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24: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第1/2页)
不仅仅是他楞了,旁边围观的百姓也傻了,但二者呆滞的原因不同。 陆伟光是若有所悟,百姓则是不明所以。 “从今日起。” 左重明瞥了眼衙役,吩咐道:“一斤白粥减五两米,添三两麸穅,二两陈谷,一两碳灰……。” “啊?” “这……” “陆大人……” 衙役们面面相觑,均是摸不着头脑。 倒是周围的百姓们,不禁露出愤慨之色,愤愤怒视着左重明。 他们单纯认为,左重明是要克扣赈灾粮草,充入自己腰包,这他么是彻彻底底的血馒头啊。 尽管心里恨不得咬死他,但摄于左重明的凶威,又敢怒不敢言。 “唉……” 陆伟光回过神来,深深地叹了口气,疲惫的颔首:“按照大人说的办吧。” 他知道左重明此举,并非所谓的中饱私囊。 恰恰相反,这是为了真正的难民着想。 因为一旦粥里撒了土灰,那些厚着脸皮蹭饭的人,很可能不再来捡便宜。 毕竟是掺杂麸穅,土灰的粥,只是想想就倍感膈应,更别提喝下肚里了。 而真正的难民可顾不得这些,不管这玩意有多难喝,只要能填饱肚子,他们都能灌进肚里。 话说回来。 纵然他知道这些,可心里依旧有点不是滋味。 别误会,他并不是对左重明有偏见。 虽然彼此三观不同,性格迥异,但陆伟光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在左重明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他心里的不是滋味,更多是对人性的感叹。 散去人群。 陆伟光跟着左重明,一路直行到家门口。 就在分别的时候,他忽然深吸口气,肃然对左重明一揖:“此番,多谢侯爷教诲。” “无妨。” 左重明笑了笑,冷不丁的问:“圣人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应该还有下一句吧?” 陆伟光一愣,颔首回答:“没错,后面的话是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左重明拍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的道:“陆大人,如果你真想谢我,就千万别忘了这句话。” 说完,留下陷入思考的陆伟光,带着欧阳玉径自离开。 足足过了半刻钟。 陆伟光才如梦初醒,深深地看向左重明离开的方向:“我终归……小觑了你的心胸和格局。” …… 路上。 “我不明白。” 欧阳玉喜滋滋的拿着面人儿,轻声问道:“他跟你明明性格不合,你为什么这么重视他啊?” “因为他是个好官。” 左重明幽幽的道:“学富五车,精通律法,志向远大,刚正不阿……他是个人才,只是缺少经验。” “所谓性格不合,从来都是个笑话,因为我一开始就没想着让他效忠,只是看重他的能力。” 欧阳玉弹了弹Q版左重明面人儿的脑袋,哼哼问道:“你就不怕他翅膀硬了,反咬你一口?” 刚刚在街上,偶然看到一个捏面人的小摊。 她兴致勃勃的拉着左重明过去,让摊主照着左重明的模样,捏了个Q版的面人。 左重明瞅着面人头大身子小,明显二刺猿的造型,瞬间断定这摊主是个老二刺猿玩家了……。 “反咬?为什么?凭什么?” 左重明哑然失笑:“我们之间只是理念不同,并没有实质性的血海深仇,他为什么反咬我?” “别忘了,正因为有了我,他才能从浩劫中活下来,并且从县令一跃至知府,我对他有恩无愧。” “退一万步,就算他因某种问题,意欲反咬我一口,他有那个资格吗?” “放眼天下,想咬我的人数不胜数,但事实证明……他们反倒被崩掉了牙,而我越加强大。” 他说话的语调,一如往常的平和。 却能明显让人感受到,他成竹在胸的底气与自信。 欧阳玉小心翼翼的收好面人,又问道:“教内现在人心浮动,你打算什么时候露面?” 左重明回答:“处理好这边的事,我会以闭关修炼的理由,短时间不再露面,用季长云的身份活动一段时间。” 说话间,二人终于来到了府邸。 入目便能看到,门口悬挂着宽大厚重的,底色玄黑的牌匾,上书‘冠军侯府’四个鎏金大字。 哪怕左重明不太懂书法,也看得出这字苍劲有力,如刀削斧凿般,蕴含着咄咄锋芒与煞气。 很明显,李军肯定请了名家提笔,倒费了不少心思。 “侯爷,您回来了。” 看门的中年男子,眼疾手快的推开大门,赶忙上前见礼:“在下方刚,见过侯爷。” 左重明点了点头,随口问道:“公主她们,可安置妥当。” 方刚赶紧回答:“回侯爷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