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卿_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城惨败诸葛恪遭刺、洛阳密会李安国定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城惨败诸葛恪遭刺、洛阳密会李安国定谋 (第3/4页)

写,正是东吴丞相、阳都侯诸葛恪力排众议,打算说服阻拦他出兵北上众臣的文章:

    “岁月蹉跎,若不趁此时三军士气极盛之时及时用兵,端坐吴越使虎士空老,十数年后,恐吴越名将猛士折损过半,且士气又惰矣。

    若贼众日倍,而我兵损半,虽复使伊尹、管仲图之,恐怕亦难取胜。今有不达远虑之众人,必以恪此言为迂。

    夫祸难未至而豫先忧虑,此固众人之所迂也。及于难至,然后顿颡,虽有智者,又不能图。此乃古今所病,非独一时。

    昔吴王以伍子胥为迂,故大难至而不可救。刘景升不能虑十年之后,故无良法治其子孙。

    今恪无具臣之才,而受大吴萧何、霍光之任,智与众同、思不经远,若不及今日尚未老朽之际为国拓境,俯仰之间年华空老,而仇敌更强。届时恪即便欲刎颈谢责,于国事宁有补邪?

    今闻众人或以百姓尚贫,欲务闲息,此不右其虑其大危而思其小勤者也。昔汉祖幸已自有三秦之地,何不闭关守险以自娱乐,空出攻楚,身被创痍,介胄生虮虱,将士厌困苦,岂甘锋刃而忘安宁哉?虑于长久不得两存者耳!

    每览荆邯说公孙述以进取之图,近风家叔父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未尝不喟然叹息也。夙夜反侧,所虑如此,故聊疏愚言,以达二三君子之末。

    若一朝身陨殁志、谋画不立,贵令来世知我所忧,可思于后也。”

    夏侯玄看完诸葛恪那洋洋万言的奏表后,不禁摇了摇头。

    诸葛恪虽有冲天之志,然而此番大魏诸将知耻后勇,早有谨慎应对之心、吴兵一朝大胜,有战后修养之意,此消彼长之下,两军的战力、凝聚力,已经有了高下之分。

    “诸葛恪一意孤行,恐怕此番要折戟淮南了……”

    ————————

    淮南,新城之南,魏国南部边境。

    诸葛恪没想到,已经出军陈兵淮南的自己,竟还会在战场上听到反对的声音。

    丞相行辕中,一名模样清秀的文士此刻正对诸葛恪慷慨激昂的说着什么,这人正是吴国中散大夫蒋延。

    可蒋延话还没有说完,诸葛恪便一掌拍在了几案之上。

    蒋延见诸葛恪发怒,顿时不敢接着说下去了。诸葛恪沉默了半晌之后,这才再次下达了将令:

    “去传众将大帐集会,本相有话要说!”

    不多时,吴军众将系数来到了诸葛恪的大帐。诸葛恪用他那看似宽和实则暗藏锋锐的目光扫视了一周后,这才开口道:

    “本相知道,此次出军,诸位心中都有疑虑。可自古以来,天无二日,土无二王,我大吴既有王天下之志,如果不以兼并天下为要务,又何以王天下?”

    诸葛恪此话一出,众将心中不禁嘀咕了起来。东吴地势,宜守而不宜主动出击。

    当年大帝孙权数次北上,每次都大败而回,如今诸葛恪虽在东兴赢了一场防守战,但又怎能确保一定获胜呢。

    诸葛恪注意到了众将的表情,继续劝喻道:

    “昔战国之时,诸侯自恃兵强地广,互有救援,谓此足以传世,人莫能危。结果却使秦国渐得自大,遂被秦兼并之。

    近者刘景升在荆州,有众十万,财谷如山。不趁着曹cao势力尚微,与之力竞,反而坐观其强大,待曹cao吞灭诸袁,北方都定之后,率三十万众来向荆州,当时虽有智者,不能复为画计,于是景升儿子,交臂请降,遂为囚虏。

    凡敌国欲相吞,即是仇雠相除,不死不休的势头,不早图之,祸不在己,则在后人,不可不为远虑也。

    昔伍子胥曰:‘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夫差自恃强大,不听此言,是以诛子胥而无备越之心,至于临败悔之,岂有及乎?

    越小于吴,尚为吴祸,何况其强大如魏者?昔秦只有关西,尚以此并吞六国,今贼皆得秦、赵、韩、魏、燕齐九州之地,地悉戎马之乡,士林之薮。

    今以魏比古之秦,土地数倍;以吴与蜀比古之六国,不能半之。现如今曹cao留下的精兵强将老死大半,而其后生之秀未悉长大,正是贼衰而未盛之时。

    加上司马懿先诛王凌,旋即陨毙,其子幼弱,而专大任于一国,人心未稳,虽有智计之士,未得施用。当今伐之,正值其厄难之时。

    若此时顺众人之情,怀偷安之计,以为长江之险可以传世,只怕非长久之计!

    若空待十数年后,其幼弱长为成人,兵众必倍于今,不趁此时伐之,更待何时?!”

    一众大将见诸葛恪依旧态度坚决,也就没有再说什么反驳的话。

    而诸葛恪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父兄子弟被征召到战场上的吴地百姓此时已经sao动了起来,此时此刻,他已经开始失去了吴地的民心。

    而庙堂之上,察觉到诸葛恪已失民心的那些隐藏的政敌们,也抓住这个时机开始秘密行动了起来。

    而诸葛恪在淮南炫耀了几天吴国武力后,立即便回军包围了大魏的东南屏障——合肥新城!

    ————————

    一月半后,前线的军报传回了洛阳。

    “哈哈哈哈,大哥,虞叔茂果真是奇谋妙算啊,诸葛恪整整攻打了一个月,我合肥新城依旧固若金汤,听说吴军上下水土不服,上吐下泻,伤肿流脓,病死者不计其数啊!”

    一直笼罩在东关惨败阴影中的司马昭一得知诸葛恪城下失利的消息,立即便兴冲冲的来到了大将军府。

    司马师听了这个消息后,腾的一下便坐起身来,从司马昭手中接过了前线军报。

    “哈哈哈,这个张特竟坚守了新城整整一月,也算是个守城的良才,诸葛恪一意孤行要继续强攻新城,与麾下朱异、蔡林有了龃龉,听说蔡林甚至引兵降了仲恭啊,子上,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预知诸葛恪必然无功而返,因此直接提前准备起了欢迎叔父司马孚的庆功酒。

    半月后,毌丘俭得知了吴军水土不服、伤病大半的消息后,立即请示了主帅司马孚,和文钦一齐果断选择了出城追击,吴军无力应战,诸葛恪只能怀着满满的遗憾和悔恨,率领剩下的吴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