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银狐_第八十五章 斩曹纯,赵云威震东兴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斩曹纯,赵云威震东兴堤 (第2/4页)

制造。

    如今益州负责军械制造的冶炼厂开足马力,已经装备到了全军,普通士卒倒没有,只有骑兵斥候用得多。

    因为这东西毕竟不是手枪,发射较慢,容易被躲开不说,准头也就那样。所以对于大规模阵地战的普通士卒来说,还是射程更远的步兵弓弩更加实用。

    不过对于骑兵来说就很好用了,你人在马上被人追的时候单手持弩向后方射击,甭管射不射得中,一能给敌人造成威慑,二来马匹的体型更大,更容易中箭,正所谓射人先射马嘛。

    三十多名斥候骑兵向后方射出一百多根弩箭,顷刻间就有十多名曹军士卒和他们的马匹中箭倒地,惊得远处的曹军斥候队长震惊不已,连忙下令停止追击。

    但他们停止追击不代表赵云会放过他们,察觉到敌人停下之后,赵云便呼啸一声,同样停下,然后勒转马头,反倒向着敌人冲锋而去。

    “杀了他们!”

    赵云大喝道。

    骑兵们不再控制马匹速度,放肆追击。

    双方猎人猎物身份转换,曹军一路往西北方向逃窜,沿途因之前消耗太多马力,被赵云追上者有十余人,只有二十来名士兵逃了回去。

    莽莽平原,地平线的尽头,出现了无数黑点,犹如一道黑色的洪潮,将远方的大地都给吞没。

    赵云勒马,催动着马匹上到了一处高坡之上远眺。

    就看到西北平原之上,曹军的大部队徐徐而来,那些被打跑的虎豹骑斥候,就像是在外面揍了跑回家找mama的熊孩子一样,疾驰着马匹向着那边而去。

    “走!”

    赵云这次用了另外一种口令,打了声呼啸,将士们撤兵而还。

    半个时辰之后,曹军就出现在了东兴堤的丘陵群山外,涓涓流淌的石涧溪流从北面被巢湖水淹没的群山中流出。

    溪水边上原本是纵横阡陌的村庄农田,但随着曹cao迁徙淮南百姓,这里早已经荒废。

    杂草丛生、林木遍地,正是中秋八月,南方的天气还有些炎热,旷野郁郁葱葱,蓬蒿野蛮生长,草深及人腰。

    但这一片平静的原始生态很快就被打破,曹军骑兵们踩踏了草地,牵引着战马进入溪流,让马匹饮水,士卒们擦洗着身上的汗迹,稍作休整。

    清澈的溪水,像是被曹魏的黑色浸染了一样,变成了浑浊的黑黄。

    曹纯骑在马背上,在一处山坡上眺望,溪流对岸的旷野上同样出现了一支列阵整齐的军队,他们的距离相对较远,看不清楚。

    唯一能够分辨的是,他们的军服颜色和旗帜与曹军截然不同。

    曹cao崇尚玄色,因此旌旗军服为黑。

    刘备自始至终都坚持自己为大汉的臣子,是在外讨伐叛逆的皇室宗亲,奉大汉天子刘协为主,所以旌旗和军服都是东汉制式的红色。

    曹纯作为跟随曹cao多年的宿将,一眼就看出远方的敌人人数不过四五千,虽然列阵整齐有度,但人数却不敌他们。

    只是让曹纯有些疑惑的是,为什么赵云不在东兴堤的营寨驻守,要来半路拦截他们呢?

    很快斥候给了他答桉。

    原来斥候侦查过,东兴堤虽然位于濡须水边上,但处于北面山脚下,地形位置稍微高一些,没有被湖水淹没,相对较为平坦,适合骑兵冲锋。

    而西南面虽然也是大片平原,可由于湖水泛滥,洼猪为涌,山临湖上,导致这一片地区沼泽湖泊较多,不利于大规模骑兵出动。

    所以赵云很聪明地选择出营拦截,而不是依靠那座临时修建,只有外围栅栏和里面帐篷,没有太多防御设施的营垒。

    “这赵云以为在沼泽湖地拦截我们,就能让我们发挥不出虎豹骑的优势了。”

    曹纯轻蔑一笑,多左右说道:“他难道不知道,虎豹骑就是我们从军中挑选的最精锐的百人将所建吗?”

    虎豹骑,最擅长的其实不是骑兵冲锋。

    汉代的骑兵也不用于冲锋。

    而是追赶上敌人之后,再下马步战!

    所以如果赵云觉得在不利于骑兵冲锋的地方交战能胜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虎豹骑的士兵本身就要下马和敌人正面交锋的。

    说完这句话之后,曹纯挥手道:“传令,列阵,准备作战!”

    “呜呜呜呜呜呜!”

    苍凉的号角声悠扬长鸣。

    无数或躺、或坐、或在吃东西的曹军从休息的状态恢复过来,迅速开始整列队形。

    很快他们就排列出了三个方阵,如品字型一般站列。

    然后曹纯挥师东进。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等到两刻钟,也就是半个小时之后,他们终于在旷野上相遇。

    曹纯骑着黑色的马位于后方小山坡上,赵云则骑着白色的马列于阵前。

    没有什么阵前喊话,也没有什么斗将厮杀,在天色过了晌午,至下午日昳三刻,也就是下午两点多钟的时候,随着一声尖锐的哨响刺破苍穹,双方如两道洪水般开始滚滚向前。

    最前面的士兵举着钩盾,持着长戟,后面的弓弩手发起了一轮仰射,射完之后也不看射没射中,扔下手中的弓弩,拔出腰刀便开始冲刺。

    当到弓箭射程范围的时候,两边距离往往只有一百米左右,这个距离熟练的弓手可以不用瞄准射三轮。

    但那是大规模军团才会这样做,小规模战斗本身弓弩不容易射中人,何况人越来少阵型越分散,等你射完第三箭的时候,敌人已经冲脸了,再拔刀肯定来不及。

    所以小规模战斗用弓弩的极少,即便用,也最多一轮弩箭,能否杀伤到敌人,也看天意。

    显然天意在汉而不在魏。

    安徽比较关注天气预报的人可能都知道,这个季节淮南往往还是以刮东风或者南风为主。

    今日恰好刮东风,也就是从东面刮来的风。

    赵云军在东面,曹军在西面。赵云他们顺风,曹军他们逆风。

    结果就是弓弩在天上飞的时候,受到风的影响,曹军的箭支还没射到赵云他们的阵型里,就被风势给吹得开始下落。最终掉到了赵云他们阵前,只有少数落入阵中,砸在了盾牌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