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5.要不要一起学外语 (第1/1页)
转天又是周末。 但对于高三毕业班的学生来说,没有周末。 每天都是小镇做题家的一天。 饱满而充实。 晕头而转向。 唯有上英语课时,才能感觉到一丝清明。 台上姜老师眉飞色舞地说着英式口音的句子,每每面向、侧颜、背对着大家,都能留下一幅好看的画面。 再加上英式口音故作拿捏的强调,经由那软濡的口音发出来,竟有点蚀骨销魂的魔力。 “我终于知道你英语为啥能突飞猛进了!”吴由老神在在地道。 不等吴江回应,一个粉笔头嗖地飞过来,直接砸在吴由那宽大的脑门上。 吴由敢怒,却不敢言。 在诸多科任老师中,姜育妍是唯一没把他当富二代另类对待的人。 是以吴由每次挨罚挨呲后,也不敢扎刺。 因为必然的,全班另外六十三名同学,肯定会和姜老师站在一起,对他声讨谴责。 包括吴江在内。 没办法,姜育妍的学生基础太好了。 所带两个班的英语平均分,都要比其他班高出两三分。 相应地,在吴江展现出英语方面的真实实力后,课上被提问的频次明显升高。 直接超过唐佳雄,直追身为英语课代表的杜可卿。 于是俩人频频被叫起。 到了后来,连班里同学都发出心照不宣的笑声来。 吴江一度怀疑,这个女人是不是故意的? 不就是拿她随身听没还么? 也太能针对人了。 其实吴江不止是在英语课上被提问的次数多了。 自打老老陆在班里公开朗读他那篇关于‘彩票’的文章后,课上对他的关照也多了。 一时间,吴江实在有点忙。 这人一忙起来,就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转眼又是周五。 尽管天气有些阴,偶尔吹来一阵凉风,也没阻挡篮球掰头的举行。 吴江站在倪大壮面前,等着倪大茂抛球。 忽然发现,个头似乎又往上蹿了点。 看向大壮的视线,和大地接**行了。 看来这些日子的水果没有白吃。 除了苹果之外,张岚每天换着花样给他买。 今天又不知从哪儿弄来的白玉枇杷,吃着挺有意思。 一声哨响。 枇杷没了,篮球落下来。 掰头正式开始。 如今吴江已经不在乎‘如有神助’在不在了,面对倪大壮这个铁憨憨,他就是随心所欲地打球。 是以掰头的观赏性提升很多。 场边围观的学生越来越多,发出的惊叹也是此起彼伏。 安初筠就在其中。 一身不起眼李宁运动服,却让她穿得格外惊艳。 即便身在人群之中,还是能让人一眼认出。 今天她没带冰红茶,而是换成了北冰洋,京城的外婆给她寄来的。 她很贪恋这种小时候的口味。 所以迫不及待地想和吴江分享。 而今天吴江的表现,也没让他失望,依旧获得全场的欢呼和好评。 不愧是本姑娘看上的男人! 水龙头前。 吴江照旧酣畅淋漓地洗了把脸。 一回头,一块毛巾拍在他脸上,猝不及防地。 带着淡淡的香气。 扯下毛巾,才看到安初筠那微微扬起的下巴,以及修长白皙的玉颈。 “打的不错。”伴随着直截了当的赞许,安初筠白皙的指甲盖顶住北冰洋的瓶盖一弹,瓶盖应声而飞,“给,干了。” 两瓶北冰洋碰在一起。 吴江一口气喝了半瓶道:“你怎么会来北江借读?” 省城到其他城市借读的惯例,历来有之。 但到北江来的,并不常见。 安初筠站到吴江身边,发现只能顶到对方肩膀道:“我爸在这待过几年。” “哦。” 第二次见面,话题突然戛然而止。 即便眼前的女孩令人目眩神迷,但吴江依旧保持着清醒。 所以当他想起到了带杜可卿去吃饭的时间时,立刻道别:“你的北冰洋,谢了。” “哎,等等。”安初筠有点猝不及防,酝酿几十遍说辞的想法就这样脱口而出:“听说你英语很好,要不要一起学外语?” 吴江确认自己没听错,所以一脑门的问号。 “还是不用了吧,这么麻烦。” 毕竟一个2班的,一个11班的。 “再见!” 看着吴江快步离去的身影,安初筠跺了跺脚,一脸懊恼。 本姑娘,竟然被拒绝了! 周六周日两天,又是午休。 关键这回不仅午休,而且要连考两天。 对于这样的安排,老陆宣布时,是这样说的。 “鉴于本月底就要开始三模,为了能让大家在三模中有个良好的成绩,为了后续的志愿填报提供可靠的依据,所以年级组决定再本月中先来个校内测试。” “本次校内测试的卷子难度,会比模考稍难一些,大家有个心理准备。” 班里立刻发出一阵绝望般的哀嚎。 面对此等惨绝人寰的惨事,只有唐佳雄和杜可卿能保持风轻云淡。 连班里老三的杨建立,都频频转过来看吴江。 眼神里透着心虚和不自信。 “老吴,这回你该不会一举超过我,一鸣惊人吧?” “你说不会就不会。” “可我怎么觉得你会呢?” “要不你收买收买我?” “我知道安初筠住在哪。” “没兴趣。” 吴由不以为然地插了句:“我也知道啊,这有什么稀奇!” 老杨很绝望。 吴江实在看不下去,就多说了几句:“老杨啊,你这人就是心态不行。遇见点事就容易紧张,导致发挥失常。其实往开了想去,多大点事呀。大不了从头再来!” 说的都是毫无营养的口水话。 至于老杨能不能听进去,进而在85天后的高考中,弥补前世遗憾,一步考入申交大,就看他自己了。 吴江觉得,老杨是有这个实力的。 毕竟前世他也就只差了1分。 周六,淅淅沥沥地飘起了小雨。 由于高三的考场安排需要,高一年级被破例放了半天假,提前回去了。 高三全年级十二个班,包括文理。 按照每个考场三十人的配置,一共安排了二十五间教室。 至于谁在哪个考场,基本上根据成绩排位而定。 像唐佳雄、杜可卿这样的,雷打不动地在第一考场。 而老杨就看情况了。 二模发挥还行,堪堪成为第一考场的守门员。 之前好多次,他都是在第二考场的。 相应地,吴江这种二本吊车尾的,基本在17、18考场小幅度变动。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 像是吴由这样分数不敏感的富二代,本该分配在第二十五考场。 结果却被安排在吴江旁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