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二章 根本停不下来 (第2/3页)
注意的,但是他真有如此大的权力吗?」 王安石摆摆手道:「其实这倒只是其次,只不过那小子拉起儒家大旗,这令文公很是犯难,如果政事堂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就将商人还给西夏太后,从儒家思想来看,那他就成为西夏太后的帮凶。」 吕惠卿很是不解道:「但那是西夏的问题,与我们何干?」 王安石道:「儒家思想是在你心里,而非是在西夏,至少你得顾忌这一点。所以我才估计文公八成不会将商人还回去。」 吕惠卿紧锁眉头道:「这张三刚出任大庭长,又刚刚处理完税收一事,却对此事反应如此之快,且似乎非常了解,而在前不久,他才刚从熙州回来。」 王安石点点头道:「我对这一点也有怀疑,更令人疑惑的是,官家这回是让政事堂看着办,连金口都未开。」 师徒二人,默契地对视一眼。 ...... 文彦博最终还是收回这一道政令,但也没有说拒绝交还商人,而是下令,先 派人去调查调查,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 这其实是一种妥协。 群臣对此感到无比震惊。 这事倒不大,毕竟对象是西夏,他们对西夏也并无太多恐惧,他们是惊讶于,还真就给大庭长给拦了下来。 大庭长的权力就有这么猛吗? 如果说税收一事是第一把火,那他们还不服气,因为那件事,他们到底是理亏的一方,是他们在闹事,但这第二把火真是彻底将他们给镇住了。 竟然真的迫使政事堂对此让步。 这是什么概念啊! 简直离谱啊! 基于这一次交锋,大家也都知道,江淮地区那些身亡的士大夫,真...真的可以盖棺,这没有什么好议论的。 在外事方面,大庭长都能迫使政事堂让步,他支持税务司,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他们又能怎么样。 但他们暂时还不清楚,文彦博其实是因为儒家思想,才对此让步的,而不是迫于张斐的***。 毋庸置疑,文彦博心里很是不爽。 立***。 「司马君实,五个庭长,就有这么难吗?」 文彦博冲着司马光是吹胡子瞪眼。 按照设计,他们是可以制衡大庭长的,只因人手空缺,导致张斐一人说了算。 司马光拱手道:「还望文公见谅,这地方上的庭长,都还没有许多空缺,更别说这二级皇庭的庭长,如果要安排的话,至少得将范纯仁他们给调回来,可是地方上怎么办。」 「你...。」 文彦博咬着后牙槽道:「你真是冥顽不灵啊。」 跟司马光合作,真的会急死去。 「呵呵!」 富弼眼看文彦博要发作了,赶紧出来打个圆场:「行了,行了,事已至此,你就别将气撒在君实头上。」 文彦博恼怒道:「我是真没有想到,那臭小子竟然想着拿老夫来立威,这真是岂有此理。」 司马光一怔,皱眉问道:「文公认为这是一个阴谋?」 文彦博哼道:「我看这十有八九是官家与张三商量好的,我之前决定派人过去,也就是要调查此事,看看他们这葫芦里面卖得是什么药。」 司马光担忧道:「也就是说,他们在谋划出兵西夏。」 富弼摆摆手,「光凭这一点,其实还不足以证明要出兵西夏,可能是想着借此削弱西夏吧。」 文彦博道:「如果只是为了削弱西夏,官家为何要隐藏这意图,这我们是不会反对的。」 富弼点点头。 这说曹cao,曹cao到。 官员突然来通报,大庭长求见。 三人均感十分诧异。 不一会儿,就见张斐走了进来。 「文公和司马学士也在,张三......!」 「免了!」 文彦博一抬手,「老夫可承受不起啊!若是大庭长有需要,老夫与司马尚书可以先回避。」 「不敢,不敢。」 张斐道:「正好二位都在,我们可以一起商量商量。」 又有什么事?司马光听得头都是大的,你就不能歇会吗? 富弼也觉非常好奇,道:「大庭长请坐。」 「多谢。」 待张斐坐下之后,富弼非常客气地问道:「不知大庭长造访立***,是有何事?」 张斐道:「还是因为熙州一事,我在巡察熙州时,不仅仅是吕庭长他们,就连王宣抚使也向我提及过,就是关于熙州百姓身份的问题。」 「 身份?」 「对。」 张斐道:「他们现在拿得是熙州临时户籍,就还不是我大宋户籍,如果他们要进入中原,就还得去警署申请迁徙。这种情况,导致皇庭在审理一些案件的时候,有些不知所措。」 司马光突然道:「熙州不是有很多吐蕃族、党项族吗?」 张斐点点头道:「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当地的户籍变得非常麻烦,如果熙州是封闭的,就没有必要发临时户籍,但是熙州完全是对外开放的。」 富弼微微皱眉,又看了眼文彦博、司马光,见他们也是面露难色,这熙州从某种意义上是打破了榷场制,这外来人太多,户籍确实不太好cao作。 「不知大庭长有何看法?」富弼问道。 张斐道:「我是这么考虑的,正好王宣抚使打算在当地征收住税,目前拥有临时户籍的,可全部换成我大宋户籍。 而未拥有临时户籍的,只要连续在熙州居住五年,并且缴纳五年的住税,亦或者立下战功,便给予我大宋户籍。」 「这不行。」 文彦博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只是乐于在熙州做买卖,而并不是忠于我大宋,而且,你能保证那里面就没有敌国的细作吗?」 司马光也点点头道:「当年唐太宗就犯过这错误,将胡人引入中原,结果酿成大祸,我们可不能再犯这种错误。」 他们在这种事上面是更加保守。 张斐道:「熙州一定有很多细作,这一点王宣抚使自己也承认,但是我与安全司的负责人谈过,他们是有把握,将这些细作都给揪出来,哪怕他们已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