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诸葛公休畅游洛阳、李氏兄弟密护东宫 (第1/2页)
并州北境都督吴质指挥的抗击鲜卑之战,以及皇帝陛下指挥的南征结束之后,负责军务战事相关事宜的虞部尚书郎诸葛诞,终于得到了一丝闲暇。 而负责处理政务、外交、税务等等其它杂事的尚书郎们,则一如既往的辛劳着。 一连忙活了几个月的诸葛诞,再得到尚书的特许休沐命令之后,先是美美的伸了个懒腰,沐浴着早晨第一缕阳光的他,此刻觉得自己幸福极了。 如果不是因为其他同僚还在一旁辛苦工作,他真想一把将案头小山一般堆积的各种条陈文书竹简尽数推到地上,然后大吼三声。 此刻的他,太需要放松一下了。 大踏步意气风发走出尚书兰台的诸葛诞,一边伸着懒腰浴着阳光,一边开始在心里盘算起了下午的行程。 首先呢,他打算一路狂奔到狮子坊,在那边的汤饼铺子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羊rou汤饼做朝食,吃了rou、面,喝了羊汤后呢,就再去叫上高珣、卫烈、荀粲、傅嘏他们几个,一块钱苏家茶肆,要上两壶新从南面荆州徐州新送来的新茶叶,点上几分特色糕点,尝尝时鲜,好好唠唠嗑。 吃完了茶点,则还要去青青苑听听那儿的肖璇雪、郄芳笙、游灵儿等花魁姑娘抚琴唱曲儿。 不对不对,如今的青青苑,已经没有花魁肖璇雪了。一想起肖璇雪已经被判结刑十岁,诸葛诞不禁又有些唏嘘。 再然后,在兰台闷了这么多天,若不去南郊北郊纵马驱车,好好风驰电掣、登高远望一番,只怕是自己都快闷死了。 一想起这么多美好的事情,诸葛诞的脚步都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起来。 至于喝酒嘛,自然是要好好喝一顿的,只不过,不是今日。 他打算过几天,等夏侯玄一行人返回洛阳之后,再约上兄弟们一同去黄公酒垆好好畅饮一整日。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诸葛诞一面卷袖奔跑着,一面大声吟诵着,丝毫不顾街上行人诧异的目光,兴奋的他就这样继续大笑着: “哈哈哈哈,快哉,快哉,羊rou汤饼,我来也!” 不出一刻,诸葛诞便一路狂奔到了狮子坊汤饼铺子前,气喘吁吁的他立刻抢了一个空位,大声朝着铺内锅边的一个老头儿喊道: “崔翁,来一碗热乎的汤饼,加rou,面要大!” 那被诸葛诞称呼为崔翁的老头见是常客,立即端了一小碗热乎的面汤递给了诸葛诞,而他那原本就笑呵呵褶子满满的脸上,又添了几道岁月的痕迹。 “好嘞,好嘞。来,先来碗热乎的面汤,暖暖胃,这羊rou啊,一定要热了吃。哈哈,诸葛阿郎,今日怎么不见你那些同僚小伙子们呐?” 诸葛诞一面啜吸着崔翁递来的面汤,口中一面含糊不清的回话道: “今日尚书大人特许我休沐,我那些兄弟啊,现在还在兰台忙活呢。” 那崔翁点了点头,用手中的大铁勺干脆利落的将锅中的面片汤饼一勺舀出,一面笑呵呵的望属于诸葛诞的那只大碗中多添了一勺羊碎rou,又加了些胡椒、蒜末,然后用他那苍老但洪亮的嗓门吆喝道: “三郎,给客端面!” 一名正在旁边擦着几案的年轻人听了崔翁的吆喝,立刻腿脚麻利的跑了过来,一面口中答应道: “好嘞阿爹!客,汤饼来咯,大碗,您慢用!” 诸葛诞笑着接过那崔翁儿子崔三郎递来的热乎乎沉甸甸的大碗与箸筷,一面点头致谢: “多谢三郎!” 闻着碗中香喷喷的热气,诸葛诞立即便狼吞虎咽了起来。 阳光终于洒满了洛阳城,此刻的街巷坊市,尽是一片万民和乐。 ———— 离开东宫以后,刚刚决意依附平原王、内心正是一片热忱的李丰,立即便开始着手安排起了平原王的嘱托与任务。 而既然极其了解兄弟们秉性的平原王曹叡,如此看重保护东武阳王曹鉴这件事情,那就说明,河东王曹霖有八成的几率,会做出这件手足相残的事。 思虑及此,李丰不由得立即加快了脚步。 他打算立即赶回府中,火速安排弟弟李翼,与许允、崔赞等数人,秘密调遣父亲的卫尉郎中,便装前去保护东武阳王殿下。 “兄长,你回来了!” 听说大哥投入东宫的消息后,早就一心想着建功立业的李翼,早就坐不住了。如今见滞留东宫半日的大哥终于归府,李翼那原本因等待而布满焦虑的双眸,立刻便变得炯炯有神了起来。 李丰刚一进门,便被弟弟一惊一乍的表现给吓了一跳,原本步履从容的他,登时打了个激灵。 “二弟,你这一惊一乍的,吓到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