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章 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第4/8页)
妆奁里取出了一把小小的精致匕首,打算好了随夫而去的准备。 半晌之后,室外的动静终于停了下来。 随着一阵铿锵的脚步,一个披甲的汉子大踏步来到了内室。 仲长琴握着匕首的手不由得一紧,而当她看清了来人的面貌后,心中的激动与欣喜险些让她昏厥过去: “夫君!” 诸葛诞搁下沉重的双鞭,将两当铠卸下,还没顾得上擦净脸上的血迹,就被妻子紧紧抱住了。 ————— 得知了父亲文钦被杀的消息后,文鸯与文虎二人既惊且愤,但头脑清醒的文鸯并没有选择直接找诸葛诞报仇,而是选择了叛逃出城,投奔了司马昭! 二人归投司马之后,紧接着便率领了数百名骑兵巡视起了寿春城,望着城头上的杀父仇人诸葛诞,文鸯和文虎二人的眼中对这个昔日长者再也没有了半分敬意。 兄弟二人一边绕城奔驰,一边大声喊着令城内将士意志崩溃的话语: “文钦之子犹不见杀,其余何惧,诸军快快出城早降!” 司马昭见城上守军士气低迷,知道时机已到,立即便下达了四面攻城的将令! 诸葛诞仗着一双铁鞭和麾下三百豪侠门客,虽然英勇无敌,但麾下将士战意已破,不到半个时辰,这座他坚守了整整近一年的寿春城就这样被攻破了! “将军,夫人她,留下了一封绝命书,在内城自焚了!!” 正在浴血奋战的诸葛诞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顿时泪流满面,失去了生存的信念,就在他想投鞭弃生之际,麾下的豪侠将他裹挟着朝着小城门发起了最后的突围: “诸葛公,留下有用之躯,将来再为夫人报仇啊!杀!” 司马昭见诸葛诞似有突围逃走的迹象,急忙朝麾下麾下司马胡奋下令道: “胡奋,我与你三千精骑,给我擒杀诸葛诞!” 胡奋胡玄威,乃是大将胡质文武双全的爱子,一向早就想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了,此番听司马昭委自己以重任,慨然应诺,麾起虎士便朝着诸葛诞逆击而去! 最后一刻,不想再让麾下豪侠为自己送命的诸葛诞奋力挣脱了众人的拱卫,朝着胡玄威的方向奔了过来! 鲜血,染红了他的眼眸,整个世界就好像他和仲长琴大婚的那一日一样红。 ———— 大都督营帐外,司马昭手执兄长留下的“蜚影”剑,亲自审讯那数百名武艺高强的死士,企图劝降他们为己所用。 “今诸葛诞已然覆灭,尔等还不归降?” 面对司马昭的威逼利诱,那数百人居然一声不吭。 司马昭心中愤怒,他挥剑杀死了手边的一位死士,厉声喝道: “如若再不投降,即是这般下场!” 当司马昭将锋利的宝剑搭在下一个人脖颈之上时,那个人面不改色,朗声喊道: “为诸葛公死,不恨!” 司马昭闻言大怒,又挥剑杀死一人。 就这样,数百人拱手为列,从生到死,竟无一人投降! 而他们临死之前,都只说了一句话: “为诸葛公死,不恨!” ———— 甘露三年的夏,比以往任何一个五月都要炎热。 可天子的心中,却宛若九月的寒冬一般孤寂。 他一次又一次的按照司马家党羽的意思,正式册封凯旋的大将军司马昭相国之职,封爵晋公,食邑八郡,又加了九锡,但司马昭却假惺惺的辞让了足足九次! 是岁,顿丘、冠军、阳夏、宁陵诸县界内的井中屡屡出现了黄龙与青龙的祥瑞。 四境皆有龙见,可宛若困龙一样的皇帝听了大臣们的贺词,却没有感到一丝一毫的喜悦。 “龙者,君德也。上不在天,下不在田,而数屈于井,非嘉兆也!” 这井内潜龙,不就和如今的自己处境一模一样吗? 曹髦嗟叹良久,心中感慨万千,于是挥毫写下了一首《潜龙诗》: “伤哉龙受困,不能越深渊。 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 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 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同然!” 不久,曹髦所作潜龙之诗传到了大将军司马昭耳中,司马昭当然听出了天子诗中的自讽之意。 藏牙伏爪甲? 司马昭眼中露出一丝杀机。 若不是当初自己在泰初临终前对其起誓,此生此世只做魏臣,自己又岂能留曹髦到今日? 如果曹髦容得下自己便罢了,若是他一心一意想覆灭司马、乾纲独断的话,自己是绝不会坐以待毙的。 —— 洛阳宫中,曹髦如同往日一样,传来了几名大臣来宫中与自己讨论经典文学。 今日曹髦所传召的大臣,是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三人。 曹髦之所以传召这三人,是因为他认为这三人是绝对忠于自己与曹氏的。 “诸位爱卿,可曾读过司马迁之《史记》?” 三人面面相觑,点了点头: “臣等自然读过。” “那三位爱卿可听说过秦王子婴诛灭赵高之事?” “陛下......” 王沈、王经、王业三人听了这话,大惊失色。 曹髦攥紧拳头,咬牙切齿的说道: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朕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诸卿自出讨之!” 尚书王经此刻心中惶惧不已,他跪在皇帝案前,顿首劝谏曹髦道: “昔日鲁昭公不忍季氏,败走失国,为天下笑。今大权在司马一门,为日已久,朝廷四方皆其党羽,群臣不顾君臣逆顺之理,已非一日。且如今宫中禁卫皆是司马之心腹,驾前宿卫空阙,兵甲寡弱,陛下无所资用,要除灭大将军,实在是太过冒险了,还望陛下三思啊!” 无破局之望,即将被废,已存死志的曹髦闻言,不为所动,他忽的起身,取出怀中天子大玉圭,掷于地上说道: “朕意已决,今日大事不成,便如此玉圭一般!死,又有何所惧?况且朕未必会死!” 曹髦言毕,拂袖起身,径直入永宁宫禀告郭太后去了,尚书王经见状,立即跟随在天子身后继续劝谏了起来。 王沈、王业二人见状,对视一眼,立即出宫朝着大将军府而去! 司马昭听了王沈、王业二人所告,冷笑一声道: “这一天,终于还是到了!来人呐!” “属下在!” 这时,大将军府中家将纷纷跪于地上听命。 “你们二人,率部严密防守府邸!” “诺!” 两名家将领命而去。 “你派人入宫通知我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如若见到天子,阻拦可以,但切不可冒犯!” “诺!” “你去宫内找到中护军贾充贾公闾,告诉他,如若宫内生变,叫他全权便宜处置!” “是!” 司马昭调度完毕,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 —— 永宁宫外,天子曹髦身披玄光领盆龙鳞铠甲,手执天子宝剑,身乘天子銮舆,对身旁为数不多的几名心腹下令道: “王经,你速去通知国舅卞隆,让他率领麾下卫兵,在宫内云龙门处等候!” “诺!” 已抱定决心与天子同生共死的尚书王经领了诏书便去。 “其余众人,随朕前往云龙门,与国舅合兵,共讨国贼,进军!” 曹髦将手中天子剑一挥,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以及麾下数百卫士一声呐喊,便朝着云龙门处鼓噪而去。 “陛下来了,众将士听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