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65.林如海:只能托你给她 (第1/2页)
次日清晨,晨曦大好。 杭州府又恢复往日平安,就连凉棚下卖豆腐脑的妇人,也安心的风情。 码头边扎油纸伞的阿婆,天真烂漫的孩童飞快跑过,林如海脸上的褶皱中都是笑容。 “琏哥儿昨夜有事,已经回神京,怪我吃酒太多,错过了,那便托你回神京后捎去,你之前是认识玉儿的,托你我放心。” 林如海停止谈笑,这书信找谁都可送,只不过他希望贾芸回到神京后,多替他相顾。 贾芸闻言,双手接过书信:“林大人,云恒不负所托。” 林如海微微颔首,在甄家贺寿的时候,无意中发现贾琏送来的寿礼单中,有件他送玉儿去神京时,带着的玉器。 他担心荣国府是大户,玉儿会受委屈,当时让去的婆子和丫环管着,没想到,竟然到了甄家寿礼中。 毕竟有伤大雅,林如海没多问。 信托给贾芸,也可。 毕竟贾芸是他熟悉了解的,这孩子可靠。 他待贾芸一些些,往后贾芸回了神京,也能跟贾雨村一起多照拂玉儿。免得她寄人篱下多有委屈。 送到神京是最好的法子,否则自己常离开扬州在东南各府巡查。 查的又多是些穷凶极恶之徒,她在贾府终究是平安的。 …… 林如海不回扬州,他接下来要去岭南,所以还有几个江南官员一同,人到齐才可以走。 刘应晖身为南直隶总督,自己的官船很是方便,直接与贾芸上船,准备回金陵。 胡得禄清点上船的扈从后,过来跟贾芸禀报:“将军,马校尉他们已经走陆路向金陵出发了。” 打过招呼,胡得禄便去安排其他的将士回金陵。 “林大人,这次杭州倭乱肃清,几个海盗贼寇也已经擒获,但也不可小觑,他们常易容在盐贩子中,路上当心。” 林如海闻言,稍微一顿,随即面露温和,眼中有崇敬之色:“云恒不愧是将倭寇肃清之人,多谢提醒,老夫谨记!” 刘应晖打量着二人,试问道:“之前还不知林御史与贾将军关系如此深厚,今后来金陵一起再聚。” 林如海点头,并没有否认他和贾芸关系。 这样勇武年轻,有财谋的少年郎,谁不喜欢。 贾芸微微一笑。 “林大人,就此别过。” “刘总督,后会有期。” 林如海说完对贾芸点点头,上了船。 ............. 船行使途中,刘应晖看着贾芸,双眼发光,热切的注视让贾芸觉得不自在。 这刘总督这两天是怎么了,好像自己是一块散发着光芒的金器,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因为这次肃清倭寇的事?至于吗。 转换下思路,贾芸忽然觉得自己发现了华点。 于是,在看向这个堂堂直隶总督时,便觉得这文雅的中年人有些识货啊。 “云恒竟然与林御史关系匪浅,陛下很是看重林御史的。”刘应晖笑了笑:“这一路上还有个人,暗中护着你,但我觉得没必要,云恒本身就可以摆平许多事。” 贾芸心里咯噔下,道:“果然,我就说倭寇侵袭杭州府,另有人报信,且宁波府城外的海盗黑大江被杀,用的剑不是一般人的剑,定是有其他人。” 刘应晖停止谈笑,道:“出来吧。” 见到余天时,贾芸沉吟片刻,道:“果然是你。跟就跟吧,偷偷摸摸的作甚。” 余天摇摇头,表示并非自己本意要隐瞒,而是殿下非让他不要招摇的。 江南有许多的勋贵都是靖王和王子腾的自留地,甚至金陵还是贾家的自留地。 贾芸笑道:“嗯,你是怕我被靖王杀掉?我觉得我挺命长的。” 言及此处,余天打量着眼前的少年,暗道,以前还是个眉目俊朗的。 这次去浙江,脸颊上这道刀疤如此醒目,未愈合的疤有些渗人。 但是更添加几分阳刚之气。 贾芸的眼神哪里像一个少年人,分明比朝中那些上了年纪的勋贵也狠,也沉得住气。 想的深了,余天只觉得自己竟然佩服起贾芸来,不由得叹了口气。 这样的人物,注定身边少不得莺莺燕燕。 贾芸见余天盯着自己脸上半指头长的刀疤,不在意道:“这样岂不是更有味道。” 刘应晖瞧了瞧,叹了口气,刀疤太深,定会留下痕迹。 不过令他惊讶的是,少年人有这样的心境,倒也是佩服。 第二天傍晚,夏夜凉如水。 贾芸到达金陵后,就找借口把余天打发回大同了。 他可不想自己温香软玉入怀时被余天看现场直播。 贾芸回到金陵的消息,让最先到达的张龙嘴里,传到了晴雯她们耳中。 夏天的夜色,星光璀璨,校场附近的府中,都在忙碌的准备着。 晴雯,金钏,香菱,甄封氏,两个小丫鬟,煮饭做事的婆子都在院中等着。 对贾芸回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