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三章 采访康栋梁(一) (第1/2页)
康栋梁回来了,顶着风雪,从育空而来。 同时抵达的还有罗森塔尔,黎耀阳想让他对康栋梁做个采访,做几期淘金专题,这个选题应该可以掀起一波阅读狂潮,毕竟人们对金子的渴望是前所未有的。 等几个老爷子聊得差不多了,黎耀阳把康栋梁单独请出来,一边吃一边聊。 当然,主要负责提问的还是罗森塔尔和他带来的记者,整个一个采访小组。 “康先生,能不能谈谈你对淘金史的了解?我很好奇,你是出于什么样的一个机缘巧合开始这伟大的事业。” 康栋梁想了想,开口道: “说到淘金史,那得从上世纪开始说起,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化。而此时的北美西海岸,还只是皮毛商人的贸易领地,维持着原始的生产模式。 那时,加州所在的地区归墨西哥所管,北部阿拉斯加则为北极熊的领土,剩余广袤的西部土地所有权仍存在着争议,其中就包括育空地区。 位于西北部的育空地区,其实是在1898年才正式加入加拿大联邦。 19世纪末,那里是欧洲、北美探险家纷纷来到此淘金,带动了整个北美地区的淘金热,这里是曾经淘金客最重要的聚集地。 当时美洲最大的贸易商,当属‘哈德逊湾公司’。 该公司为北美最早的商业股份公司,至今依然持有不少加拿大境内的商业综合体。 整个40年代,乔治·辛普森掌管着哈德逊湾公司,他富有远见地在温哥华岛建立了贸易站点,公司和英国才算在西海岸扎下了根。 哈德逊湾公司‘占山为王’的做法,引起了丑国的不满。 有人甚至刊出文章,扬言丑国要占领整个北美洲。 这种思想吸引着成批的美国热血青年,也刺激着上层的态度。 一时间,西部沿海的土地,成了英美关系的导火索。 已经到了用拳头说话的时候,英方再也不能坐视不管。 双方一度剑拔弩张,只差引爆火药桶的那一颗火星。 幸运的是,潘多拉的盒子没有被打开,英美还是坐回了谈判桌上。https:// 英国要求以北纬45度划分土地,而丑国则要求以北纬50度40分来划界。 在两年的时间内,双方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有来有回地试探着对方的底线。 在最危急的时刻,丑国再次虚张声势,开战的言论甚嚣尘上。 威胁起了作用,1846年双方签订了《俄勒冈协议》——不顾河流和山脉,简单地将界线划定在北纬49度,塑造了如今的美加边境。 与此同时,北纬49度线也成了哈德逊湾公司的合法运营范围,想要做生意只允许朝北扩张,不允许向南。 如此一来,公司只能一路北上,以求寻找发财之路。 公司沿着河流上溯到育空地区,开辟出两条贸易路线,并在沿路建立货物集散点。 虽说哈德逊湾公司为育空的发展建立了必要的基础设施,但公司的经营方向却被证明存在巨大失误。 首先,育空地区不像是魁北克和大湖区,不存在数量庞大的印第安部落,很难找到皮草贸易伙伴; 其次,木材生意对运力要求高,两条贸易通道途经冰原,而北部海港大半年都处于冰封状态,不利于商品运输。 由于缺乏商业潜力,在十九世纪前半个世纪内,面积高达50万平方公里的育空地区依然无人问津。 另外,育空气候严寒、物产贫瘠,无法吸引殖民者。 欧洲贸易公司的介入,又激怒了领地意识极强的土著部族,前去安家置业可谓凶多吉少。 梅蒂人是枫叶的混血民族。 不过,他们既不是欧洲人通婚所生的混血儿,也不是土著民族融合的结果,而是欧洲男人与印第安妇女所生混血民族。 这群混血儿遍布枫叶各地,他们的语言和生活习性,有别于欧洲人和正统印第安人。 七年英法战争后,魁北克彻底割让给了英国。 在这之前,哈德逊湾公司控制了安大略在内的中南部地区,而法国‘西北公司’则常年活动于西部,一来二去就留下了这群混血儿。 实际上,大部分梅蒂人为‘法国—印第安’的混血,也夹杂着少数‘爱尔兰—印第安’和‘英格兰—印第安’混血儿。 不过,混血种群之间的差异,未令他们互相敌视,反而增加了他们的认同感,使之渐渐融合成了一体化的族群。 到了19世纪初期,梅蒂人的民族意识愈发强烈。 他们团结在一起,向西北方拓荒,企图脱离殖民统治,以求开辟自己的家园。 梅蒂人渔猎游居,顺带着牵引法国贸易势力的西迁。 不久,英国人便强迫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