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章:迎公主,窃国运,疑案重重,各方谋算平【求月票】 (第2/5页)
管家走了进来,也不说话,就等着孔平出声。 “告诉族长,事情已经处理妥当了。” 孔平出声,吩咐管家跑一趟。 “是。” 后者点了点头,便缓缓退开。 待管家离开后,孔平的目光不由朝着西北方向看去,这个方向是匈奴国.......但也是镇国公府。 与此同时。 走出孔府后,杨开并没有直接入宫,而是去礼部处理一些公文事件。 倒不是不相信孔府的消息,反而他相信孔府传来的消息一定没问题。 只是大夏六部如此庞大的机构,都没有得到最新消息,孔家居然早先一步得知消息,这一点就有问题。 不过如此庞大的情报能力,孔府也不是没有理由,毕竟孔家学子满天下,即便是匈奴国,也有不少人推崇孔家,尊圣人为师。 匈奴国大皇子更是无比推崇万世之圣,也就是孔圣,与孔家关系极好,多次想要成为孔家门生,但因为身份太过于特殊,孔家暂时没有答应下来。 提前得知信息,倒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可如果自己当真带着这个消息去找陛下,只怕会惹来陛下反感。 孔家能得到消息,故而要不了多久,边境的消息也能传到礼部来。 等消息来到礼部,再去皇宫,就不会惹来这些是非。 只是,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在外响起。 “杨大人,您孙女在外面求见。” 随着声音响起,房内,杨开有些惊讶,不曾想自己孙女怎么好端端来了? “让她进。” 杨开出声,虽有些好奇,但还是立刻出声。 很快,两道身影出现,一个是杨寒柔,一个则是瑶池仙子。 “爷爷。” 走进尚书房内,杨寒柔立刻喊了一声。 望着自己的孙女,杨开心情也温和了一些,不过看了一眼瑶池,杨开不由出声道。 “这位是玲珑仙宫的弟子吧?” 杨开出声,他没有摆谱,但也没有显得特别,只是问了一句。 “晚辈瑶池,家师玲珑宫主,见过前辈。” 瑶池仙子还是仙道中人的做派,朝着杨开作揖。 杨开点了点头,随后看向自己的孙女。 “你怎么突然跑来?这个时辰不应当是在上课吗?” 杨开好奇,望着杨寒柔如此问道。 “夫子给我们下达了新的课业。” “孙女有些不懂,所以跑来问问您。” 杨寒柔一脸笑容,毕竟是自己爷爷,倒也显得很随意。 “什么事?能让你这般急忙?” 杨开出声,询问自己这个孙女。 “爷爷,白鹭府张明案你知道吗?” 杨寒柔出声,直接问道。 “张明案?” 杨开不清楚,同时有些皱眉,案件这种东西,自己孙女牵扯进来做什么? 杨寒柔也不废话,直接将前因后果告知杨开。 待说清楚后,杨开却不由皱眉。 “十一天斩立决?” 杨开皱眉了,听完之后也觉得有问题,刑事案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十一天结案,而且直接杀了。 这问题很大啊。 只是很快,杨开不由出声。 “是永盛十年的事?” 杨开似乎想到了什么,不由如此说道。 “对,爷爷,就是十年的事情。” 杨寒柔点了点头。 “那爷爷知道了,刑部改制,白秋府发生人口贩卖之事,两百女童过江溺死,白秋府府君欺上瞒下,借助刑部章程之事,欺瞒半年,以致于白秋府民怨四起,最终惹来惊天大祸,所以陛下要求刑部改制,任何形案,必须从重从快处置。” “若无问题,直接判决,十一天确实有点快,但当时陛下龙颜大怒,刑部特批也很正常,不算奇怪。” “文景先生拿这个给你们当课业是何意?” 杨开想起来了,如果换其他日子,他都觉得有问题,十一天斩立决明显就是有问题。 但换做是永盛十年问题就不大,两百女童溺亡,惹来民怨,朝野震动,数十名刑部官员直接被抄家斩首,从而刑部被迫修改一些章程,刑事案件必须要严查并且必须要快查。 不能拖泥带水,免得再发生类似的情况。 所以十一天斩立决,快是快了,但在那个时候,也属于合情合理的事情。 “原来是这样的啊。” “爷爷,柔儿明白了,那柔儿先走了。” 杨寒柔没有回答杨开的问题,她也不知道苏文景为什么这么做,得到答案后,直接离开。 “恩。” “回书院注意点。” “对了,寒柔,这件事情不管有没有什么蹊跷,要谨慎一点,你一个女儿家家,万不可乱参与什么事。” 杨开提醒一句。 虽然不知道苏文景是什么意思,但无缘无故从刑部取来卷宗,当做课业给这些学生,显然是有其他目的。 若是牵扯一些不该牵扯的事情,会惹来麻烦,而大夏书院的学生,不是权贵就是名门望族,真要牵扯进来了,谁都不敢动。 “明白了爷爷,先走了。” 杨寒柔点了点头,便快速离开,回大夏书院与众人汇合。 待他们走后。 一则密报也快速送来。 “尚书大人,边境密报。” 随着官员入内,杨开立刻接过密报,展开阅读后,脸上露出笃定之色。 的确,如孔家说的一模一样,匈奴王杀了那些将领,释放俘虏一百多人,派使臣与大夏交涉,同时欲求和亲。 得到密报,杨开也不啰嗦,第一时间赶往相府。 需要跟李善商议一二。 两刻钟后。 杨开一路火急火燎,来到相府之后,也没有啰嗦,将密报递交给李善。 后者仔细观阅,随后沉默不语。 “相爷,此事您觉得如何?” 望着对方沉默的表情,杨开不由出声询问,看看对方是什么态度想法。 “若只是和亲,并无大碍,是一件好事。” “只是匈奴国意图绝对不止和亲这么简单,这件事情你奏报时,千万要谨言慎行,否则若是出了什么差错,倒霉的便是我等。” 李善开口,他也看不懂,但对于和亲他很支持,牺牲一个女人,换来大夏的安定,这是一件好事。 只不过就是,匈奴国大费周章,付出这么多代价,就是为了迎娶一位公主过去? 这有些不太符合常理。 可问题是,想不到别人再计算什么,只能先答应下来,但还是要慎言,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