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章:册封大典,佛门之计,东荒魔窟【正文第一卷结束!】 (第1/5页)
大夏文圣正文卷第一百六十章:册封大典,佛门之计,东荒魔窟【正文第一卷结束!】大夏皇宫。 已是深夜。 永盛大帝听闻工部尚书王启新求见,心里大概是明白了些事。 当王启新出现后,永盛大帝心中满是期待。 “陛下!” “臣有惊天喜事汇报。” 王启新激动万分道。 “宣。” 永盛大帝起身,看着王启新,让其道出喜事。 王启新也没有啰嗦,直接将这次大夏龙舟和大夏宝船以及大夏龙炮的实验结果告知永盛大帝。 当数据说明后,养心殿内,永盛大帝也忍不住攥紧拳头,眼神当中有藏不住的喜悦。 他之前就预料到了部分,但一切的结果,还是要看顾锦年这聚灵古阵到底有没有作用。 眼下结果出现,永盛大帝如何不喜?又如何不激动? “好。” “当真是好的很啊。” “锦年又为大夏王朝,建下不朽之功。” 永盛大帝开口,显得兴奋不已。 龙舟,宝船,大炮的提升,能给王朝带来什么,他心里有数的很。 贸易问题,并不是永盛大帝最关心的,军事战争才是永盛大帝最为在乎的东西。 打仗的核心是什么? 后勤供应。 只要后勤保障没有任何问题的话,那对于大规模战争来说,就是巨大的先机,将士们能够吃饱饭,就胜过一切,鼓舞士气。 外加上国内的一些赈灾送粮,这等等的问题,都可以有效解决。 永盛大帝肯定不同顾锦年,能想到更多方面的东西。 军需送达,赈灾送粮,能满足这两点他就很满足了。 “陛下。” “可不止如此,侯爷的聚灵阵若是行得通,工部有很多器物,利国利民,陛下还记得耕地器吗?” 王启新兴高采烈,他脑海当中有太多想法和计划了。 “朕记得。” “不过此物暂时不能大肆宣传,目前阶段,还是主攻龙舟与宝船,维持大夏境内贸易运输。” “王爱卿,此事你要慎言,除朕与顾锦年之外,朕不希望有第四个人知道聚灵古阵。” “若外面有任何传闻,发现一点,你应当知道这是什么罪。” 永盛大帝瞬间明白王启新是什么意思,但他更加明白的是,好东西要藏起啦,等到关键时刻才有用。 “臣明白,请陛下放心,臣一定死守秘密,倘若有任何风言风语,请陛下赐罪。” 王启新认真说道,他何尝不明白此物有多重要? 所以他主动开口,表达心意给永盛大帝听。 “恩。” “王爱卿忠心为国,朕一直都明白,朕记得王爱卿长子,如今也已有二十一,过些日子入京吧,吏部缺个员外郎,刚好适合。” 永盛大帝淡淡出声,一句话没什么痕迹,但却让王启新满是惊喜。 他儿子今年二十一岁,虽父亲是工部尚书,可才华一般,正常来说想要入京当官,至少要等到三十岁,如今也算是提拔一二。 而且简在帝心。 尚书的可能性不大,毕竟能力有限,但未来混个左右侍郎应当是妥当的。 主要是,这件事情若是王启新做好了,那就真不好说了。 这就是帝王的手段,恩威并施。 王启新满是激动,朝着永盛大帝深深一拜。 “臣,多谢陛下。” 王启新激动出声。 而同一时刻。 大夏书院。 早已经是热闹无比。 顾锦年回来,书院学生自然要好生庆祝一二。 这段时间,书院也走了不少人,一部分是被淘汰,但更多的一部分都是回去准备科举。 仔细算起来,在大夏书院也待了有个半年了。 大夏书院学满的话是一年整,只不过科举在即,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回家备考。 等大家热闹完毕后。 王富贵和江叶舟与顾锦年聊了大半天。 不过两人也要准备参加科举,顾锦年就没有太耽误时间,与两人告别后,直接去找了苏文景。 这趟出去,有些事情还是要问问苏文景。 就好比天命之说。 院长书房内,苏文景依旧在研究棋局,看来这个胜负欲很强。 “文景先生,学生回来了。” 书房外,顾锦年的声音响起。 “进。” 随着文景先生的声音响起,顾锦年也走进书房当中。 “见过文景先生。” 见到苏文景,顾锦年朝着对方一拜,彰显礼仪。 “锦年。” “这趟大夏议和,你可是出尽风头了啊。” 苏文景面露笑容,夸赞着顾锦年。 “还好。” “能为朝廷出力,是为官的本分。” 顾锦年谦虚一番。 “这趟议和,你召唤天外火石,应当是天命印记的功劳。” “只不过,这天命印记,你也不能多用,毕竟要付出巨大代价。” 苏文景知晓这天外火石是怎么来的,故而提醒顾锦年一声,让他多多注意一些。 “学生明白。” “文景先生,学生体内有数道天命印记,但不清楚这天命印记到底具备怎样的神通之力,敢问先生如何查明?” 顾锦年好奇道。 他现在体内有五道天命印记,一道可以召唤火石,一道可以回溯过去,其余三道就不清楚了。 “境界问题。” “锦年,你现在才不过是知圣立言,还没有达到大儒境,等你成了大儒,你便能一清二楚。” 《基因大时代》 苏文景给予解答,让顾锦年明悟了。 “明白了。” “先生,还有一个事得问问您,这天命之争,到底是什么东西啊?” 顾锦年点了点头,他之前也是这般猜想的。 “天命之争,意义很大,现在各大王朝,诸般势力都在搜查。” “老夫也不清楚这天命之争到底是什么。” “唯一知晓的便是,这天命之争,影响很极大,未来若是谁能在天命之争中,独占鳌头,将可成为天命之人。” 苏文景淡淡开口。 说实在一点,他也不清楚这个天命之争是什么,只知道与众不同。 有点玄乎。 “不过,要不了多久,快则一年,慢则三年,天命之争就要开始了。” “老夫推演过天机,这天地之间,无主的天命印记没有多少了,稷下学宫意义很大。” “谁若是能得到稷下学宫的天命,将可拉开天命之争的序幕。” 苏文景神色笃定道。 “稷下学宫,天命之争的序幕?” “这是为何?” 一听这话,顾锦年忍不住好奇了。 “稷下学宫蕴藏两道天命,孔圣当初封印了两道天命,谁能开创新学,谁可获之。” “这一次的稷下学宫,只怕是龙争虎斗,必然有人觊觎孔圣封印的两道天命印记。” “老夫就知道,竹山七贤已经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