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夜话 (第2/2页)
佛珠。 “父亲,我听说杨雄离开后不久,陛下就下了旨,莫非这是他的建议?” “是又如何?” “哼,这样任用私人,真是跋扈至极。这杨雄也太不把您放在眼里了。”李规愤愤不平,不知是对平南侯不满,还是对皇帝绕过李府不平。 “够了!李员外,平南侯也是你能直呼其名的吗?”,李严发起怒来,须发皆张,若不是腰间佩着暖玉,比早间上书房的杨雄,更像手握征伐的大将军。 “父亲......”,父亲难得动怒,李规慌了神,低下头诺诺。 “这些话以后少说,你一个小小的户部员外,怎能随意评价一个朝廷上将,心思要用在正途上。”见自己的嫡子已冒汗珠,李严终是收起了宰相气度。拿起桌上的茶杯,却并不喝茶,只是将杯盖,翻来翻去。 “父亲,孩儿也想做些正事。只是在户部待了三年,该学的都学了,是不是该换个地方历练一番。”李规见屋内气氛轻松了许多,壮起胆子,说出了今夜前来的真正目的。 “哦?是嘛。那我考考你,要是能让我满意,调你出京,为政一方又如何” “请父亲赐教”,李规大喜,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那你说,当前我大蜀,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李严不急不缓,说出了价值一颗太守印信的问题。 “这...是蜀地大旱,百姓生计受损吗?”,李规没有思考太久就脱口而出。 “陛下七年励精图治,国库丰盈,可保五年无忧” “难道是北魏骄狂,兵锋犀利?” “匹夫之勇,不足为虑”。李规的答案被再次否定。 “...我想,一定是阴人作祟,治安不稳吧” “糊涂!我朝最大的问题,难道会是一群鬼鬼祟祟的贼子吗?”李严把手中的茶杯重重扣在桌上,站了起来,满是失望地看着自己的继承人。 “啊?孩儿愚钝,望父亲解惑。”李规羞愧万分,几天来得知自己最有力的竞争者死去后的那股得意劲儿,一下子消失不见。 “你听好了,是立国七年,陛下仍无子嗣!”李严一字一句地道出,宛若惊雷,炸响在李规耳边,震得他心神动荡,几乎不能站立。 “啊——陛下他......”一时间,许多事情隐隐在李规脑中串了起来,书房里,开始弥漫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氛。 “陛下曾也是一位无双猛将,每每身先士卒,攻城拔寨。当年在锦官城下,中了一支冷箭,落下病根。称帝之后,遍寻名医古方,都不得法。两次选妃,也未得龙子。陛下有疾之事,只有我与平南侯知晓,其他人,都以为是赵氏血脉之故。毕竟陛下三代,具是一脉单传。” “如此大事,朝野诸公,竟无一人提及?”,李规疑惑不解。 “哼!一个个狐狸般的人儿,他们谁都知道,但谁都不说。”李严冷笑一声,虽然他的官位最高,但在这件事上,是绝对不会做出头之鸟的。 “这样一来,平南侯如何自处”,李规反应并不慢,经过父亲的点拨后,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 “是非成败转头空,将来事,谁说得清楚。”见儿子的悟性尚可,终是有些欣慰。但并不想对李规说太多。这个儿子,还需要好好打磨一番。“你就给我安心待在户部,盯紧了户部的开支,特别是兵马钱粮的调配,若有异常,随时报我,明白吗?” “是,孩儿明白”,李规深深作了一揖。 “还有,显儿和萱儿你也该好好管管了,男儿举止轻浮,女儿又总爱在外抛头露面。如果你连家都治不了,以后如何治国?” “是,父亲,是我平日管教得少了。只是萱儿仗着您的宠爱,连我的话都有些不听了”,李规有些委屈,这两个孩子生在如此家庭,今天这般也不全是自己的责任。 “萱儿聪慧过人,若是个男儿身,定能发扬光大我李氏门楣”,想到自己这个孙女,李严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父亲.....” 等到父子二人关门离开,书房也归于平静。今日夜空没有一颗星星,房外的院子里,也只有发不出声音的花草虫鱼。可房间里的这场谈话,并非没有见证者。李显不愿给没见过几面的伯父守灵,见父亲闲了下来,本想找李规要些银两。结果一路跟到了书房,藏在窗下,听见了本不该听见的惊天秘闻。 “我不是故意的,我不是故意的....”李显冷汗直冒,等父亲和祖父走后,才慌忙离去。 与李府这边相似,城那边的杨府,也正上演围炉夜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