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二章 夏侯玄秘密东行、司马懿谋除王凌 (第6/6页)
耳中听到的都是马屁,自以为必能成功,但倘若兖州大军被他人接掌,自己孤掌难鸣,真的可以确保成功吗? 这毕竟是一不小心就身死族灭的大事,在这一刻,王凌甚至产生了一丝自我怀疑,他在想,自己年轻时候的那股子细心劲儿去哪里了? 不得不承认,有些人是越活越精明,而有些人一把年纪却活到了狗身上。自己难道真的昏聩了,被心中的欲望所蒙蔽了吗? 王凌不敢再想下去,或许是自己太爱面子,直至此刻他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真的错了,他依旧展现出一副心安理得、志在必得、高高在上的模样,然后自欺欺人的反问道: “豫州刺史安邑侯毌丘镇南,与明皇帝情同兄弟,用兵威猛如神,我为曹家画策谋事,他怎么可能不助我?还有征西将军郭淮郭伯济,是我的女婿,只要我起事,他岂能坐视不理?” 夏侯玄此刻并不打算给王凌留面子,他义正言辞的反驳王凌道: “陛下登基多年,宽仁爱民,好学有礼,无大过失,朝中人心尚在,即便王司空此策成功,也必定让我大魏分裂两半,届时吴蜀乘机来犯,中原混战,大魏就有救了吗,且王司空和司马太傅都已年迈,能确保毕生之年重新统一河山,拯救危局吗,王司空扪心自问,你的谋划,真的是为了大魏着想吗?!” 夏侯玄此言一出,王凌彻底沉默了。 原来有的人年迈后是真的会变得糊涂。 事已至此,自己究竟应该如何做才对? 一向断事果决的王凌此刻好像丧失了判断力一般,陷入了一种让人发狂的彷徨无措之中。 自己的广儿的加急信件,他昨日也收到了,可自己就是不甘心。 他司马家世世代代没几个三公,只是个二流世家出身,如今都可以在朝堂上布雨行云,呼雷唤风,自己可是汉大司徒王允的亲侄儿,自己这些年同样也是战功赫赫,凭什么他司马懿就可以掌握这一切,自己却不可以? 人一旦被执念所控制,有时候也许真的会坠入魔障。 王凌内心挣扎了半晌后,终于稍微清醒了一点,他此刻痴痴地望着那威严豹形铁面后面隐藏着的炯炯然若长庚星的眼睛,求救般不自觉的呢喃道: “事到如今,老夫还有退路吗......” 夏侯玄见王凌似乎有所感悟,急忙趁热打铁的劝说道: “王司空,虽然如今消息可能已经走漏,但司马懿手中不一定握有您秘密谋划的证据。只要司空从此刻开始本分的守境安民,派人追查阻止淮南流传的‘白马传说’和‘朱虎乘马’的童谣,说不定还会有一线生机。倘若您执迷不悟继续起兵,只怕会白白的让大魏陷入割据混乱之势!” 王凌听了这话后,没有再出一句言语。夏侯玄和诸葛诞直到离开都督府,也不清楚王凌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此刻,夏侯玄的心中忽然生出了一个令他毛骨悚然的猜测,那就是以擅长奇袭出名的司马懿,此时此刻会不会已经悄悄举兵,开始朝着淮南进发了?! 自己劝阻王凌继续起兵,真的能挽救的了他吗?! 没来由的,夏侯玄的脑中忽然浮现出了东市上那被曹家宗族鲜血染红的阳渠水,此时此刻,他的心中已经生起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返回洛阳,立即让苏慕和子衿着手开始准备自己的计划! 离别之际,夏侯玄特意嘱咐诸葛诞道: “公休大哥,玄这就要返回洛阳了,你多多保重,公休大哥切记,王彦云已然危险,你是他的亲家,必要时候不必做无谓的牺牲,京城的事,我自有办法解决!” 诸葛诞听了夏侯玄这句真情流露的嘱托后,心中不禁长叹了一口气,他再一次鼓足了勇气,打算亲口将昨日司马使者与自己达成的交易告诉夏侯玄: “泰初......,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其实昨日,我已同意了,和司马懿联姻一事......” 听诸葛诞扭扭捏捏的说完这句话后,夏侯玄的心中好似挨了一记重锤一般,心口传来了一阵无法抵挡的闷痛。年少时一齐许下的捍卫大魏的誓言,难道真的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傻傻的坚守吗? 难道所有人都真的不在乎这天下究竟姓什么,叫什么,只在乎自己能够好好的活下去吗...... 没来由的,夏侯玄想起了年少时与惠姑在青州初遇的场景。 那时的自己,身陷猎坑,全靠惠姑给自己挖的薇菜这才没有陷入绝境。 自己还给她讲了殷商遗民伯夷叔齐的故事。 彼时的自己少年心性,并不完全明白伯夷叔齐为什么执意饿死也不食周粟。一眨眼的功夫,没想到自己竟变成了和伯夷叔齐一样的人物。 此时此刻,他不禁在心中发出了一个深深的疑问:司马家,真的能篡夺的了大魏吗;司马家,真的会比大魏做的更好吗...... 夏侯玄离开的时候并没有再和诸葛诞说一句话,他目光冷淡,朝着诸葛诞草草一揖,拨转‘白玉虎’的马头便朝着北边洛阳的方向疾驰而去了。 此刻他们俩不知道的是,此一别,竟会是他们二人的最后一面...... ———————————————— 开春后的丙午日,新上任的兖州刺史黄华往京城传来了一条不知真假、震撼人心的消息: 扬州都督、新任太尉、南乡侯王凌王彦云,竟打算阴谋据守寿春,发兵北上攻打许昌,逼迫天子,并拥立武皇帝曹cao之子楚王曹彪为新君! 整个京城为此而恐慌不已,就连皇帝曹芳都将信将疑。 当这个消息传到王凌本人的耳中时,他是震惊的。 自己自从将谋划告知洛阳的长子王广后,经诸葛诞和那江湖豪侠的劝说后,再无任何动作。 他本以为这件事情可以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过去。但吴国一次小规模的军事行动,打破了这短暂的宁静。 前段时间他发现吴国大军开始修整起了涂水入江口,因此下令扬州诸军戒严,而后还向朝廷上表,请求增兵防守。没想到如今这么快就从黄华的口中传出了自己和侄儿尚未来得及实施的密谋! 而早已准备好对策的太傅司马懿,则先手封锁通往淮南的各路消息,亲自率领中军数万,自颖水乘船南下,前后不到九日,便赶到了扬州首县寿春城下! 要知道,当年号称有“乐毅之量”、善于用兵的孟达,正是被司马懿宛若雷霆的进军速度打了个措手不及。 如今,毫无防备、没有提前部署大军封锁关卡的王凌突然在扬州境内见到了司马懿的大部队,自然也是不知所措。 此时此刻,失去了先机的他不敢再真的拥兵举事。 “这可如何是好啊!这可如何是好啊!” 一向以善用兵著称的王凌此刻也被神兵天降的司马懿吓的慌了神。 侍立一旁的太尉掾王彧,乃是王凌的族子,一向为王凌所亲近信任,他见王凌失了主意,长叹了口气,然后劝说道: “太尉,为今之计,不若快快投降,看能不能有一线生机!” 王凌听了族侄的话后,两行浊泪不受控制的划过了他那沟壑纵横的面颊。 此时此刻,他的心中尽是悔恨和羞惭。 他只希望司马懿能够放过自己的宗族,这就够了。 “也罢,也罢,王彧,你这就带着老夫的印绶、节钺,先去丘头给太傅请罪,老夫随后便自绑来丘头谢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