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二章 季氏将伐颛臾(5K6) (第2/3页)
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看来我这个愚人,没有得在虎子这里啊!” 虎会闻言倒也没有怪罪他,而是笑道:“也不怪您不记得我。我得到主君的拔擢,是在您出使晋国之后。 我与您见面时,我还不过是个跟随在主君身边的小卒。当初宰子为毋恤小君子仗义执言,阻止那群顽童围殴他的情形,我还记忆犹新啊!” 虎会提到这事,宰予才终于有了点印象。 他当时正在气头上,所有心思都用在斥责赵鞅身上了,的确没有心思去观察赵鞅的随扈是哪些人。 原来虎会当时也在场。 宰予不由问道:“那后来,您又是因为什么事得到了赵氏的拔擢呢?是战功,还是内务,抑或是其他什么方面的功绩?” 虎会饮了口酒:“不瞒宰子,我之所以受到主君的拔擢,也离不开您的帮助啊!” 宰予听得一愣。 这里面有我什么事? 虎会见他不解,便解释道:“那日我见您驳斥主君,然而主君不但不恼怒,反倒虚心纳谏。 后来又听说您在下宫极力推荐毋恤小君子,称赞他的贤能,主君也能听从您的意见。 从此以后,我便了解了主君的为人,从前那些不敢说的话,也渐渐敢拿出来说了。 一日,主君乘车上坡。 随行的士卒都露出膀子给他推车,但我瞧不惯他们的谄媚,于是就故意不去推,依然自顾自地扛着戟,一边走路,一边悠闲地唱歌。 主君看到我的行为,感觉很生气,于是就骂我说:‘我乘车上坡路,臣子都出力帮助推车,惟独你不帮忙推车。 不止不推,反倒还一边扛着戟走路,一边唱歌。你身为臣子根本不把主君放在眼里,这是什么意思?’ 我回答:‘这是侮辱主君。’ 主君阴沉着脸问我:‘身为臣子侮辱主君,该当何罪?’ 虎会说:‘身为臣子侮辱主君,应当死上加死。’ 主君又问:‘什么叫死上加死?’ 我说:‘自己被处死,妻儿也被处死,就叫死上加死,是臣子侮辱主君应该受到的刑罚。只不过,您听说过身为君主侮辱臣子的事吗?’ 主君问我说:‘身为君主侮辱了臣子,又会怎么样呢?’ 我说:‘身为君主侮辱了他的臣子,那么足智多谋的人就不会为他出谋划策,能言善辩的人就不会为他出使他国,能征善战的人就不会为他拼命战斗。 足智多谋的人不出谋划策,国家就危险了。能言善辩的人不出使他国,与他国邦交就断绝了。能征善战的人不拼命战斗,边境就要遭到侵犯。’ 主君听完了我的话,便命令臣子们停止推车,与我们一起走路上坡。 当晚,还给我们摆酒设宴,与臣子们一起饮酒,犒赏大家,还将我奉为上宾。 从那以后,我就被主君提拔为士。等到这次回去以后,应当马上就要被派去担任乡司马的职务了。 所以,我才说,我能有今日,正是多亏了您啊!” 虎会吹捧宰予,但宰予却不敢当真。 单从虎会所说的故事来看,这同样是个能言善辩之士,他将自己的发迹归功于宰予,这不过是客气话。 如果宰予信以为真了,那才是着了他的道。 赵鞅派他护送赵毋恤,足见虎会在赵鞅心中的地位,宰予的一言一行肯定都会被他回报给赵鞅。 如果他表现出半点妄自尊大,恐怕都会使得他在赵鞅印象中的地位大打折扣。 就算想要卖个破绽给赵鞅,也不是这么个卖法呀。 宰予笑着回道:“这哪里是我的功劳呢?这都是赵子的功劳啊!如果赵子不懂得礼贤下士,我恐怕早就已经死在晋国了,又怎么可能安坐于高堂之上,受到您的称赞呢?” 虎会听了,也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轻轻地笑着,二人推杯换盏之间便完成了一次相互试探,结果倒也皆大欢喜,算是平手。 正当宰予思索着该如何继续向范蠡和虎会发起进攻,套取一些赵氏和越国的情报时,忽然看见门前值守的甲士前来回报。 “主君,仲子请见。” “仲子?” 宰予等人皆是一愣。 子贡更是直接问道:“子路不是答应了季氏的邀请,去做费邑宰了吗?他不去费邑履新,突然跑到菟裘来做什么?” 甲士也很为难,他说道:“这……我也不清楚。不过仲子看起来心情不佳,一副郁郁不乐的模样,具体是因为什么,我没敢问。” 冉求听了,感觉可能出了什么急事,他赶忙起身道:“你带我去见他。” 宰予也随之起身:“慢着,我与你同去。” 语罢,他还冲着子贡道:“子贡,你且与二位佳宾畅饮,我失陪片刻。” 子贡虽然心里痒痒,也想跟着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但他也明白现在不是瞎胡闹的时候。 代表晋国赵氏的虎会与管理越国商贸的范蠡,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影响到菟裘的稳定商路。 要是不把他们陪好了,经济方面,要损失大把的刀币。 至于外交方面,影响就更大了。 因此,他只能按捺着心中的不安,举杯向范蠡与虎会遥祝道:“诸君何不共饮?” 这边,子贡继续把酒言欢。 那一头,宰予和冉求火急火燎的跟随甲士来到了府衙门前。 只见府衙前的古木下,停着一辆马车,而子路此时正用脑袋顶着树干,两眼盯着地下的蚂蚁,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宰予和冉求急急忙忙的下了台阶,还不等靠近,便冲他喊道。 “子路,究竟出了什么事,让你这么着急赶来啊?” 子路听到他们的问话,厚实的嘴唇微微一抿,一副想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