其实这四个行长,本身就是竞争的关系。 现在是共同遇到了秦沐阳,这个让他们垂涎欲滴却又爱恨交加的大客户。 现在都属于六神无主的懵逼状态。 一旦秦沐阳抛出个rou包子,瞬间他们就会拼的你死我活。 就算现在凑到一起喝酒。 也不过就是各怀鬼胎罢了。 因为汉庭集团这个大客户,一旦能够再次被他们抢在手里。 那无异于就是一颗摇钱树。 不管是存款任务指标还是存贷比,对于他们这些行长来说可都是硬性指标。 现在的商业银行,也是要想办法拼命的出去找客户,拉存款,发行理财产品。 这样才能维持一个网点的正常运转。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行长都为了拉存款,有钱就是爹。 最后喝的胃出血那都是常态。 别说叫爹?就是叫祖宗都愿意。 除了几个大型国有银行以外,这些商业银行和地方性银行,只能学会在土里刨食。 毕竟他们每个人都是聘任制的。 完不成全面的任务指标,那么KPI上面林林总总的硬性考核指标,就会即时生效。 他们也只能是再去寻找新的工作了。 就像是一本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一样,每天都要全力以赴。 只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 典型的人前显贵,人后受罪。 根本就没有平时所看到的那么风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