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煤老板啊_第七二章 有准备的失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二章 有准备的失误 (第2/4页)

的,要怪就怪你选错了人。

    马景澄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个聪明人,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多年沉浸在代码当中,花上比别人多十倍百倍的时间去研究。

    每个人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强大的点在哪里,利用好自己强大的点,那就是最强的武器。

    马景澄希望这件事能够尽快结束,毕竟后面还有好多事情等着自己去处理。

    后面的事情,比起现在来说,要更加难得多。

    马景澄见众人基本都看完,文件传到了陶铃手里,他才开口:

    “正如大家所见,两个方案:

    一.我们双方以合资的形式合作,筹集到的资金,你们占据总资金的20%,陶彩占80%,我只帮你们解决电杆问题。”

    “这个合资,双方出资各多少?”

    陶铃终于能够说得上话了。

    马景澄看向那不笑都带着笑容的女子,“你们只需要出政策,出通行证,其余不用管。”

    秦巨政:“那第二条是?”

    很明显,秦巨政对着第一条兴趣寥寥。

    电杆栽起来,没电,那不就是一些没有枝叶的桩子吗?

    马景澄知道,现在这些人,都盯着第二条呢。

    尤其是秦巨政,简直对电站入了魔。

    尽管他十分的不想提第二条,但合同都给出去了,不得不说:

    “第二,我承建攀州30%的电站项目,70%的电杆项目…”

    陶铃:“那筹集资金?”

    马景澄看向陶铃,语气中透露这不可商量的坚定:

    “我全都要!”

    在场的人相互看。

    马景澄松了口:

    “期限五年,五年之内,在攀州整个地区筹集到的资金,我不向州里汇报,至于我用来做什么,在完成电站和电杆的前提下,那是我的自由!”

    马景澄停了停,看向在座的人,目光停在秦巨政身上,“不知道各位意下如何?”

    秦巨政心里倒是有意接受。

    不过当他看向自己二弟秦聿铭时,秦聿铭的眉头却是紧锁的。

    很明显,秦聿铭陷入了思考之中。

    很久之后,他才终于抬头,看向马景澄:“一天能够筹集多少资金?”

    “两百万!”

    马景澄说得很保守,因为他有数据来源。

    如果一天只能筹集到两百万,那么想要接下这个工程,简直是不可能的。

    他给出的数据是甽州的数据。

    甽州不过50万人,三天就能赚600万。

    当然不算上流动人口。

    那么攀州城里人口至少是甽州的两倍,一天200万,应该不是问题。

    当然了,这只是理论上。

    真正能够筹集到多少资金。

    马景澄心里也没有数,因为这件事还没有人做,他也没做过。

    但是他知道,在甽州,私人私下做都能筹集到两百万,自己做应该不止。

    因为,他把官方拉入了当中。

    在马景澄穿越前的那个世界,这种筹集方式,27年间,在全国销售额超过万亿。

    平均下来,每年的销售额都是几百亿。

    而这个世界,马景澄不需要几百亿。

    攀州也不可能有几百亿,他只需要一点,一点就好。

    没有比这个更容易赚钱的方式了。

    秦聿铭又沉默一会儿,抬头看向马景澄:

    “我的意见是,将这两个文件合在一起…”

    马景澄要开口,却被秦聿铭举手阻止,“听我说完,州里占总资金的10%,你承建30%的电站和70%的电杆,承建费用由你全部出,我们给予各项政策上的配合,你觉得呢?”

    马景澄在心里暗骂了一句:妈的,你们一家子吃人不吐骨头,你老子的账还没跟你算呢!

    “那干脆就别做了!”

    秦聿铭得寸进尺的态度,让马景澄火大。

    马景澄不在乎他到底是为了多数人还是怎样,总之,马景澄不接受这种事情。

    你要登高,只能是我给你台阶,你要想踩在我肩上,把我当做垫脚石,那对不起,我TM就拆掉整条路,谁也别走。

    最先被吓一跳的是距离马景澄最近的陶铃。

    气愤突然就从有好商量变得紧张起来。

    秦聿铭这时也意识到不好了。

    他很明白,前面陶彩项目的时候,马景澄已经作出了最大的让步。

    他想同时解决挤压在心里的几个大难题,就全部押了上去,没想到眼前的少年这么决绝。

    李宽眼珠转动,看了一眼双方,赶紧缓和:

    “大家都放松一点,我们这不是商量嘛,对不对,你有什么意见也可以提出来!”

    李宽转向马景澄。

    李宽也不知道为什么秦聿铭,不在马景澄给的合同中选,而要将两个叠加,但是如果放任下去。

    马景澄能不能捞到好处他不知道,但是州里一点好处都没有那是绝对的。

    如果州里真的有办法,今天就不会和这个少年,坐在谈判桌前就筹集资金的事情进行磋商。

    “我是想说,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事情,你不能都要。”

    马景澄语气也缓和下来,

    “首先,我是做生意的,这些项目…说直白一点与我有什么关系?

    我主动提出来,是来交换的,换一个发展的契机,我不是来求你们。

    我可以不做的。

    陶彩项目也可以随时停下来,我无所谓。

    我不是救世主。

    你让我搭进去这么多精力…时间,我还不能有利润,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情。”

    马景澄决定做,是因为张莘月,不做也是受到张莘月的影响。

    刘东的事情让他已经很不开心。

    如果所谓的大义是以牺牲一个人换来的,那这种大义,不要也罢。

    问题不是一个人牺牲与否,而是这个人是被迫牺牲的,而非主动。

    虽然是间接导致的,但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