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69 钱要敛,吃相要好看 (第2/2页)
罪大恶极、人神共愤的,保乡队已正法了一大批” “剩下那些犯了事、屁股不干净的,可以用钱银或财货给自己赎罪” “陆将军承诺,这笔钱不会动,也不会用在保乡队上,全部用于福建百姓重建家园” 众人面面相觑,心里暗暗松一口之余,随即又有些疑惑。 城北富户梁伟兴皱着眉头说:“黄同知,这议罪银,交多少合适?” “是啊,用银子议罪,小老活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听说。”一个戴着瓜皮帽的地主开声附和。 看到黄如辉没开口,张立波主动接过话题:“做过什么错事,自己列出来,交到陆将军成立的议罪处,由议罪处的成员商议该交多少议罪银” “交完后,再有人用列出过的事告官,即可免处罚” “反之,有人告官,以前犯过的罪,没交议罪银的,会受到大明律的惩罚” “在我们四人的再三恳求下,陆将军答应,一次上交七成财产者,以往的所有过错可以一笔勾销” “诸位,就这样了,大伙都叩心自问一下,然后自行决断吧”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时, 陆仲德补充道:“陆将军身边几个心腹不太同意这个提议,觉得太仁慈,说乱世应用重典,是黄同知再三请求,这才勉强同意,不过交议罪银的日期限定为一旬,也就是十日,十日后,不再接受议罪银。” 什么? 十日? 众人闻言大吃一惊, 刚才想心痛银子的事,心里盘算哪些事要交待,哪里可以不交, 也有人心里暗骂,觉得陆长乐是变着花样弄钱, 一听到只有十天时间,一个个急了, 那么多人,交不上,怎么办? “诸位,我有事先行一步” “忘了还约了朋友,我也告辞” “家里还炖着汤呢,先撤了。” 前来打听消息的人,一个个找借口匆匆地走了, 最后只剩下黄如辉、陆仲德、张立波和林凡清四人。 四人相互对视一眼,很有默契地拱拱手,自各散去。 有些话四人没说, 陆长乐表过态,在场的四人小错是有,但大节没失, 以后还有很多事需要四人协助,不会追究四人的过错, 话是这样说, 回去捐上一大笔,脊梁骨都会被人戳断。 第二天一大早,议罪处刚挂牌成立, 前来交议罪银的人就大排长龙, 还有人因为插队的事差点打架,还好有保乡队维持秩序, 议罪需要时间,有时还要商讨, 看到队伍迟迟没动,后面的人急起来, 陆长乐只好再三加派人手, 累了就换人,通宵达旦地收议罪银, 看着一箱箱议罪银送入仓库,所有人都服气了, 特别是李定国,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度以为自己是做梦。 义父每攻下一地,第一件事就搜马匹财货, 为了弄到更多的财货,会把那些地主乡绅吊起来用刑, 能带走的都带走,带不走的,这才分给那些穷苦百姓, 陆长乐没少杀人,但他杀的人,老百姓都拍手称快, 进泉州城时,官员乡绅开门迎进去, 弄钱时,那些乡绅地主主动送上门,还生怕陆长乐不肯收, 李定国可以肯定,就是义父接管这里, 抢到的钱也没陆长乐收得多, 最重要的是,陆长乐的口碑很好, 敛了那么多钱财,暗访那些泉州城的人, 无论是地主乡绅,还是商贾百姓, 竟然没人骂陆长乐, 也对, 三千保乡队守城,五日过去,没发生一起欺凌百姓的事, 更没有抢掠财货、强抢民女的恶劣事件, 城里所有人不允许关门,休息时保乡队就在屋檐下休息, 老百姓请他们进里面休息也不肯,说保乡队有纪律, 为了表示清白,收到的那些赎罪银,请城中有名望的人作监督, 要全部用在福建百姓的重建家园上, 这样一来,那些交赎罪银的人怨气小了很多。 李定国看得越多,对陆长乐越佩服, 这一招太妙了,陆长乐接管福建后, 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收买人心,肯定要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 用议罪银重建家园,老百姓感激的陆长乐, 很明显,那些用作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的银子, 最后会以税赋的方式流回陆长乐手上, 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清白者不罚,小错者小罚, 就是过错多的,上交七成家产算是封顶, 也就是说,那些人在保住性命之余,最少还有三成家财, 虽说元气大伤,但是留下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大大降低他们对新任管理者的敌意, 老百姓更不用说,对陆长乐是赞不绝口。 李定国第一次替义父张献忠担心起来, 要是碰上陆长乐这种可怕对手,后果不堪设想。 很快,不仅是泉州城, 泉州府和彰州府都见识了这种特别的议罪银, 各州府、县、乡镇都出现一股交议罪银的热潮, 陆长乐想着能弄个一百几十万两就满足了, 随着各地统计的数字不断汇总,陆长乐也被那些数字刺激到: 泉州县城,十日收得金银、粮食、布匹等财货,折合白银一百五十六万三千二百两; 惠安县,十日收得金银、粮食、布匹等财货,折合白银五十六万七千六百两; 德化县,十日收得金银、粮食、布匹等财货,折合白银二十八万七千两; 彰州县城,十日收得金银、粮食、布匹等财货,折合白银九十三万四千两; 永定县,十日收得金银、粮食、布匹等财货,折合白银三十四万一千五百两; ....... 泉州府、彰州府只是二府之地, 收得议罪银超过七百万两, 还有一些乡绅、商行、商会为了留个好印象,还积极捐钱捐物, 折合也有三十余万两, 这些还不包括抄没郑氏的家财、田地、店铺等等, 由于数目庞大,陆长庚带人清点了半个月,现在还没统计出来, 沿海做海贸的,一个个富得流油, 只能说大明不穷,穷的是皇室和国库, 那些官员大臣、地主乡绅一个个富得洗油, 看着堆积如山的银子,陆长乐突然有些同情崇祯, 堂堂大明天子,吃穿用度也是一省再省, 一国皇后还要纺纱织布,补贴宫中用度, 可惜,在腐朽的制度面前, 崇祯就是再省再努力,也只能沦为时代的弃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