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55,来了!来了!它来了! (第2/3页)
半年以后,应该有驱逐舰了。 到时候,就需要很多人cao作。还需要新的海军基地。当然不可能是在长江里面。 必须是等到修复金陵以后,在长江口…… 哦,镇江那里本来就有海军码头的。可以修复使用。 这个时代的驱逐舰,排水量都是1500吨左右。超过2000吨的很少。有镇江码头就足够了。 后世的055驱逐舰,排水量一万多吨,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重巡了。 日寇的一些轻巡,排水量只有3000吨左右呢! “明白了。” 樊会神情严肃。 培养三百人。半年。任重而道远。 必须抓紧时间。 “行了,剩下的事情,你来安排。” “是。” “我去71军那边。” “好!” 樊会急急忙忙的驾驶快艇去找其他人。 这么多的鱼雷快艇,至少需要六十人才能运转。哪怕是单纯的当做运输船使用。 张楚也驾驶着一艘鱼雷快艇,向南边驶去。….第71军的军部在池州。 无论王曜武那边联系的怎么样,他都得先去看看情况。 不过,张楚没有直接在池州上岸。他不喜欢直奔对方军部。这样看不到最真实的情况,影响自己做判断。 鱼雷快艇斜斜的顺流而下,逐渐靠近江南岸。 “啪!” “啪!” 忽然间,岸上有枪声传来。 张楚心思一动。立刻调转鱼雷快艇,向着枪响的地方驶去。 很快,到达南岸。停靠在岸边。 这里没有码头。无法完全靠岸。 想要上岸,就必须涉水。 “啪!” “啪!” 枪声继续传来。 张楚判断出是老套筒的枪声。 在国产武器里面,老套筒应该是最古老的品种了。比汉阳造还古老。 这个时候,还在用老套筒的,估计是红军? 下船。涉水。上岸。 潜行靠近枪响的位置。果然看到一群红军。 衣衫褴褛,武器很差。人数大约有一百多。 只有老套筒,连汉阳造都没有。草鞋。大竹笠。感觉像是刚刚从山上下来。 并不奇怪。 新四军的改编,是持续了很长时间的。 那些之前在敌后坚持游击战的红军,开始的时候很难接受改编的命令。很多人拒绝的。 思想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 看之前的裴海雄,就是典型的例子。不但不接受改编,还将新四军派去传令的人都抓起来了。 眼前这些红军估计也是差不多。 张楚默默的换上新四军的军装。这样好沟通。 “啪勾!” “啪勾!” 蓦然间,有三八大盖的枪响。 张楚眉毛一挑。 哦?居然有日寇?难道红军是在和日寇战斗? 仔细观察。 果然看到零零星星的日寇出现。 数量不多。可能只有一个小队。但是,动作敏捷,枪法精准,可以说是相当的难缠。 “啪!” “啪!” 老套筒显然不是三八大盖的对手。 不过,这些红军似乎很熟悉周围的地形。翻山越岭的功夫也是很强。这是游击战的看家本领。 很快,那些红军就向山边撤退。 日寇也是渐渐的显露出真面目。确实是一个小队。但是比较满编,有六十多人。 江南岸有日寇吗?有的。否则,71军也不需要驻守池州。 “彭!” “彭!” 张楚举枪射击。 故意慢吞吞的。没有连续开枪。 两枪都打中同一个日寇。 打死一个日寇以后,立刻转移位置。然后等着日寇追上来。又是一枪。 “彭!” “彭!” 又是两枪。又打死一个日寇。 其实,打一枪就足以致命。张楚故意打两枪。就是引诱日寇追上来。….“八嘎!” “杀唧唧!” “杀唧唧!” 果然,日寇被吸引上来了。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是抗日分子,都要消灭。所以,抗日分子的身份无所谓。 “彭!” “彭!” 张楚继续开枪。 两枪一个日寇。 一个弹夹打完,打死四个日寇。 其他的日寇觉得伤亡也不是很大。于是气势汹汹的追上来。渐追渐远。 判断那些红军应该安全了。张楚就开干了。 依然是用加兰德半自动。 “彭!” 打死一个。 “彭!” 又打死一个。 “彭!” “彭!” 连续八枪。打死八个日寇。 他开枪的速度太快,以致日寇都还没有反应过来。 “叮!” 子弹打完。弹夹弹出。 换弹夹,继续。 “彭!” “彭!” 日寇不断倒下。 这时候,残存的日寇终于发现不对。 怎么有那么多人被打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