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二三章 追忆似水年华 (第2/3页)
大家相知相识;今天因为一个情字,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相会相聚。多么不容易啊!在此,请允许我代表筹备小组全体成员,对老师、同学的到来致以亲切的问候,对因故未能参加的老师、同学深表遗憾,并送上我们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三十二年的分别,三十二年的牵挂,给了我们相约相聚的足够理由。当年,我们青春年少,热情活泼,怀着同一个梦想,相聚母校,从此情结同窗。如今,转眼间已走过了三十二个春秋,我们从单纯的学生走到今天的社会和家庭的栋梁。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在此追忆师生情同学谊,我们终于圆了一个久别重逢的梦想,一个友谊和谐的梦想。此时此刻,我和大家一样心潮澎湃,非常激动。三年的同窗生活,正好是我们人生那段最美好、最纯洁、最清贫、最值得回忆的时光。回顾那些青春燃烧的岁月,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难忘。虽然,昨日的憧憬或已随岁月淡忘,但是,当年的同窗友情却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这是一份永恒的回忆,也是一种无价的财富,值得我们一生好好地珍藏。 岁月无情人有情,相聚今夕忆旧情。 …… 三十二年的时光可以带走我们的青春年华,但永远带不走我们深厚的同学情谊。虽然我们现在各自为生活奔波,为事业忙碌,但请记住:“我们永远是同学!” …… 他们声情并茂朗诵着,把在座的各位同学带入了遥远却又近在眼前的三十二年前,带入了已逝的青春岁月中。 赵守志的在眼帘里重又回映出那高高的土围墙、那口水井、那宽阔的cao场、那大通铺、那校舍、那教室、还有那高高的白杨…… 于爱莲把头靠在了赵守志的肩上,不断地用手指擦拭着眼角。她想起了什么?她想的一定有与赵守志相重叠的部分,有他们在办公室里背课文的情形,有在上学路上骑自行车的场景。都远去了,恍然如梦! 聚餐、联欢之后,赵守志回去了,他和同学们说明后天要去市局开会,所以以后两天的行程他将不参加。 赵守志开完会回来时,叶迎冬不在,去叶迎春家里了。这两天的会议开得他有点疲累,就躺在床上慵懒地看着棚,慢慢地睡了。 下午的四点,赵守志醒来,到楼下的小吃部吃了点东西后又上楼,然后打开手机。今天他们各自回家了,再聚首的可能几乎没有,也许说不上哪一天,便有一个人永远地消失了,不再回来。想到此,他就有悲戚的感觉,眼前浮出几个已逝去同学的音容笑貌。 赵守志打开wps,拇指在上面点动起来: 青春祭 我把青春写在纸上 然后 将它贴于我的后背 我走到哪里 青春就到哪里 我把青春挂上心弦 然后 用记忆来调律 我走到哪里 青春就到哪里 我在遥远的沙漠的边缘 找到了 我的青春的骸骨 拾起它 用我将老的泪水与沙土 调成青春的血rou 将它裹覆 再放之于高高的山顶 做我—— 末日的图腾 勿勿那年 ——致青春 为什么 我不断地用手指轻拭我的眼角 因为 泪水在滋生 我怕它,盈满而落 泠泠复泠泠 为什么 我端正地坐在椅子上凝神静息 因为 同学在吟诵 我听他,声若泉水 淙淙复淙淙 那年 我们分别,天各一方 今天 我们聚首,济济一堂 三十二年啊,三十二个寒来暑往 就这样,我们的青春一点点远去 可不曾远去的 是我们旧时的模样 如果有可能 我愿拾起那旧时的模样 重回旧日的时光 听老师讲课,听同学歌唱 我们听《王贵与李香香》 我们听《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如果有可能 我愿坐回到我破旧的课桌旁 燃起红烛 静静地描画,静静地打量 描画我们人生的曲线 打量我们正在铺陈的梦想 如果有可能 我愿拿着生了铝锈的饭盒 走向夕照下的食堂 打四两玉米粥,打一勺清汤 细细咀嚼的是我们求学的甘苦 袅袅升起的是我们青春的向往 如果有可能 我愿与你和着青春的弦律 奔跑到飞着尘土的cao场 攀援一下篮球架,牵扯一下单扛 云朵在我们的上方飘过去 暖风拂着我的面庞 如果有可能 我愿同每一个同学吵架 哪怕拳脚相向,哪怕脸被抓伤 为的是 能记住彼此的名字 至死不忘 如果有可能…… 我知道 那一切已成记忆 旧日不会复归 可是啊 我依然在做梦 梦见教室,梦见cao场,梦见那口水井,梦见那高高的土围墙 哪一年再相逢 我们共诉衷肠 赵守志将诗写完又仔细底检查了一遍后,把它发送到了微信群里。他没有看接下来的反应,就关闭了微信,起身,到窗子前,向外看。 叶迎冬回来时,赵守志正伏案写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