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当爹2 (第2/2页)
轻搭在李安全的左手手腕处,细细感受了一番,好奇的出声说道:“左手脉搏强健有力,证明你完全没事!但你的右手腕则是死脉,很好奇!” “死脉?”李安全一愣,难道是自己的右手麒麟臂的原因吗?但也不应该啊! “算了,看你活蹦乱跳的,右手也是活动自如,显然是某些特殊原因!” “多谢!” “要是真的感谢,别乱惹祸就好了!” “我是那种乱惹祸的人吗?对了,一会儿给我安排一个劈柴的活计,挑水了也是无所谓!” “真的要劈柴?”苏锦娘嘴角微微掀起。 “当然!”李安全说完。 离开的连霞带着两个穿着素白圆领袍的男子走了进来,并且没人手里领着两个罐子,罐子中是热腾腾的rou粥。 连霞手里也领着一个罐子,一共五个罐子。 当连霞看到李安全之际,不由神情微楞,不过并没有说什么,“你们将东西放下即可!” “苏夫人!”两人放下东西后,对苏锦娘拱了拱手,随即在苏锦娘的示意下离开。 “娘子,这位是?”连霞当即好奇的问道。 “你不认识他?”苏锦娘产生疑惑,难道? “不认识!一个大胡子中年人!” 大胡子中年人?苏锦娘眼睛直直盯着李安全,依旧还是那个脸盘稍显大、眼睛冷而小、表情囧、动作呆的男子,睁大眼睛热情的时候显得憨厚,眼神微咪寒光迸射之际,则是感觉给人一种极致嘲讽的蔑视,颇像藏狐在狐狸中的地位。 这长相,安全得很,属于能让别人放心也让自己放心的那种。 苏锦娘:“说两句话!” “哈哈哈!连霞可要听清楚这个声音,这不过是一张面具罢了!” “原来是郎君!真是没有想到啊。” “好了,好好吃一顿吧!” “那是自然!” 李安全直接端起一个大陶罐子,拿起一个很大的勺子便是开吃。 一旁苏锦娘和连霞两人都是眼神怪异的看着李安全,对于苏锦娘来说是观察,对于连霞来说就是惊异,甚至有咬手指的疑惑。 苏锦娘对连霞出声道:“一会儿连霞你待他去厨房,劈柴的货交给他!” 连霞疑惑的看着自家的娘子,怎么安排郎君厨房劈柴真的好吗? 那可是未来的家主?不过和苏娘子比起来,还是跟着苏娘子走比较好,微微点头的连霞当即说道:“是!” 没一会儿,李安全便是来到厨房,开始属于自己的劈柴之业。 苏锦娘在送走了李安全后,见时辰差不多后,便是来到医馆的门口迎接赵怡晴赵娘子。 话说李安全和苏锦娘,也就是苏锦瑶的关系属于一种合作关系。 有一点类似现代人口中所说的搭伙过日子感觉,苏锦娘并不想找其他男子,在大唐有两种寡妇可以不用在嫁人。 第一类是有了孩子的寡妇,简而言之就是单亲母亲,这种妇女死了男人后可随意,也可找丈夫,也可以不找。 第二类就是大户人家的寡妇,对于大户人家来说,根本就不在意那些单身罚款。 说道单身税,隋唐时期的女人结婚早,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大唐刚刚建国,就面临着人口短缺的严峻局面。隋朝的时候,全国有齐民编户800多万户。 唐朝统一天下之后,只剩下齐民编户200多万户。 李世民为了刺激人口增长,下诏规定女子十五岁就必须嫁人,否则就犯法了。 唐朝的法令规定,及时嫁人的女人缴纳的调是一匹布帛。晚婚不嫁的女孩子,缴纳的布帛,则是两匹。 别小看两匹布帛,这可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处罚。 在唐朝的岁入(赋税来源),主要来自租庸调。李世民给每个成年丁男100亩田,丁男每年要向朝廷交2.5石粮食,这就是租。 李世民会给每个成年丁女40亩地,丁女每年要向朝廷交一匹2丈的布帛,这就是调。丁男每年为朝廷义务劳动20天,这就是庸。 租庸调都是按人头收取的,户口减少之后,朝廷的岁入也大量减少。李世民为了刺激人口增长,只能勒令女孩子15岁就必须嫁人。 正常情况下,一个晚婚女子需要上交一匹布帛,外加处罚的两匹布帛,加起来每年便是三匹布帛,相当于一个人要交三个人的赋税。 在现代社会来说,这其实并没有什么,但在古代简直难以想象。 加之,李安全本身就是穿越者,在语言习惯上,代沟上明显是最少的。与其麻烦,还不如暂且就这样保持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