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 琴无名 (第2/3页)
成一会儿到的时候,可以和他商量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去泰山看看,起码查查最近是不是有很多扶桑旅游团出现了! 就在唐易方思维奔逸到五岳归来之际,安国成及时出现,而且还带着两个人,一脸疲惫被“审讯”的苏听和一脸茫然很无辜的何田田。 “仙姑驾到,有失远迎!”唐博士向着何田田拱手为礼,至于药渣状的苏听,被彻底无视了。 “今天又帮我们找到了什么?”在玩家圈子里都知道,游戏里搜索能力最高的,不是那个鹰犬一样的万山衷,而是这位何仙姑。多少次,在大家掘地三尺乱找的时候,她随眼一看,就找到了该找到的东西,以及很多不该找到的东西。 “我在望莲湖里找到了这个,安主任说给你看看,”何田田拿着那块有些分量的搁臂,递给了萧征,这种谁都不认识的字,一般都是这位快译通来负责的。 萧征无奈地接过了这款看起来是黄金版的搁臂,“逍遥典?却魔咒?” 说完,他随即也愣住了:后面的这些文字,看着都是汉字,但他却不认识! 等着听神奇结果的几个人都有些诧异,他们无聊的时候试过,即使是东巴象形文字和玛雅文字,他们给萧征以后他也能说出意思来,而且萧征翻译的通顺程度,比那些故弄玄虚的专家要强多了,基本都是很口语化的意译。 “居然还有萧将军不认识的文字?”宁晨野原本正在看心澄的信,此时也丢在一旁,过来看这个金灿灿的搁臂。 “呃,这个不是神秘文字哦,”他看了一眼,然后从萧征手上接了过来,双手举起盯着看了一阵,又放在桌子上,右手似乎在随着比划了起来,但仅仅比划了几下,他就停下来不动了,似乎是被难住了。 “仙姑,这个是古琴谱,是减字谱,是我们老祖先用来当乐谱的。这个‘逍遥典·却魔咒’,是一份琴谱,不过,好难弹啊!” 从刚才一直在皱眉思考的唐易方好像突然醒了过来,他一把将自己桌子上乱糟糟的纸张卷成一团,然后突然双手连抓,从里面抽出来了几张纸。 这是一份扫描件,上面是谢必安漂亮清秀的小楷,是他写给DDK的第一封信。 “却魔咒?却魔大咒?这黄金臂搁上,是传说中让凡人服用清心丹时要用的那个却魔咒?!” *** 五月三日,是宁晨野例行去沈国柱家学琴的日子,宁道长带着那张沉甸甸的搁臂,也带着全村人的嘱托和期望,到了沈宅。 沈奶奶最近已经开始在自家小院里自己遛弯了,顺便打理着自己住的那些花花草草。老人的心情很好,自从手术以后,她觉得那些花草的颜色都靓了很多,不再是以前总是有些灰蒙蒙模糊的样子。 如今自己的宝贝孙女也回到身边,老人觉得万分知足,有时候也会和家里的阿姨商量要给孙女做些什么可口的饭菜,或者是给沈国柱加些什么食材补补身体。 沈国柱五十几岁的年纪,再加上制琴大师的修为素养,身体一贯健康,胃口也好,但是,这世上有种饥饿,叫做你mama觉得你没吃好。 基本上,每次宁晨野来到沈宅,最先看到的就是在院子里的沈奶奶。 “沈奶奶好!我又来打搅了!” “小宁大夫啊,来,来看看我这棵石榴,是不是比上周的时候更高了,应该这两天快开花了!还有那几株芍药,看看,颜色多漂亮,这可是花仙!好看!” 沈家小院里各类花卉不少,沈国柱有时和宁晨野闲聊,也常常是在院子里。 “是啊,沈奶奶是爱花之人,所以百花呵护,您这里的芍药花,比我家里的几盆要漂亮多了!” 宁晨野的mama也喜欢养花,不过住在公寓楼里,花草不接地气,自然没有沈家这种院落占得天时地利。 沈奶奶乐呵呵的,看看自己的芍药,又看看这个帅气的小伙子,“好啦,去找你师傅去吧,他在自己的琴房里忙活呢!” 沈大师的工作室在后院里,也就是沈奶奶说的琴房,其实严格说,这是他的制琴室。沈国柱自己弹琴的地方是在书房,距离沈奶奶的卧室不远,每天下午沈奶奶要小睡一会儿,那时候沈国柱会在书房里弹琴,弹的是庄周梦蝶和静观吟。 沈国柱的“虚古斋”不是挂在书房那里,而是挂在制琴室。以前每次宁晨野来的时候,他都是在书房里等着自己这个不算徒弟的学生,不过这几次却都是在制琴室里忙活,有时候手上还都是大漆。 按沈国柱的说法,他天生就是个斫琴的人,因为他对大漆居然不过敏,他女儿沈琴语就不行,沾一点点在手上,差不多要红肿一星期。 所以大部分非遗大师的饭碗,就是老天爷给的吧。 制琴室里木料和工具丢在工作台上,整个房子里都是有些呛鼻子的味道,不过现如今,宁晨野似乎也习惯这种味道,并不会觉得难受了。 “老师,我来了。”宁晨野进了制琴室的门,恭敬地向着沈国柱说。 “哦,来啦,你先坐,静静心,我还有一点儿地方要处理一下,不能停。”沈国柱没有抬头,依旧在工作台上忙着,一块面板扣放着,似乎正在精修槽腹。 这个过程最好是一气呵成不要打断,否则可能将来音色不纯。 宁晨野坐在制琴室角落里的椅子上,看着沈国柱用小号木凿一点点精修,人如老僧入定,手下却是快慢有序。 制琴室的一面墙上挂着不少面板和背板,有几张上了漆的琴也放在上面阴干,大概过段时间就可以修漆了。 宁晨野的眼光又不自觉地盯着那张还挂着墙上的列子式上,应该才到装胚,面板和底板用生漆胶合,然后用棕红和墨绿两条绳子把两块板牢牢地捆在一起,绳子十字交叉,从头绑到尾。 宁晨野已经看到这张未完工的琴好几次了,一直就是这么绑在那,似乎是制琴室里买了挂票的一位观众。这是很标准的列子式古琴,宁道长喜欢这琴硬朗直角的外形,更喜欢这个名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