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公子暖亭弈围棋、贤臣高歌大乐章 (第2/2页)
气风发,可是如今,才不及曹彰的自己反而成了帝国的封疆大吏、军政大员,天纵英才的曹彰反而沦落的如此下场。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恰恰是因为曹彰是皇帝曹丕的嫡亲弟弟,这又怎能叫曹彰心中快活? “君侯,话不多说,尚今日,陪君侯痛饮一场,来!”夏侯尚说着,倒了满满的一觥酒。 “好,伯仁,陪我喝酒,来,干!”曹彰也倒满一觥,二人举着巨杯,就这样痛饮了三觥。 “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甄城侯曹植也是感慨万千,此刻一边赋诗,一边举觞与二人共饮起来:“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伯仁,就你这点酒量,怎么陪的住两位君侯,来来来,我和文烈帮你代饮两觥!” 曹真见夏侯尚有些醉态,心知以meimei的脾气,要是让伯仁喝的烂醉自己又不管,她恐怕是饶不了自己这个兄长。 “哈哈哈,好!”夏侯尚此刻已见醉态,他哈哈大笑道:“我也好久没有与子丹、文烈畅饮了!” 只见席间一位紫色襌衣、长眉细目的将军笑了笑,跟着曹真,一齐举樽来到了曹植曹彰、夏侯尚的身旁,这正是曹肇的父亲曹休了。 “虽然小弟的酒量比不得诸位,不过既然子丹与伯仁兄相邀,两位君侯赏脸,休怎敢不舍命陪君子?来来来,今夜不醉不休!” “来,干!” “祝我大魏,天玑永承!” “大魏万年!” 众人饮的酣畅淋漓,情绪激荡,不由的一齐吟唱起了乐章《定武功》: “定武功,济黄河。 河水汤汤,旦莫有横流波。 袁氏欲衰,兄弟寻干戈。 决漳水,水流滂沱。 嗟城中如流鱼,谁能复顾室家! 计穷虑尽,求来连和。 和不时,心中忧戚。 贼众内溃,君臣奔北。 拨邺城,奄有魏国。 王业艰难,览观古今, 可为长叹。” 多年以前,他们曾追随先王,破袁氏、定河北、鏖战江南、逐鹿漠北。 曾经的他们,不必在意许许多多的繁文缛节,他们还是那嬉笑怒骂的少年。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回忆、令人怀念。 多年以后,无论是逝去的,还是浴血的,他们永远也没有忘却那个兴盛大魏、安定天下的梦。 一梦之重,莫过于天下。 ———— 曹丕才刚刚回到寝殿之中,便有内侍来报,说是侍中司马懿有要事求见。 曹丕寒目一凌,稍一沉吟后,点了点头:“叫司马懿在前堂候着,朕更衣即来。” “是。”那内侍领了皇命,躬身退出殿外传令去了。 前堂之中,一名眉头微皱、看起来精明强干而又看似一副与世无争表情、身着章纹朝服的大臣正躬身等候着。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侍中、安国乡侯司马懿。 他依旧如年轻时那般,毕恭毕敬,又波澜不惊,尽管此刻他的内心早已波涛汹涌。 “咳咳,让爱卿久等了。”曹丕不知何时,已来到堂内,他挥了挥手:“来人,赐座,看茶。” “臣,惶恐。”司马懿见了曹丕,立刻跪伏于地:“臣今日来,是有要事启奏陛下。” 曹丕眉头一皱,明白司马懿今日所言之事,必定事关重大。 “你们都退下吧。” 殿中的侍女内侍们纷纷听令回避。 “陛下。”司马懿此刻才抬起头,望着帝王看似冷峻决断的双眸,一字一句言道:“臣所言事,一为于文则,于禁老将军,二为,临淄侯、鄢陵侯,两位君侯。” 曹丕听闻此言,眉头不经意的一抖,而后便皱的更加严重了。 这一将二侯的过往遭遇与如今悲剧,的的确确都与自己脱不了干系。 人心,便如湖水,风吹易动,投石易动。 君心,则似大海,风吹投石,动则狂啸。 ———— 益寿亭侯府中,阔别多年的父子,关系再也不像多年以前那样的紧张而严苛了。 “父亲,儿有件事情,一直想问问您。” 于禁笑了笑,竟是于圭从未见过的慈祥与和蔼。 “有什么话,父子之间还不能说的?” “父亲,您儿时常常带我去的昌公墓,究竟所葬何人?” 于禁闻言,白眉低垂,默然无语。 “他,姓昌,讳豨。是我的兄弟,是曾经救过圭儿的恩人.......是,我于家亏欠了太多的人......” 过了良久,感慨良多的于禁如是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