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2章 一张照片(4400字) (第2/2页)
性。 对于拜亚这个拥有广阔领土和强大势力的国家,领导任何的国家联盟,都会对北大陆造成巨大影响,引起力 量的失衡。 只要索伦斯首相还在一天, 依靠他个人魅力和外交手段,足以让同盟关系一直维持下去。 可对后继者而言,维持现在的体系却是有着天大的困难。 于威廉二世而言,他想要超越大帝,就必须让国家的体量再翻一番,遗憾的是周边的小国领土要么被打没了, 要么都受到兰蒂斯这等大国的庇佑,已经失去了潜在的扩张机会。 另一条途径则是扩张海外市场的权益,也都被首相蒂洛叫停,断送了陛下未来大施拳脚的方向。 唯独跟兰蒂斯的战争,是威廉二世唯一能获取的成就。 索伦斯这种种提议,怎能不招人恨。 果然,他一张威廉二世便不怀好意地眯着眼睛: 「考虑? 叫停希尔王宫的工程依你的意见办了,跟萨罗伦签署同盟合约也依你的意见办了,现在就连我是否要见某国的使者,也要看你的眼色去办? 难道有一天,我连***之前都要听从你的意见。」 威廉二世端正地坐在主位上,不怒自威的王者风范爆发,这句平地惊雷的话更是震慑得大臣们心脏砰砰直跳。 内阁的几位官员感觉不对劲,赶紧替首相蒂洛·索伦斯辩护。 你一言我一语地替他开脱。 而自由党和工党的领袖则是意味深长地眯着眼,保持着看客该有的安静,他们已然察觉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 坐在王之侧位,听到这番粗鄙的话,蒂洛脸部神经稍微都抽搐了一下,脸上那条疤痕也随之而动, 这话非但没有起到缓和矛盾的作用,更像是火上浇油,令威廉二世表情多了几分愠怒,不惜地一声拍响桌子,撕破脸低吼道: 此话一出,更是将二人多年来的矛盾给直接点明了。 已然到了刺刀见红的程度。 蒂洛将手掌放在胸膛处,将姿态摆得十分之低: 「如果您实在不想再见到我,不如现在就此将我罢免,换一位愿意听您话的首相。 如果您嫌这样做传出去名声不好听,不如由我主动向您递交辞呈,将其中过错都揽在我身上,而您,永远都是大家眼中最光鲜亮丽的国王陛下。」 这看似低姿态的话语,却句句都含有威胁之意。 以他蒂洛·索伦斯在政坛的名气和地位,如果不是由他自己主动递交辞呈,一定会招来非议,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而威廉二世真正要考虑的是必须承担失去最精明能干的人,是否承担得起这份代价。 事实上, 蒂洛·索伦斯首相还真就不是第一次提出辞呈。 在威廉大帝统治的时期,两人便因为政见不合,当着群臣的面在王宫相互大骂。 许多次若不是有大臣拦截,脾气火爆的两人恐怕要动上手。 即便是这样,每次争吵过后,威廉大帝也总是会采纳索伦斯首相的提 议,尤其是知道他做对选择时,更是会不惜放下颜面地私下向他道歉。 别说是同意他的辞呈,在位内阁首相这二十年,哪怕底下无数臣子、国民,因为担忧首相的权力过大无数次向大帝提议,都不曾丝毫动摇蒂洛·索伦斯的地位。 而今,当索伦斯首相又一次提出的辞呈时。 坐在王位上的新国王威廉二世,眼神中尽是淡漠之色,轻飘飘地给出答案: 轰! 这个答案像是枚威力巨大的炸弹,震得人三观崩塌碎裂。 似乎感受到了国王的决心,在这一刻,参与会议的大臣里竟没有一个人敢再站出来。 尽管蒂洛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面临这样的处境,连一个愿意开口的人都没有,沉默着,静等着他下台。 上了年纪的首相还是忍不住轻叹了一声,当着一众人的面缓缓起身。 向威廉二世鞠了深躬过后,便孤零零地朝宫殿外走去。 就那么一瞬间,在场的官员们忽然发现。 索伦斯那一贯挺得笔直的腰杆, 塌了。 …… 待到众多宫外大臣告退,偌大的宫殿中独留下同样孤零零的国王。 一向爱惜的长袍,被拖着地上粘上了许多灰尘却浑然不觉。 他紧紧地攥着拳头,激动到浑身都忍不住颤抖,眼角闪烁着一抹晶莹,仿佛是打赢了一场大胜仗。 威廉二世抬头遥望,目光不经意地停留在了殿内的一幅画像上。 它被悬挂在最先显眼的位置,只要一抬头便能见到。 那是自己登基大典那一天的照片,象征自己无上荣耀的高光时刻。 由国内最古老的公爵家族魏玛亲自指挥者数十位手持军旗的士兵、几百位将官和几十位文官整齐划一跟随走进希尔王宫, 意气风发的自己则在这样的氛围中登基。 在万众瞩目之下缓缓走来,走上王座交接已逝大帝的王冠。 蒂洛索伦斯笔直站王座底下拿着《登基宣言》书认真念诵,而在他身旁众臣环顾。 说起来,他跟索伦斯在许多方面都有着种种不合,比如和的外交理念对立, 海外殖民地的扩张和舍弃的地理观念的对立。 王国这些年发展,使粮食对外进口的迫切最终导致的经济理念对立。 可归根结底, 还是拍摄完那张登基照片后,威廉二世恍然发觉所有人都穿着黑色衣服。 唯独蒂洛·索伦斯穿着一身白色将军装,位于照片最中心的位置,高傲地、习以为常、一腔赤诚地宣读文告。 那万众丛中的一点白,是这般刺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