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4 我给不了编制,但我可以加钱啊 (第2/2页)
“当然。”余德利呵呵笑道,“杂志社就容易多了,你只要有钱,我再找个挂靠单位,很容易的。” “这不就结了?”曹志强笑道,“所以啊,进退都有路,我都不怕,你怕什么?” “怕肯定是不怕,我能怕什么啊。”余德利呵呵笑道,“我就是觉得吧,出版社招牌更响一点,你要能办成那就最好,要不行,咱一起办出版社也没问题。 就凭你的才华,我的能力,咱开个自己了算的出版社,绝对财源滚滚来啊!” “这话我爱听!” 曹志强拿起自己面前的咖啡道:“来,为了我们的事业,以咖啡代酒,咱走一个!” “为了我们的事业!”余德利也端起咖啡杯,“干!” 双方一碰杯,然后就一起把自己那杯抿来抿去抿不完的咖啡,一饮而尽。 喝完咖啡之后,双方对视一眼,都哈哈一笑。 喝完这一杯酒后,余德利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然后道:“不好意思,时间不早了,我真得赶回去了,还有不少稿子等着我审呢。” “这么急?”曹志强一愣。 “没办法。”余德利苦笑道,“谁让我是人物呢,人物就是这样,干多了没奖励,干错了挨批评扣奖金,尤其月底了,不拼不行啊。” 到这,余德利站起来:“这样,我先走了,下次再聚。” “好好好。”曹志强也站起来,“你快去吧,这里我来,不用担心。” “好,那就这样。”余德利点点头,然后就穿上西服外套,“回见了!” 完,余德利就一个人匆匆离开了。 等余德利离开后,曹志强才重新坐下,一边慢悠悠的喝茶吃点心,一边默默的思考。 其实,刚刚的谈话中,他能感觉出来,余德利对他那个开办个人出版社的热情已经不太足了。 大概率,是因为自己迟迟没有办下那个出版社的执照,而且还大言不惭的什么开私人出版社。 像这种事情,都是刚开始的时候热情洋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就会渐渐冷却。 要不都趁热打铁,自己拖了那么久都不给他个回信,难怪他没什么热情了。 看来,他一开始,就不怎么相信自己能开成出版社,只是不想得罪自己。 但是呢,他也不是心甘情愿的继续当他的校稿编辑,也有点自己的九九。 如果没聊错,他真正的目的,应该是想跟自己合伙开一家挂靠某单位的杂志社。 自己有钱有才华,他有人脉有关系,如果双方合作,找个单位挂靠,开个杂志社的话,确实不是难事儿。 现在开杂志社的人太多了,比如当初的读者文摘,一开始创刊的时候,好像就两三个人。 还有后来的童话大王,一开始就一个人。 所以余德利想开个自己的杂志社,完全有可能。 余德利缺的只是钱,但钱方面,自己刚好樱 再加上自己新锐诗饶名气,这时候开个杂志社,正当时! 没错,他肯定是打的这个主意,要不然也不会还继续跟自己叨逼叨那么久了。 由此看来,曹志强想开个私人出版社的想法,余德利根本就不看好,只是想让自己碰碰壁,然后回头跟他继续开杂志社。 实际上,作为一个穿越者,曹志强当然知道,开出版社的难度远远大于开杂志社。 哪怕曹志强前世,在他印象中,好像国内的私人出版社就一家。 那家私人出版社的具体名字忘了,但记得好像是一群学者跟科学家搞出来的,一个以出版专业科普书籍跟专业期刊为主的出版社。 除了那个由一群学者搞出来的私人出版社,后来的日子里,好像就再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是民办的了。 不过嘛,虽然难,但既然能出现,明这不是方夜谭,也是可以办的。 现在的1983年,改革刚开始,一切都是新的,什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尤其现在还是中美蜜月期,改革的步子越来越大,各种新思潮泛滥,在这时候,各行各业看似保守封闭,其实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 不别的了,就稿费版税制吧,他一个人物,之前不就一不心的成邻一人? 虽然这期间有余德利的帮忙,再加上自己的才华出众,第一首诗就一炮打响,后来又叫嚣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什么要去跟其他出版社搞自费出书做威胁。 要不是这些原因,恐怕当时那个作家出版社,是不会同意跟自己玩版税制稿酬的,哪怕是签保密协议的版税制。 但不管怎么样,这终归还是因为此时的大环境变了,让整个出版社的风气有所松动,尤其是出版社变多,还出现自费出书这种模式。 没有自费出书这个模式当威胁,自己之前是怎么也不可能跟出版社谈版税制的。 换言之,想要开个自己的私营出版社,甚至开一个私营公司,此时正当其时。 如果过了这个时期,以后再去弄,恐怕就不好办了。 此时的自己,要钱有钱,要才华有才华,还在京城这个首都,又有傻柱背后的大领导,如果这都不成,恐怕别人更难做成。 想到这,曹志强再次倒了一杯水,一饮而尽,这才猛的吐出一口气。 “是时候找傻柱兑现承诺,让他带我见大领导了,总不能一直拖下去。” “之前我不急,是我的钱还没到位,准备也不够充分。” “再就是棒梗没回来,秦淮茹不放心,他就不安心。” “现在我钱都到位了,准备也差不多了,棒梗兄也安全回来了,傻柱可不能再推脱了。” “为免夜长梦多,等这次从贵阳回来后,就该去见见大领导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