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9.小施工队 (第2/2页)
人在上面拿工具打着孔。 这时,一阵风吹了过来,下面的其中一位,正松开一只手,想从裤兜里摸烟出来。 上面的人,刚好一只手拿钉子,一手拿锤子,没有扶住,身体随着梯子有点摇晃起来。 江策和刘旦马上冲了上去,一人一边帮扶着梯子,将人字梯给固定住。 “大叔,怎么连个安全绳都不来一条?这要是万一出个意外,很危险啊!” 江策微皱着眉。 左边国字脸的中年人刚刚也给吓了一跳。 见江策二人好心过来帮忙,马上堆起了笑脸。 “咳,没事,我们天天干这种活,熟得很。不过小伙子,刚刚这回,可真谢谢你们啊。 我说老五,你这烟瘾,能不能消停消停?” “大叔是湘江人?” “诶,娃子,你怎么知道呢?” 中年人好奇了。 “咳,湘音,还是听得出来的。我们是隔壁省嘛。”江策笑到。 刘旦没啥兴趣和中年工人搭话,由得江策自己来。 中年人咧着嘴乐了起来:“我的口音,真有这么重的吗?” 江策也跟着笑了起来:“不算重,和我的赣音差不多。” 二个中年人听江策说得有趣,都笑了起来。 随便几句话,拉近了一下距离。 言谈下,江策知道这中年人叫赵铁锤,是一家广告公司临时雇佣的流动施工队。 这个施工队,全是湘江人,甚至大多是同个乡,同个村的。 最早有个包工头,就是他们那里的人,听说跟了一个很大的广告公司老板做事,帮他们cao作具体实施。 平时里,时不时需要有人施工,他就从老家,一个接一个地叫了不少需要工作的人出来。 人越来越多,就慢慢形成几个大大小小的临时施工队。 他那边如果有活,大家就跑去帮忙。 平时没有活的时候,其它的甲方有需要,他们也接活干。 这次就是其它的广告公司,有这么一个小单在这里处理,赵叔他们就接了这活。 也真是巧,他们百分之八十的活,都是帮广告公司施工呢。 和江策刘旦算是同行了。 “赵叔,花城的广告,施工的多吗?这个行业,怎么样?我们俩,也是学广告的,刚到这里,想看看这里的这个行业,是个什么情况。” 江策问得很细,毕竟自己刚来,啥都不了解,多从侧面了解一下行业情况,也是好的。 和这种朴素的人打交道,先说一下自己的情况,马上会得到他们的好感。 获取一下想了解的信息。 果然,赵大叔畅所欲言了。 “活可多了,平时如果有大活,我们都忙不过来。我们刚开始,才几个人,现在我们那伙小施工队,都有十多二十个人了。还不包括早几年来的大施工队。” 刘旦这一下有些好奇了:“那,钱好赚吗?” 赵叔又咧开嘴笑了一下:“我们就是按活拿钱。多干多拿。不像那些和我们带头的包工头,平时都是和中大型广告公司施工,赚的那个钱,老多了,光车就换了好几部了。家里还弄起了小别墅。” 咽一下口水,又接着说:“他都能赚钱,何况那些个甲方?听说这么一幅东西,都不老少赚的!” 江策和刘旦对视一眼,同一时间点下头。 行情这么好?那是来对了,也来得及时! 在江策的刻意沟通下,最后赵叔还说了一件包工头的私事儿,听说他的如夫人,都已经换到第八位了,而且个个年轻貌美的,听说有几个,还是大学生?! 这后面这句,直接让刘旦双眼发绿芒,恨不得马上取而代之! 半个多小时,搞完这个小活。 江策也从他们嘴里,知道了一下先村的情况。 靠近东南边的房子比较便宜一些,同样是500的价,可以找得到阳光房。 因为那里离主街道远,意味着离车站也远,而且靠近民工样板房区,脏乱差,相对选择就多一些。 赵叔他们撤了好久,差不多到晚上九点多,才看到斜背着个包包,从路口赶过来的杜至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