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七章:火石之灾,唯儒道圣经显世,凝古今先贤【求月票】 (第3/5页)
” 一旁的中年儒士开口,一脸自信道。 听到这话,匈奴王脸上的笑意更是遮掩不住。 “这一切还是多亏了先生啊。” “若不是先生献计,怎可能给大夏王朝带来如此之麻烦。” 匈奴王笑道。 然而中年儒士立刻摇头。 “王上,与我没有太大关系,是大金王朝,扶罗王朝,还有其他一些有志之士联手。” “江宁郡洪灾,百姓怨魂,还有白鹭府童男童女,献祭她们,再以大夏真龙之血,祭祀上苍,获天命感应,营造如此天灾。” “否则的话,想要制造如此恐怖的天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后者开口,在这件事情上面,没有揽功。 这可不是小事。 说有伤天理,都是好话。 这里面涉及太多了。 江宁郡,白鹭府,等等事情,都是匈奴国搞的鬼,准确点来说,匈奴国也只是棋子罢了,是各方势力共同运作下,由匈奴国来做。 完成上古祭祀,就是等到这一日。 给予大夏王朝最恐怖的天灾。 听着中年儒士开口,匈奴王皮笑rou不笑,而后继续望着大夏的景象道。 “不过,四郡之灾,似乎都被顾锦年平定下来了,如若这火石之灾,无法给予大夏王朝痛击的话,那就不好了。” 匈奴王出声,言语当中还是带着一些担忧的。 可此话一说,中年儒士立刻摇了摇头。 “王上。” “您多虑了。” “这四郡灾情,看似被顾锦年平定下来,其实都是短暂压制。” “而且,五大天灾之中,最后一道天灾,才是最恐怖的地方,十七颗火石。” “前七颗火石,不算什么。” “这后面七颗火石,才叫恐怖。” 中年儒士信誓旦旦道。 “苏文景布置阵法,让大夏所有读书人共同加持,本王倒是觉得,这后面七颗火石,也挡不住苏文景。” 匈奴王开口,他倒不是希望大夏王朝渡过难关,只是这一年来,他吃了太多亏了,所以他不想往好的地方去猜测,以免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借助孔家圣器,外加上顾锦年的两件圣器,以及大夏所有读书人,的的确确可以阻挡这七颗火石。” “但最后三颗火石,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每一颗,都可以让大夏王朝受到重击,当然大夏王朝有国运加持,永盛皇帝也不是泛泛之辈,第十五颗能挡下,第十六颗,拼尽全力,或许也有一线生机。” “但第十七颗火石,注定会让他们绝望,这颗火石落下,可让大夏四分之一,沦为平地,到时候便是人间炼狱,指不定大夏皇帝也会葬身于此。” “如若当真如此,大夏王朝将立刻崩塌,此时,王上举兵而入,边境十二城再度归来。” “甚至可将西北二境夺回来。” “宁王,祁林王在这个时候,必然会入内造反,我等趁虚而入,与大夏王朝二分天下,成立匈奴王朝,到时候东荒境便是四足鼎立。” “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也无法说什么。” 对方开口,一番言论,是无比的自信,也是无比的傲然。 听着这样描述未来,匈奴王脸上的笑意是愈发浓烈。 匈奴。 只是一个国家,如若不是有匈奴战马,再加上匈奴人天生善骑射,外加上身强体壮,有扶罗王朝和大金王朝各种援助。 无非就是一个诸侯国。 与大夏王朝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 身为匈奴的王,他何尝不想再往前一步,建立匈奴王朝?得天命加持。 未来不管如何,至少有争的机会,不至于整日提心吊胆。 “若当真如此,先生可为匈奴王朝第一国师也。” 匈奴王笑着开口,直接许诺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臣,多谢王上。” 后者大喜,朝着匈奴王一拜。 不过,匈奴王也逐渐收敛笑容,继续开口道。 “这些日子,仙门派人来找过本王,意图拉拢匈奴国加入同盟会,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已经答应了,东荒境内也有不少小国答应入内。” “仙门修士也去了佛门,不出意外的话,佛门也会答应。” “先生认为,这同盟会,本王是同意入内,还是不同意入内?” 匈奴王开口,提起这件事情来。 同盟会,是最近出现的东西,由东荒七大仙门联手创建,打着东荒和平为主,共荣之说。 匈奴国在东荒内,可是仅此三大王朝的势力,自然而然受到邀请。 只是他对某些条款并不是很满意,所以暂时没有答应下来。 听到这话,中年儒士瞬间明白匈奴王的意思。 他稍稍沉默,思考一番后,这才开口。 “王上。” “同盟会是仙门为抵抗大夏王朝,亦或者是说,抵抗顾锦年创建的势力组织。” “大金王朝答应,是因为仙门给予大金王朝盟主一席,也给予扶罗王朝一席,佛门应当也会答应,获得一席,外加上仙门一席,四大势力轮番坐盟主。” “他们自然不会拒绝,再者仙门同意大金王朝龙米宝钞推行,扶罗王朝根本没得选,毕竟扶罗王朝还是仰仗大金王朝,再者能获得一席盟主位,已经算是万幸的事情。” “可我匈奴国,不应当答应,至少要等大夏天灾过去再说。” “若事情如臣猜想一般,匈奴国可蜕变至王朝,到时候必要占据一席盟主之位,否则的话,这同盟会,无非是变相的诸侯联盟,匈奴国白白成了诸侯国,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可若是大夏天灾当真被大夏王朝撑过去了,那王上再加入也不迟,加入过后,索要各种好处,虽然没有盟主之位,可也能获得诸多好处。” “而且,大夏王朝也不敢针对我匈奴国。” “也不是一件坏事。” “陛下觉得如何?” 这中年儒士,不愧是来自孔家,想法极其周全,使得匈奴王愈发满意。 “先生所言极是。” “本王亦是这般想的。” “那就按照先生的意思来。” 匈奴王笑着开口,他暂时没有答应的原因,就是因为仙门不给他一个盟主席位。 不给盟主席位,就意味着自己还是一个诸侯国,还是他们的附庸国家。 对于野心勃勃的匈奴王来说,他自然不愿意答应。 如果大夏王朝没有发生这种事情,他也就忍了,现在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匈奴国能成为匈奴王朝的希望,他岂能寄人篱下? 成为别人的走狗? 如此。 南越郡。 军营帐篷内。 一名信使正十万火急,将京都的情况,告知魏王。 “魏王殿下。” “陛下有旨,一定让要天命侯赶往京都。” “天外火石,已锁定京都,侯爷不去,只怕要出大事啊。” 信使开口,显得万分焦急。 听到这话,魏王脸色不由显得无比凝重,因为帐篷内,顾锦年还处于昏死状态,他检查过,问题不大,人是没事,可因为透支法力,需要好好休息。 而且也唤不醒顾锦年。 此时,御医从顾锦年床榻上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