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煤老板啊_第一〇三章 《篮子里有一百个鸡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〇三章 《篮子里有一百个鸡蛋》 (第3/3页)

合作关系,陶铃街遵守攀州的法律法规,但并不代表陶铃街是他们的一部分:

    “正如李主任所说的,如果陶铃街的两家公司,是合资企业,那我没有任何话讲,但它不是合资,他是私企,如果州里派人进入‘饭来’参与工作,会给攀州和‘饭来’带来很大的麻烦。”

    马景澄看向宋青州:

    “首先,‘饭来’在攀州就会被一分为二,这种分割是看不见的分割,具体体现在对于资金的使用上,每次动用资金,双方都得讨论资金有关的各项事宜,用多少,用在哪儿,值不值得,等等。

    这不符合我们的初衷,也不是有效的办公方法,当然,看起来有很多解决之道,但您知道,公司的条条框框,是限制不住实际情况的,我们不想在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浪费任何时间。

    我只有一句话,‘饭来’只能是陶铃街说了算!

    包括资金怎么用,用在哪儿,彩虹路可以在协议里约定一个方向。

    现在约定,这50%的资金,要用在解决食物上,那陶铃街就只专注食物,要用在医疗上,那我们就只做医疗。”

    马景澄停了一下,毕竟说了这么多,得留给宋青州思考的时间。

    宋青州将头转向秦聿铭,“你认为在哪个方面好?”

    宋青州的这句话,其实不简单。

    他这样忙的人,是没有时间来扯皮的,要不然他就干不成那么多的事情。

    他这么问,就表示同意了李宽和马景澄的提议。

    秦聿铭不需要再就刚才的问题进行思考,他只需要回答表面的东西就好。

    “我认为,还是食物问题,民以食为天。”秦聿铭没有多想,抓住重点就回答:

    “人可以没有房子,没有房子也许不会死,但是没有吃的,一定会死,食物永远是重中之重,如果再发生今年的这种情况,州里拿不出钱来购买粮食,就很需要一个外援,‘饭来’作为一个备用资金一样的存在,在这件事上,对缓解州里的压力,帮助是很大的。”

    “那就这样吧!”

    宋青州点头,很多事情,下面之人给出的方案比他自己给出的还要好,他没有理由不同意,这里面并不牵扯什么面子这类的问题,只有就事论事。

    “陶铃街‘饭来’从明年开始,所有资金都自行决定,任何人不得参与,同时大江北岸的福利区再往北进行扩建……”

    走出办公室的马景澄,松了口气。

    宋青州让人用车将其送回陶铃街。

    两人都没有试探出对方的底线,也不太清楚彼此是怎样的人,可以说,宋青州和马景澄,没有擦出火花。

    对于马景澄来说,这就很难办了。

    如果不知道对方的底线,不了解他的行事风格,对于自己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宋青州才是那个深不可测的人,能够让他感觉没有底的,这还是第一个。

    言行神色,不露蛛丝马迹。

    能得到的信息实在有限。

    就连在‘饭来’上,也只是寥寥几句,这一件事就决定了下来。

    此人所能看见的东西,绝对不是李宽所能比的。

    他那张脸,有着帝王般的威严,仿佛不会怒也不会喜,眼神深邃,看不透在想什么。

    马景澄甚至怀疑,他刚才提出那个问题就是用来试探自己的。

    街道的物件,不断从车窗闪过,

    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热闹都不会削减,喜气洋洋的红气,遮盖了寒气。

    从彩虹路到陶铃街,还是一番陈旧之景,仿若是在城外一样,人们穿得还是那样,该土还是土,陶铃街十三号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车子停在厂子门口,明明只是过了半天,却感觉好漫长。

    和尚开门之后,开始汇报这一天的情况。

    马景澄糊里糊涂地听着。

    张莘月见到那熟悉的身影,眼睛的担忧才转化为喜色。

    马景澄包包扔给张莘月,转身走进了张莘月的闺房。

    一头倒在张莘月的床上。

    他深深吸一口: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

    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似乎张莘月的房间比自己的要舒服。

    粉色的窗帘拉着,有些微的光透过窗帘,让房间变得暗而不黑。

    枕头不再是荞麦壳,而是精心弄的棉花,被套柔而丝滑,毯子是真材实料的绒毯,带着一股香味。

    他早已撑不住,蜷缩着就睡着了,鞋子都来不及脱。

    张莘月放好包包,走进去一看,叹了口气。

    只能给他脱鞋子,拉被子盖上。

    她就静静地坐在柔软的沙发上,不知道在想什么。

    徐之,那个游手好闲组被称为徐大人的高个男子,此时正和几个人在临江他们买下的屋子里讨论合作的事宜。

    去年之前,各地疯狂地进行招商引资,购买国外的设备,为了鼓励各地的房展,给了他们很多的外汇,各地的留成比例也不一样,最高就是100%。

    去年开始,所有的投资被叫停,很多事情就复杂起来。

    各个机构的外汇留成,不知道怎么就跑到了一些人手里,怎样将外汇变成红武币,这就是很关键的事情了。

    徐之第一次带回来的那个人,手里有5000万利元的外汇留成,但是没办法换成红武币,要交易只能红武银行。

    马景澄给了他两千万,获得5000万利元,那人绝对是亏本的。

    不过那个选择却是最好的选择。

    如今,徐之又带回来一些人,和上次那个一样,都是手里握着东西,但是没地儿换的人。

    他们是人,不是机构,这些钱是要进入私人口袋的,而不是所在的企业。

    现在可没有普通人开设的展销中心。

    这是马景澄没有想到的事情,本来他不愿意冒这样的险。

    尽管法律上对换汇没有规定,但这样做也可能带来风险。

    不过,人家都送上门了,送上门的生意,如果不做,有点不合理。

    红武的这种外汇留成,理解成为一个支票比较好。

    比如,5000万利元的外汇留成,就是一张5000万利元的支票。

    总之就是不同汇率下的钱。

    他们不关心马景澄怎样做,只关心自己能不能拿到钱。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我真是煤老板啊更新,第一〇三章《篮子里有一百个鸡蛋》免费阅读。https://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