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534 不可调和矛盾 (第2/2页)
下舌头,顽皮地道: 李燕最近一直在住院处工作,上下楼接触了很多住院医生,深刻地感受到了医院氛围的变化。 半个多月的住院生活,让李燕更看清楚了中医科和其他科室本质上的区别。 黄素在办公室踱步,思考要出什么样的题目考李燕。 李燕则安安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师父的考校。 黄素目光扫过茶几上的钩藤说道: 李燕沉思一阵说道: 李燕不仅在学习中医四大经典,也开始学习近现代的中医知识。 往往一些传统门派的中医说明清以后医书不需要读,只看医案即可。 黄素不这么认为,随着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的变化,人体内部环境就在不断变化。 何况近代也是有大作的,曹炳章的辨舌指南是古今舌诊集大成者,是学习中医舌诊必看的内容。 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更是20世纪初我国重要的临床综合性名著。开创了沟通中西医学,主张以中医为主体,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具有跨时代的开创性。 李燕接着说道: 黄素继续问题: 李燕回答道: 小指月拿着一个钩藤,两边对称有钩。爷爷说,这是双钩藤,也有单钩的。 而天麻钩藤饮就是用钩藤帮助身体气机转个弯,把血脉上冲之势引导下来,如果是肝阳上亢引起的高血压,就可以服用天麻钩藤饮把血压降下来。 头胀头痛,眼目昏花,血压高,一发脾气就耳鸣眩晕加重。 是肝阳上亢高血压证的重要症状表现,用一味钩藤就能平肝潜阳。于是叫病人每次用五钱,钩藤水煎服,连服十日,而且煎药时不能久煎,因为钩藤能扩张末梢血管,有镇静、降压作用,如果久煎,超过20分钟,就会破坏有效降压成分。病人服完药后,头脑清爽,眩晕消失,非常舒服。 李燕继续说道: 曹院长进的那批钩藤就是残次品,单钩、钩小、干瘪。 这样的品相,属于是选装货里面挑出来扔到的残次品。 现在中药材市场出售钩藤,很多都是藤梗多而钩少或无钩,不用再多量煎煮,疗效甚微就再正常不过了。 黄素继续问道: 李燕继续说道: 钩藤、白芍是经常搭配在一起使用的药材,而这次使用的女贞子、熟地黄,和救治赵维忠父亲使用的竹叶汤,都是养阴补水,辅助钩藤滋水涵木。 《本草新编》记载,钩藤,去风甚速,有风症者必宜用之。但风火之生、多因于肾水不足,以致木燥火炎,于补阴药中少用钩藤,则风火易散。全不补阴。纯用钩藤以祛风散火,则风不能息,而火且愈炽矣。 黄素继续询问道: 李燕回答道: 黄素满意地点点头。 看见师父赞许的样子,李燕继续说道: 钩藤10g、蝉蜕3g、木香3g、槟榔3g、乌药6g、滑石5g、甘草3g。 黄素继续考校道: 李燕说道:「小儿夜啼多为日间精神如常,入夜则惊哭啼闹不安,食欲欠佳,小便赤短,大便偏干、在诊疗时,不论其为寒、为热、为惊、为滞,概从肝、胃、肠入手,总可见效。钩藤清热平肝;蝉蜕 散风解痉,治小儿夜啼,取昼鸣夜息之意;木香温中和胃、下气宽中;槟榔开泄行气破滞:乌药顺气降逆、散寒止痛;滑石寒能清热、滑能利窍,既能清心解暑热,又能渗湿利小便,甘草调和诸药。甘寒清热平肝之功,又具辛苦温调胃肠之效,使三焦安宁,则啼哭烦恼自止。」 《药性论》提到,钩藤主小儿惊啼。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息,则诸证自除。 可见心肝有热,烦躁难眠,晚上容易哭闹不安,所以但见有热象,都可以用钩藤清心平肝,热退神安。 钩藤能够让风火下行不上扰,这种倒钩之刺,能够引导逆气下走。 所以肝热气逆,口中如有喷火之状,这都是一派风火相煽。风助火势,火借风威,所以盛热不降、用钩藤可以通心包之火于肝木,令风静火熄,则热退身凉。 黄素点点头说道: 李燕点点头说道: 李燕告辞黄素,黄素坐回自己的办公椅,靠着椅背,微微闭上双眼,揉按着睛明xue。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