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章 这一次,没人敢轻视 (第1/1页)
南山汽车的NS2项目,进度没有NS1那么快。 毕竟两个车型的定位是完全不同的,涉及的零件数量和要求也差异很大。 这段时间,南山汽车一边通过校园招聘吸收了大量的大学生,另外一方面也从外面挖来了一批中层管理者。 整个公司都是处于繁忙之中。 不过让人感到放心的是员工对公司的前途都充满了信心。 “萧总,目前各个供应商的零件准备已经基本完成,质量可以满足图纸要求。” 质量部的董国华这段时间也是非常的忙。 NS2要量产了,质量部肯定要跟所有的供应商确认零件的品质达成情况。 要不然量产就是一句空话。 “这一次我们有不是新技术的零件,这些零件哪怕是出了问题,也是比较难用rou眼识别出来的。 质量部要做好过程管理,避免不良品流入市场。” 萧辉不是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 不过他却是很清楚一个产品的质量,对今后发展的影响有多大。 前世花旗国的福福汽车和高卢国的雪雪汽车,巅峰时期都是一方诸侯。 但是跌落巅峰却只是用了一两年的时间。 这就是口碑坏了的造成的。 “您放心,供应商的零件还在准备的时候,我们质量部就已经介入其中,对于零件的质量情况都是比较熟悉的。 这一次,我们的NS2肯定不会因为质量问题而掉链子。” 董国华算是在萧辉面前立下了军令状。 这要是到时候出了问题,他绝对是要承担责任的。 知道这个的情况下,他还敢这样夸下海口,说明质量部这段时间确实是做了不少工作的。 “我们现在的车子在市场上慢慢的多了起来,市场投诉也要重视起来,免得被人使绊子了。” 萧辉前世可是看多了在市场投诉方面吃过大亏的车企。 有些问题你觉得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在竞争对手的炒作下,却是能够让你脱一层皮。 而有些问题设计的整改成本很高,许多车企心存侥幸,最终付出的代价却是更高。 …… 南城新城的江户寿司店。 山下一郎、水野浩之、太田保这东洋系车企的三个大佬再次相聚在一起。 这一次,几个人的脸色都比较严肃。 作为跟南山汽车在同一座城市的车企,他们对于彼此的新车型推进情况都是比较了解的。 汽车这个东西,涉及的产业链非常的广泛。 任何一个主机厂都不可能做到完全的保密。 所以你家有什么新车在开发,大概在什么时候上市,竞争对手都是知道的。 “山下君,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南山汽车很快要量产的车型是一款SUV,到时候对你们的韩蓝答肯定会有直接的冲击。 虽然我听说他们只是一个五座版本的SUV,定位低于你们。 但是这也相当于给消费者多了一个选择。” 对于本本汽车的水野浩之来说,南山汽车推出SUV车型,短期内对他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因为这一世的本本汽车,在华夏市场还没有推出SUV。 反倒是丰丰汽车和尼桑汽车都有自己的SUV在售。 “大家的定位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短期内影响很有限。 反倒是太田君要多注意了,我觉得南山汽车的这款SUV很可能是冲着你们去的。” 虽然在对付华夏车企方面,大家是有合作关系的。 但是彼此之间的竞争也是存在的。 所以哪怕是聚会,几个人谁也不想被其他人压着。 “说实在的,单单一个南山汽车,不管是他们推出什么车型,我都不是很担心。 我担心的是他们不按照规矩办事,总是出人意料的搞事,这才是最麻烦的。 就像是之前的发动机技术转让,一旦奇迹、吉祥、梦想汽车等企业消化吸收完毕之后,很快就会推出属于自己的新车型。 解决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硬伤之后,他们跟我们之间的差距一下子就没有那么大了。 这才是最麻烦的。” 太田保自然也不想在谈话之中落了下风。 南山汽车是大家共同的敌人,不能因为现在自己承受的压力最大,就要让自己去出头做事。 “太田君说的也有道理,一个南山汽车不可怕,但是一堆南山汽车就比较麻烦了。 到时候华夏的汽车产业政策都有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 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水野浩之肯定也是不希望南山汽车崛起的。 “所以我们最好就是一起好好的想一想办法,看看如何打压南山汽车,免得他们老抢了我们的风头。” 太田保的建议,完全符合几个人内心中的想法,所以很快就成为了今天讨论的主题。 “南山汽车现在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技术大家都看到了,比我们市面上售卖的车子的发动机要更加先进。 并且我觉得他们的发动机似乎还有改进的空间。 这个时候我们有必要跟母公司充分的说明,把新一代的发动机技术尽快的导入到华夏。 否者的话,消费者慢慢的接受了他们,我们要再想抢回来市场就很困难了。” 本本汽车在东洋乃至全球都是比不过丰丰汽车和尼桑汽车的。 但是在华夏市场,他却是现在的老大。 所以他对于引入新技术,也是比较积极的。 华夏人都已经掌握了这种发动机技术,引入类似水平的发动机到华夏,就不存在任何障碍了。 “这个工作肯定是要尽快的展开,不过单单做这些恐怕还不够。” 山下一郎想到南山汽车那总是让人出乎意料的宣传方法,心中有点担忧的继续说道:“最好就是我们直接调整一下新上市车型的售价,降低南山汽车的价格优势。” 到现在为止,华夏的汽车市场的价格战打的一点也不激烈。 各个国际巨头的产能基本上都利用的比较充足,而新的工厂则是在规划或者修建之中。 这个时候,自然没有必要去打价格战。 但是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产能被释放出来,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肯定会变得越来越激烈。 “调整售价可以,但是我觉得现在只需要先调整SUV车型的售价就可以了。” 太田保的这个提议,显然非常的符合外资巨头们的做法。 你可以生产的,我就降价跟你竞争。 你没有办法生产的,我就高价挣钱。 “这个提议我看行。” “适当的降价,却是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很快的,在东洋系几大巨头的重视下,他们就纷纷的行动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