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 唐咨蔡方兵败利城、吕虔牵招勤王获封 (第2/2页)
就埋伏好的一万五千徐州兵,以及兖州刺史王凌王彦云所部的五千精兵,还有平原王曹叡早就派遣而来的,段昭、任福统领的步兵营、屯骑营两万禁军,从叛军三面杀来。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完全没有任何准备的唐咨与蔡方顿时便慌了神,他们原本只是军中比郡吏地位高不了多少的小军官而已,哪里见过此等大阵仗? 受到吴敦、尹礼等人蛊惑的他们,原本以为曹丕是一个志大才疏,喜好郊游的无能皇帝,哪里会想到他们眼皮子底下的利城郡,竟然会埋伏了如此多的士兵。 唐咨见势不妙,哪里还管得了其他,立刻率领了麾下的亲兵数十人,朝着东方事先早就安排好的后路逃跑。 他早就想好了,一旦失败,自己东入大海,逃亡去吴国,本来是以防万一,可没想到竟然还真的派上了用场。 而蔡方就没有唐咨那么有远见了,事先没有任何准备的他,此刻慌不择路,只是一股脑儿的朝着北面狂奔而去。 在吕虔、任福、段昭的合围剿杀之下,原来的八千叛军,只剩下了五千有余,这时,无人统帅的叛军心中除了恐惧,毫无一点战心斗志了。 “我们愿降,愿降啊......” 剩下的五千余人一齐哭吼着扔下了手中的兵器。 吕虔见状,立即停止了攻击,急忙派人去南面观战的天子传讯请命去了。 曹丕冷漠的脸上,罕见的闪过了一丝怜悯。 “既然是受jianian人蛊惑,那么情有可原,不过,告诉吕虔,这些兵,朕交给他了,如若调教不好,再治他罪。” “诺!” 接到了皇帝对这些士兵的特赦令的,吕虔,终于松了一口气,要知道,这些人虽然反叛,但他们的家室、父母、妻儿、好友,皆在此处,如若全部杀死,一定会激起民怨。 要知道,当年武皇帝为父报仇,屠戮徐州,已经在徐州民众的心中埋下了伤痕,如若今日再屠杀青徐壮丁,只怕会对大魏不利。 不过,如今,一切的担心,都已经消除了。 受夏侯玄重托的护鲜卑校尉牵招,日夜兼程,水陆并进,狂奔南下,只可惜还是错过了这场战役。 “看来,我还是来迟了一步,不过,虽然未能帮到陛下,但好在叛军已然成功平定,我也就放心了。” 正在牵招既欣慰又惋惜的感叹的时候,麾下一名骑士指着远处道: “将军快看,那队人马慌不择路,丢盔弃甲,会不会是叛军余孽?” 牵招见状,眼中一亮,他将马鞭一扬,大喝一声: “兄弟们,追!” “诺!” ———— 皇帝的龙舟之上,捉住逃窜的蔡方的牵招,以及成功平叛的徐州刺史吕虔,还有奉平原王曹叡王令前来救驾的任福、段昭,以及兖州刺史王凌,此刻都半跪于地,接受着皇帝的封赏与嘉奖。 “吕使君,此次,你辛苦了,朕就加封你食邑二百户。” 吕虔甲胄在身,不能顿首,因此行军礼答谢道:“全赖陛下洪福,臣不胜荣幸。” 曹丕点了点头,又对千里而来的牵招言道:“子经,你也辛苦了,还为朕抓住了蔡方这个逆贼。朕本想调你入京,但北境那边,这些年鲜卑作乱,离不开你。因此,朕就加封你为右中郎将、加雁门郡太守。” “臣谢陛下,臣愿为社稷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牵招乃是热血儿郎,他的梦想便是可以为国家驰骋沙场,镇守边关,如若真的调他入京,他反而不会习惯,因此对于皇帝的安排,他十分满意。 曹丕看了牵招激动的反应,十分满意,点了点头,又吩咐道: “段昭、任福,你们也辛苦了,在此地好好休整几日之后,便回京吧,京城的安危,还需要仰仗二位啊。” “谢陛下,臣等遵旨!” 任福与段昭二人只不过是校尉,受到皇帝陛下如此嘉奖,自然激动无比。 “彦云【王凌】,此番,也多亏了你前来助战,否则今日之战,恐怕并不会很顺利。朕,就任命你为青州刺史,替朕镇守东方,如何?” “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身为先帝旧臣、志气高昂的王凌,明白皇帝这是想让自己处理青州的一切后续事宜,因此并没有谦让丝毫,立即便接受了皇帝赐给自己的重要任务。 最后,曹丕这才亲自拿起御剑‘含章’,缓缓走到了被牵招抓获的叛贼蔡方面前。 “大魏国祚,万年绵长,今日,朕便斩此逆贼,以告慰祖宗神灵!” 皇帝手中的利剑,瞬间就划过了蔡方颤抖的喉咙。 “万岁!万岁!万岁!” 平叛成功的三军将士看到天子亲自杀贼,全都士气高昂。 尘埃落定。 曹丕在心中,暗暗的松了一口气。此刻的他,只想好好的睡一觉。这些日子,他真是太累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