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他年若我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求月票】 (第5/5页)
赐死? 谁能想到,顾锦年居然要被赐死? 他们知道,顾锦年这回虽然是救了百姓,可也闯了大祸。 明白朝廷一定会严惩顾锦年,可没想到的是,居然要被赐死? 而且是七日后就要问斩? 这时间也太快了吧? “为何如此之快?世子殿下所作所为,需要衡量,这么快就有所定夺?这就是朝廷办案吗?” 有读书人忍不住开口,质问刘言。 “这就是刑部吗?白鹭府官员犯下滔天大罪,却要慢慢审问,世子殿下为民除害,不过是僭越规矩,就直接判斩?这还有公道吗?” “我等不服,世子殿下无过,不可斩。” “对,不可斩。” 一道道声音响起,是一些读书人,他们再听到七日问斩后,直接忍不了了。 他们开口,想要替顾锦年发声。 不仅仅是他们,即便是这些百姓,也忍不住纷纷开口,为顾锦年打抱不平。 面对众人的喧闹,刘言没有说什么,而是快步上前,将圣旨递给顾锦年。 “学生接旨。” 囚车内,顾锦年接过圣旨,再听到旨意后,他内心毫无波澜。 “世子殿下。” “牢中可能有些苦寒,您忍受着点,有人在关注着您,有些苦必须要吃。” 刘言开口,提醒了顾锦年一句。 “恩。” 顾锦年点了点头。 也没有多说什么。 如此,在无数百姓的争议下。 囚车朝着京都大牢走去 京都大牢于北城。 牢房森严。 待顾锦年下了囚车后,牢头亲自走来,迎接顾锦年。 不敢有半点怠慢。 虽然他知道陛下的旨意是什么,但也不敢有半点怠慢。 镇国公的孙子,他惹不起。 进入大牢内。 昏暗。 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弥漫而出。 臭味,汗味,还有一些古怪的味道。 大牢昏暗无比。 同时也森严无比,有狱卒不断巡视,每一间牢房内都扣押着重犯,有些是官员,有些是江湖上的草莽,还有一些是土匪头子。 随着顾锦年的出现,这些人不由好奇望了过来,不过似乎之前有所提醒,这些人见到顾锦年后,没有说什么。 不然按照以往做事风格,只怕已经开始叫喊起来了。 很快,跟着狱卒而行。 来到了牢门外。 牢内,不过八尺宽,四寻深,屋内又短又窄,但对比其他牢房来说,这里至少还好一些,略显干净,而且明显是做过手脚的,没有显得太过于沉闷。 而且有一扇小窗,能透进来一些光。 “世子殿下。” “牢中环境不好,这是我等竭尽最大能力为您准备的,还望世子殿下莫要嫌弃。” 牢头开口,显得毕恭毕敬。 “多谢了。” 顾锦年走进牢内,只道了一句谢谢,随后盘腿坐下。 微弱的光芒投了下来,顾锦年闭目修神。 虽然这里脏乱差,可却给了顾锦年足够的安静。 顾锦年的心,也缓缓平静下来。 他的确也需要一定时间,来平下心。 只不过,相对比牢房的安静。 外界早已经是乱作一团了。 顾锦年被判斩立决的事情,瞬间传开,京都内,无论是百姓还是读书人,皆然深感不服。 一为江宁郡水灾之事,替百姓伸冤。 二为大夏王朝立言,不和亲不纳贡。 三为江陵郡百姓,斩杀官员,已平民怨。 这三件事情,百姓们历历在目,可最终落了个斩立决的下场。 这如何让人服气? 议论很大。 也引来了巨大的民怨。 大夏书院当中,所有学生纷纷写文章,借助自己家族的势力,为顾锦年请命。 京都读书人,也受到感染,联名请命,希望皇帝法外开恩,饶恕顾锦年之过。 而镇国公府。 也闹得不可开交,顾锦年的母亲,宁月公主哭喊叫天,要去看望自己的儿子。 大夏皇宫内。 太后得知此事,更是气的大发雷霆,亲自去找了永盛大帝。 闹的很大。 可以说,认识顾锦年的人,几乎都为顾锦年想办法,就希望陛下开恩。 但这些都不够。 无论是镇国公,还是太后,亦或者是这些读书人联名请命,这不足矣法外开恩。 养心殿内。 永盛大帝也遇到了麻烦。 准确点来说,是遇到了压力。 大夏王朝,八位王爷亲自上奏,要来京都,监斩顾锦年。 随时准备出发,奔赴京都的公文章程,也已经交由礼部,现在就看他答应不答应了,只要得到了批准,八王会立刻入京。 他们入京的目的很简单。 就是要压制民意,让朝廷必须给出一个交代。 一个让所有人服气的交代。 这件事情,比想象中要严重许多。 永盛大帝明白。 有人。 真的想要顾锦年死。 为此,他立刻让人找来苏文景。 面对八王入京之事,永盛大帝也的的确确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苏文景再度入宫。 得知八王入京的消息,苏文景也有些惊讶。 “陛下。” “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于帝权。” “于民心。” “于儒道。” “若渡过此劫,将会有不可思议之事发生。” 苏文景开口。 这是他的看法。 他相信,顾锦年能渡过此劫。 可永盛大帝却能明白,这蕴含着什么,苏文景相信顾锦年不假,可他不能再这样下去,否则的话,惹来了天大的麻烦,最终无法收场。 故此,永盛大帝立刻派人,请来了镇国公。 可镇国公没有来。 一时之间,永盛大帝明白了镇国公的意思。 这一劫。 只怕要让顾锦年自己撑过去。 亦或者是。 自己要面临抉择。 一个天大的抉择。 若关键时刻,这大夏王朝唯一能帮顾锦年的人,只有他一人。 镇国公来与不来,的的确确没有任何意义。 想到这里,永盛大帝深吸了口气。 “文景先生。” “去一趟京都大牢。” “告诉锦年。” “让他给朕争一个机会。” 永盛大帝开口。 他言以至此。 而后批下八王入京的奏折。 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