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 命中注定的死亡 (第1/2页)
看着文气消散于空气之中,陆云一时间有些发蒙。 为什么没法灌注进去? 随即,他又动念看了一眼自己剩下的“文气”数量。 虽然只少了一点,但是那一点也是凭空消散了,完全没有起到作用。 那问题出在哪? “难道说必须要特定时刻才行?” “文气……” 很快,陆云就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应该是在他说出了某句传世经典之后?” 联想着“文气”更深层的含义,陆云此时才有些恍然。 这文气虽然可以悄无声息的被孔子所吸纳,但实际cao作起来,没有此前想象的那么顺利。 需要在某一个孔子说出了某个传世经典的时刻,进行文气灌注。 可是这就很难了。 毕竟历史上虽然对于孔子的行踪有所记载,但是论语之中所记述的大多是只言片语,很少有记述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说出这句话的。 难题摆在眼前,而陆云能做的,也就只能是在时间线之中游历了。 此时,陆云看着这个躺在席上呼呼大睡的二十岁孔子,他突然间翻了个身。 这一翻身,浑身的腱子rou就展现在了陆云的面前。 这一身的肌rou,再配合着他超过了两米的身高,还有那张足以算的上是凶神恶煞的脸,陆云不由得止住了刹那间的呼吸。 传闻孔子能徒手举起四百斤的城门,这未必是虚构的…… 这强度……要是能吃上一颗伪筑基丹。 人间兵器啊! 尤其是看着孔子这幅凶神恶煞的脸,陆云也不由得联想到了《论语》之中的一些曲解—— “既来之,则安之。” 意思是:既然来了,就安葬在这里吧。 “朝闻道,夕死可矣。” 意思是:早上打听到了去你家的路,晚上你就可以死了。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意思是:你爸妈还在,你跑不了,你跑了也有办法把你逮回来。 想着这些刚猛至极的歪解,在看到孔子这幅模样,还有他那随着呼吸起伏的硕大胸肌,陆云甚至觉得这样的解释,才更贴合孔子的形象。 “好生猛啊。” 陆云诚恳的想着。 但是他也没有犹豫,在孔子好像要被惊醒的时候踏入时空门离开了。 接下来,为了混入其中,他还特别搞了一身行头,这春秋时候的衣服和汉服相差不大,不过陆云穿戴好也花费了一些时间…… 接着,陆云就开始了尾行之旅。 利用时空门,他在迅速确定着某一段时间里,孔子是否说了什么惊世骇俗之语,而且根据论语之中的一些零星记载,也能大概判断出年份。 虽然麻烦了一些,但是只要熟练起来也不算是太困难。 “好在有三十天的时间能进行cao作。” “不然时间肯定会来不及。” 他很快在时间线里锁定了孔子与孟武伯的一番谈话。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思忖片刻后恍然,连连叹息。 而此时陆云在给孔子的身上灌注入文气。 这一次,正如陆云所想的那样,可以注入了。 看来的确是需要孔子说些什么特殊的话时,才能灌注入文气。 “原来如此……” 可是马上,他本来注入着文气的手就又停住了。 因为在注入了一些之后,本来吸纳着文气的孔子,又突然间不再能吸纳文气…… 本来还有些兴奋的陆云有些愕然。 但是他也立即明白过来,自己还得找到更多类似的时刻…… 不过实际上陆云也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所以,他马上又开始游历在时空门之中。 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陆云这时候就在他们谈话的小溪边上,趁着孔子回答的时候,他又给孔子灌注了些文气。 而这一次,孔子身上能吸纳的文气似乎变的比平时更多了些。 陆云总结,这可能是因为这句话造成的影响十分广泛的原因? 不过陆云在给完了文气之后,没有驻留,立即就再次踏入时空门离开了。 他一次又一次的找到孔子的特殊时刻,然后一次又一次的帮孔子灌注文气。 这一次在春秋时期的时间线任务,陆云将自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旁观者。 目前为止,他完全没有在这个时代留下任何印记。 没有与任何人交流。 只是一个无情的文气传输机。 在一次又一次的给予文气的过程之中,陆云也见到了不少人。 诸如子渊、子贡、子骞这样的孔子弟子,还有鲁昭公、齐景公这样的君主…… 也见识到了春秋时期巨型夯土台之上的高台建筑,都城建设堪称壮观。 春秋时期的大扇开窗,令房屋之内极其明亮,十分大气。 和明清时候的红墙金瓦不同,这时代的白墙黑顶,也让人能体会到那种令人心惊的肃然和威严。 然而对于陆云来说,作为这些谈话和授业的旁听生,他也在旁听的过程中开始越来越麻木了。 最开始的时候,陆云还专心的听一听。 但是到了后来,这种刷副本材料一样的行动,让他开始有些无奈。 而且找到这个谈话/授业出现的时机,也确实是麻烦到了极点,而且往往为了谋一句话要听上很久…… 走马观花一般的,那些曾经学过、背诵过的语句,在他耳边一次次的出现。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君子不器!” 时间流逝的飞快。 用了十几天的时间,陆云那一立方米的文气,总算是用了大半。 只是……其中大约有十分之一的文气浪费掉了,消散在了空气中。 但是整体来讲,孔子还是吸收了很多的。 然而令陆云却是有些奇怪。 在频繁的进出于时空门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刷新出任何的平行记忆…… 虽然这是好事,但是这么多文气的传递,怎么可能不造成些许异象的诞生? 又怎么可能没有任何文字上的记载? 还是说因为年代太过久远,被隐藏掉了? 而除此之外,陆云心里还有一件事情始终得不到解释。 伴随着陆云一步步的将时间线从孔子二十岁一直推到了五十岁,虽然文气每次的灌注不是很多,但终究还是灌进去了的,累积之下,孔子体内应该蓄积了大量的文气。 可是他怎么连一丁点反应都没有? 陆云有些疑惑…… 但是他并没有停止行动,继续沿着时间线寻找。 没有反应就是还不够…… 自己要做的,就是加大力度。 而在加大力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