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三章:万民如海,愿与世子共同赴死!【求月票】 (第2/5页)
学子的能力啊。 孔家之所以能成为巨无霸。 其原因,就是因为孔圣人的思想,在天下读书人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 可以说,天下九成九的读书人,是根据孔圣人的思想,去延展去提升去蜕变的。 所以孔圣人当初着写的文章,可称不朽。 今日,再出不朽,这对孔家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否则方才的老者,也不会突然提到主张扶持儒派。 只是,谁着写出这不朽文章,他们都可以接受,毕竟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天地下也就是那几个。 关系都不差。 倘若当真是什么隐世高人,也影响不到孔家,如若是寂寂无名者,他们可以给予甜头,让其归入孔家。 这是天大的荣耀。 但偏偏就是顾锦年,孔家真正的敌人,与其说是真正的敌人,倒不如说顾家与孔家几乎是不可能和解的。 “怎么会是他?” 这一刻,即便是传圣公也忍不住发出感慨,这是他最不想听到的声音。 但要说心态最炸的还是孔家圣孙。 书房当中,当孔宇听到顾锦年的声音后,他彻底愣在原地。 面前有堆积如山的废稿,是他准备的诗词文章。 自见过顾锦年后,他便努力的想要超越顾锦年。 可没想到的是,仅仅只是相隔一段时间,顾锦年居然作出不朽文章。 这是他无法接受的。 也是他不能接受的。 一切的一切,让他无法接受,也让他道心崩塌啊。 然而。 下一刻,顾锦年的声音,再度响起。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广八尺,深刻四寻】 【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 声音响起。 孔家上下都在静心聆听这不朽文章。 只是文章诵念而出,所有人都皱紧眉头,略感不妥。 这样的文章,好像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吧? 最多也就是应景。 为何能成不朽文章? 他们疑惑,眼神当中充满着好奇。 很快,声音逐渐变大,震耳欲聋。 【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孔家上下纷纷聚精会神,他们这才明白,这开篇只是前述,真正的核心在这里。 正气歌。 所有读书人都好奇了,所有大儒也好奇了。 何为正气? 他们眼神当中充满着好奇。 也就在此时。 惊动天地的声音响起,令人震耳发聩。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浩瀚无比的声音在这一刻响起,道出何为正气。 此时,孔家上下彻彻底底安静下来了。 孔家,虽经过千百年的蜕变,从一个圣人世家,蜕变至今日的不朽世家,有天大的变化,但不变的是,孔家在儒道的的确确有建树。 孔家大儒,占据天下三分之一,可以说这是一个巨无霸的存在。 而在孔家当中,不缺乏读书人,不缺乏有智慧者。 顾锦年这篇文章,寻常人或许有些听不明白,可他们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啊。 这天地之间,有一股堂堂正正的气,赋予万物变化为各种体型,在下便是山川河流,在上便是日月星辰,在人间被称之为浩然正气。 充斥在这天地与寰宇之间。 国运清明太平时,为祥和与开朗的朝廷,此乃盛世也。 在时运艰危的时刻,义士便会出现,他的光辉形象一一垂于丹青。 顾锦年用不到几百个字,却将天地正气给形容出来。 将读书人一生的追求给形容出来。 这是惊世文章,也是教化天下儒生的文章啊。 孔庙之外。 一位位大儒身子震颤,他们彷佛开窍一般,这些年来,他们苦苦无法想不同的事物,在这一刻彷佛彻底想明白了。 而不少大儒却脸色无比难看。 只因,顾锦年这篇文章,将会给天下儒道带来巨大的冲击。 这篇文章,将可以改变当今儒道之变。 阐述‘才气’,阐述‘正气’。 其中之功劳,将不弱于孔圣之举啊。 这是儒道立功。 光是这篇文章,顾锦年即便是死了,千年之后,他也要封圣,其地位仅次于孔圣。 倘若顾锦年活着,若能完成儒道立言,再完成儒道立德。 那么顾锦年可为当世圣人啊。 这种圣人与众不同,如大日一般,映照万古,生生不息。 他们动容,且有震撼。 一时之间,各种复杂情绪出现在心中,让他们无比难受。 可就在此时。 顾锦年的声音,依旧不绝。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一种愤恨,也带着一种畅然,更带着一种大世之争的态度,缓缓落笔。 人们痴呆。 此时此刻,已经不是孔家人在理解那么简单了。 整个大夏王朝,所有读书人都在细细体悟,顾锦年这首正气歌的含义。 这种浩然之气,充塞于宇宙乾坤,正义凌然不可侵犯而万古长存。 当这种正气直冲霄汉,贯通日月之时,活着或者死去根本用不着谈论。 大地靠着它才能挺立,天柱靠着它才得以支撑。 可叹,我遭遇不公,一心为民,却被jianian人所害,但没想到的是,这种肮脏之地,却成为了我安身立命的乐土住处。 所以,无论是生与死,我已经看澹了。 因为我胸中有一颗丹心永远存在,功名富贵对于我来说,如同天边的浮云。 我只希望,这股浩然正气,能让天下人感悟,能让天下读书人明悟。 先贤们一个个已经离我远去,他们的榜样已经铭记在我的心里。 屋檐下我沐浴清风展开书来读。 古人的光辉将照耀我坚定地走下去。 这便是顾锦年的心意。 也是顾锦年想要表达的内容。 这首正气歌,顾锦年经过了修改,他通过这个世界的一些特殊背景,完美替换。 有些地方也没有去做更改,以做比喻,无伤大雅。 文章的内容,表达的是心中之意。 仅此就足以。 孔家上下沉默,越是儒道造诣高深,就越知道顾锦年这篇文章能带来怎样的影响啊。 “当真乃不朽文章也。” “能惊动圣人的文章,的确名不虚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