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3章、亲切的马克米莱 (第2/2页)
抬起头,看着周围人们嘴巴不断开合。 他们在说什么? 布鲁克林茫然的看着他们,眼前陷入黑暗之中。 十五分钟后。 救护车赶到,将昏迷的布伦纳带走。仍然有不少人追着救护车不停地拍摄。 一小时后。 耶鲁大学法学院发布公告,将布伦纳·马奥尼从耶鲁大学除名。 与此同时,有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学生拍摄到院方正在将布伦纳·马奥尼的人物画像跟生平从荣誉墙上摘下来,一同挪走的还有荣誉校友栏里的介绍。 一个半小时后,耶鲁大学法学院希瑟·格肯在社交平台上喊话布鲁克林,感谢他帮助耶鲁大学法学院找出布伦纳·马奥尼这样的祸害,为维护耶鲁大学形象,维护联邦司法体系正统性做出的贡献,同时在文章最末端表达了布鲁克林当中公布有人贿赂自己这件事对公信力的破坏。 “……我很理解布鲁克林·李法官的做法,这的确是对他这样公正的好法官的羞辱。但他这样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就进行公布,可能会破坏司法体系在公民心中的公信力,让公民不再相信司法体系。也许会给其他法官造成不小的麻烦。当然,我们得理解布鲁克林法官,他还年轻,他是个嫉恶如仇的正直的人,他一向如此。 我都有些羡慕哈佛能有布鲁克林·李这样的人才了。” 阴阳怪气一番后,希瑟·格肯最后说道“希望能有幸邀请到布鲁克林·李法官到耶鲁做客,给我们的学生分享一下如何在诱惑中保持公正。纽黑文市是个漂亮的城市,欢迎你的到来。” 希瑟·格肯给人的印象一直是胖乎乎和蔼可亲的模样,面对谁都会和善地笑着,穿着一身略显紧绷的西服,不高不矮的个子。 人们对这位耶鲁法学院的掌舵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甜食。 希瑟·格肯的社交账号上很少发正经的东西,基本都是在分享各种各样的甜食,各种各样的蛋糕,各种各样的奶酪,甜点…… 他甚至在社交平台上自己组织了一个甜食交流组织,组织成员除了他,要么是小孩儿,要么是蛋糕师,要么就是中老年女性。 跟约翰·曼宁不同,人们对希瑟·格肯几乎没有任何其他印象。 谈到约翰·曼宁,人们想到的是他的传奇经历,他为哈佛做出的贡献,他高超的政治手腕,他的影响力。 可谈到希瑟·格肯,人们除了甜食还能想到什么? 这位耶鲁法学院的掌舵人低调得根本不像是司法体系中一个重要派别的掌舵人,反而像是个傀儡。 但他这篇文章一发,立刻显现出了他的功力。 文章全篇都是在感谢,感谢布鲁克林,感谢哈佛,他把身段放的很低,没有强行攀咬,更没有袒护布伦纳的意思。 他就这么大大方方的承认错误,心平气和地提出解决方案,甚至表达了对布鲁克林的赞美。 可他也成功扭转了对耶鲁不利的局面,把布鲁克林推到了前面,给他狠狠地吸引了一波仇恨。 这是个手段不输约翰·曼宁的家伙。 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是傀儡? 对希瑟·格肯的喊话,布鲁克林没有回应。 他正熘进会议室,听三方的谈判。 会议已经基本敲定合作关系,正在细化方案跟利益分配。 这是关系到切实利益的事情,三方立刻吵的不可开交。 布鲁克林听了一会儿,就打开了文件,准备边处理工作边听。 这场吵架一直持续到下班时间,三方才仅仅商谈好大的框架,既谁负责来自哪一部分的压力。 就在布鲁克林准备关闭电脑,收拾回家时,会议室里的马克·米来突然开口了。 “今天先到这儿吧。” 马克·米来站起身,于是摄像头就只能捕捉到他腹部那一片的军装了。 “我刚落在纽约,明天见面谈。” 他说的很随意,就好像在说‘到点儿了,该上床睡觉了’一样。 不是商议,而是通知。 面谈自然是要比虚拟会议强,在纽约谈也要比去其他地方谈强。 弗兰克跟温士顿对此没有意见。反正是马克·米来来纽约,又不是要求他们去其他城市。 伯克跟安东尼对视一眼。 “我们商议一下,派个代表过去过去。” 伯克说道。 说话功夫,马克·米来已经整理好资料,又重新坐了回去。 摄像头再次捕捉到他的面部。 他奇怪的指了指布鲁克林,问道“他不是正好在纽约吗?” 此言一出,正在收拾资料的众人纷纷停下,望向伯克跟安东尼,然后看向布鲁克林。 马克·米来的话说的没错,但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儿。 布鲁克林抿着嘴,同样没有开口。 马克·米来的示好举措令他警惕。 太奇怪了! 马克·米来今天表现的都太奇怪了! 且不谈真诚的‘四成’直接帮布鲁克林解决麻烦,现在又这么热心肠地帮布鲁克林收拢话语权,夺取利益。 这简直太奇怪了! 他们之间的关系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了? 安妮·奥尔丁顿知道吗? 布鲁克林审视着马克·米来,想要从他脸上看出些蛛丝马迹来。 马克·米来则冲布鲁克林微微点头,好像老熟人一样,毫不见外地说道“我订好了餐厅,叫安妮一起过来。” 众人的目光开始在布鲁克林跟马克·米来之间来回逡巡。 马克·米来微微一笑,解释道“我的女儿,安妮,是他女朋友。” “这次来纽约,本来是打算跟他们讨论婚礼时间的,恰好碰上这件事。” 众人观察着布鲁克林难看的脸色,纷纷露出礼貌而尴尬的微笑。 准备的这么完善,说是恰好遇上,骗鬼呢? “安妮那边有事,我们晚上在家里吃。” 布鲁克林说道。 “那好吧,我直接过去。”马克·米来丝毫没有自觉,甚至叮嘱了一句“我去过四川,对他们的火锅印象很深,你可以多放一点辣椒,很好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