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编的假预言竟然都成真了?_第二百零八章 时代交错,百年流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八章 时代交错,百年流逝 (第1/2页)

    征服世界的路,注定是相当漫长的。此时没有铁路,大明将士们想要去到德里苏丹,只能绕路。天堑喜马拉雅山横亘于大明与德里苏丹之间,让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辎重和时间赶赴战场。而陆云这一次没办法让这支数十万的大军通过时空门行动了,这会造成太过夸张的连锁反应,而且这才仅仅是德里苏丹而已……未来的更远方又要怎么办?总不能每一次出兵,自己都要去给他们开个方便之门。这个先例不能开,所以一统四海这件事情,也急不来。不过,当大军开赴到南亚后……本就战乱频发、千疮百孔的德里苏丹,就在精兵强将讨伐之下一触即溃。大明将士们并没有花费什么时间,就联合着藩属国将德里苏丹彻底拿下。一些战士踏上返回本土的路途。而另外绝大部分,则是分散到德里苏丹境内,成为了新的统治者,以及文化的传播者。公元1425年,德里苏丹成为大明的二等藩属国。大明版图进一步扩大。朱棣也下达了新的诏令,开始打压各个宗教。诗《天下》,传遍了大明蜀地的每一片地域。就算是不识字的稚童,也能朗朗上口的背诵出完整的《天下》来。以自由和平等为基础,明属番邦之变数,正在大大削弱。不止如此。大明威名,在通商的过程之中,传遍了西方。再加上正逢着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反抗教廷带来的高压。神学正在走向末路。对于那些西方学者、文艺工作者们来说,大明简直是梦想之中乐园一般的存在。这让不少怀着朝圣思想的学者朝着东方而来,带着无数珍贵的记录和记载回去,将大明所造就的神话进一步传播了开去。公元1437年……朱棣今年已经是七十七岁高龄。在西征德里苏丹结束之后,大明又一次开始韬光养晦。虽然朱棣心中很急,但是也只能强行的压制住心中的焦虑。远征德里苏丹,近乎榨干了大明二十年来的积累,如果贸然再进军,只能导致情况变得越来越不妙。此时大明境内许多基础建设也有大量的消耗,应天府故宫的建设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宝船厂同时也正在扩大规模。这十几年之中,霓虹再起乱象。出兵平叛也牵扯了不少朱棣的精力。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此时朱棣只觉得心力交瘁,而北元仍旧是心腹之患,如果不是大明国力的确强盛,此时怕是已经被拖垮了。然而朱棣所cao心的这一切……其实都早就在燕郊地下基地的项目组之中,得到了解决方案。陆云此时正在听着这第六次研讨会之中,学者们激烈讨论着的事情:“大明已经开始进入第一次工业gm,很快这些运输问题将不再会是问题了。”“不过我们现在需要注意的是大明与世界通商所流传出去的技术……这会导致大明的决定性优势被迅速抹平。”“目前已经是藩属国的地方,能够稳定多久也是个问题……”“即便是削掉了藩属国兵权,但是只要那些藩属国想,那他们的手中仍然可以掌握一些兵力……”“一旦有人揭竿而起,那将会引起的连锁反应,将会迅速燃遍各大藩属国。”这是个问题。但也不是问题。陆云坐在角落里旁听着,嘴角笑了笑。这里是bc-1的时间线尽头,是不会受到大明历史改变而影响到的平行时间线。而此时,在本时间线之中,历史造成的影响,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影响到了现代。比如说一些历史传说消失,比如说一些历史建筑不复存在,一些新制度在沿袭之中变得更加完善……这些还不重要,毕竟对历史的改变还没有尘埃落定。但是……根据刷新后的史书,陆云却可以清楚的知道到底是谁会对大明产生威胁。他在这条平行时间线上所组建的尖刀部队……当然不单单是为了扫平大明军队前方阻碍而存在的。更是为了将一切可能的火苗掐灭而存在的。虽然说起来残忍了一些,但是毕竟此时陆云手中有大义存在。不得不说,陆云这么做也的确有点私心存在……可是终究也是为了全人类的存活在努力。陆云如实的想着:“这也算是师出有名吧?”而伴随着这种刺杀行动的持续……大明在远征德里苏丹之后的二十年之中,保持了无比平稳的发展。1445年,朱棣重病。在病榻之前,他再次看到了那位仍然保持着青春的陆真人。“先……先生……”朱棣的眼神当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