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煤老板啊_第七九章 马景澄有背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九章 马景澄有背景? (第2/3页)



    只能是从马景澄这里突破。

    从马景澄这里突破也在他们的预案当中。

    马景澄也知道,这样事情迟早会发生。

    这就是人所不能违背的大势。

    投机,只能投一时,不能投一世。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你只需要关心如何将福利彩票发展到全州就行了。”

    秦巨政愣了一会儿才开口,

    “还有,这两亿,不包括电杆,我们都知道你手下现在有四五个工厂,你得让这些厂子动起来。”

    秦巨政看向李宽。

    “如果可以的话,不要等到过年,州里的意思是,最好能在这几天动起来。”

    李宽补充:

    “水电站的事情,最少要等到开春以后,但电杆不一样,过年都可以开工,你可以自行支配资金,我们的建议是,至少留出一部分,提供给电站开工用。”

    秦巨政:

    “攀州的冬天和秋天没有什么区别,至少在城里没有,我们这里是盆地,要出了攀州盆地,冬天才会对工作产生影响…”

    两人一唱一和,就是在给马景澄讲述如何让工厂动起来,工厂动起来了,闲置人员就有了去处。

    这样,在解决电杆项目的同时,还解决了社会隐患。

    电杆这条线,秦巨政等人看得很清楚。

    他们稍加分析就知道,马景澄一连拿下四个产业相关的厂子,不就是为了减少成本吗?

    尽管只有四个厂子,却不能小看。

    四个厂子带动的可不只是他们厂里的那点员工,还有相关的产业。

    水泥厂需要煤炭,电杆厂需要水泥和钢铁,钢铁这边就动起来了,汽车厂这边也有了销量,从事煤炭行业的人,再也不用担心煤炭卖不出去。

    马景澄要栽电杆,还得修路。

    虽然说电站很难,但电站要依赖攀州的基建部,马景澄只需要掏钱。

    而电杆这不一样,电杆,州里是不管的,合同写的很清楚,要马景澄自己解决问题。

    他们看中的就是这一系列产业背后的动员能力。

    人动起来了,钱也就动起来了。

    钱动起来,攀州的死水可能就不再是死水。

    至少所有的压力不再给到宋青州一个人。

    仇恨没有冲昏马景澄的脑子。

    但是他确实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陶彩服装必须依赖他提供新的思路和款子。

    赵老头是跟着红港人学过,也看了众多的外国期刊。

    然而,马景澄脑子里装的,是未来世界的东西,而且经过适当改造的。

    这自然不一样。

    赵老头带人研制的款式,看起来不错,不过还是思想放不开,所以销量并不是很好。

    ‘饭来’江北福利区,需要他来统筹,到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会计能力超过他的人来处理财务。

    花信风队要他来安排活儿。

    游手好闲组就更不能离开他的安排,要不然他们就只能做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不能开拓新的信息点。

    时不时还要指导一下那个兰岚拍摄。

    对外采购机器的事情也要自己cao心。

    工人的工资。

    手下人办事的手续要他亲自去和州里对接。

    西凝水泥还有一笔债务要处理。

    其他几个厂的工作安排也要他亲自去做。

    此外,这些事情都是为了花镇的事情。

    花镇的事情要在年底之前了结。

    现在已经在做。

    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刘东留下的谜团,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查证。

    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去年第一国际机器公司FIBM个人电脑销售了十万台。

    马景澄在花镇时,就开始构思cao作系统,来到攀州之后,每天晚上都要花上几个小时在纸上写代码。

    他预计,今年,这个世界的这家FIBM就会公开它除了BIOS以外的技术,兼容机的时代就要到来。

    这才是马景澄所擅长的事情。

    由此,眼前的事情必须很快结束,然后往甽州转移。

    在今年八月,不说在红港站稳脚跟,至少要过度道红港。

    十一月之前,一定要去欧洲。

    马景澄的计划里,各项时间都非常的紧。

    所以每天基本上,一分钟要当两分钟来用。

    这些计划,哪怕是错了一步,都是非常麻烦的。

    这就是他为什么非常重视时机的原因。

    抓住了时机,直接起飞,错过了时机,只能吃屎。

    所以他现在希望,贺老九能够在十天之内回到花镇。

    与秦巨政等人讨论了一番之后。

    马景澄乘车,穿过威埙区,来到了西凝水泥。

    欧阳信凭见到马景澄从车上下来,老远就跑来迎接。

    “厂子怎么样?”

    马景澄提着皮箱,身后跟着魏和尚。

    和尚一手提一个皮箱,别提有多得意了。

    马景澄现在,就是从陶铃街十三号到处送钱。

    “生产还行,能够维持得下去,如果再没有煤炭,那可就真的要停产了。”

    欧阳信凭一边走一边说:

    “五号厂库已经装满了,这些水泥要是没人买,就砸手里了。”

    欧阳信凭其实想说,快点整个招,治治虎臣水泥这帮孙子。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想法,不过听说陶铃街十三号变成了印钞机之后,他的心态就发生了大变化。

    每天能够睡到自然醒了。

    走路也不焦虑了。

    秘书的脸色也更加红润了。

    要不是马景澄交代,让不要去陶铃街找自己,欧阳信凭早就想去见马景澄了。

    一号,下午报纸一出来,他就一眼认出了中间站的那个人是马景澄。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这位爷盼来了。

    这年头,谁有钱谁是老大。

    在这里如此,在红港也是如此。

    红港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钱打不赢的G司。

    从这句话就知道钱力有多大了。

    进了办公室,欧阳信凭把人都叫走。

    “马总,汇东银行那边,这几天又来人催债了,怎么办?”

    欧阳信凭坐下来就开口:

    “要不要把钱给他们算了?”

    欧阳信凭当然没有钱,他指的是马景澄将钱给汇东银行。

    马景澄思索了片刻:

    “不要担心,他们只是来确认你有没有将厂子转出去,你没有说漏嘴吧?”

    “当然不会啦!”

    欧阳信凭一摊手,“我也是做生意的,自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