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八章:著天命圣人经文!愿我大夏读书人,人人如龙!【求月票】 (第3/7页)
未来天命。 此言一出,唯一的一位大儒不由出声了。 “有这般的事?” “大金天灾,与大夏天灾对比,谁要更危险?” 他开口,眼神当中满是惊讶。 “自然是大夏天灾更危险。” “大夏天灾,前所未有,或许是有人在暗中针对大夏王朝,但也有可能只是天意如此。” “扶罗王朝,大金王朝,整个东荒所有国家,都会遭遇天命之厄,度过了一切好说,度不过也就度不过,等到东荒结束,其余诸地,譬如中洲王朝也会迎来巨大的的灾难。” “这是天命之厄,是天命在删选一些无用之人,到时候仙门,佛门,儒道,妖魔,剑道,还有术道,皆会遭遇天命之厄。” “度过,天命降临之时,我等一切,都可升华,得到诸多不可思议的好处,完成大蜕变。” “度不过,对我等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减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诸位一定要做好准备,灾厄即将到来。” 上清道人开口,这一番辛秘,说的众人咂舌不已,还真没想到,大夏天灾只是一个开胃菜,马上就要轮到他们了。 “那也就是说,我等这个同盟会,往后可以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渡过难关?” 苍心掌教开口,望着上清道人。 “没错。” “这同盟会,其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同对抗天命。” “共同成为未来天命最大赢家。” “最终的天命虽然只有一个,但在此之前,我等可以排除其他人,到了那个时候,我等再去争,各凭本事,岂不美哉?” 上清道人点了点头。 此话一说,众人更加对这个同盟会感到认可了。 确实,上清道人说的没错,天命之争的确只会有一个胜利者,但在诞生这个胜利者之前,还是有一段路程的。 这段路程内,大家若是形成一个团体,互相取暖,可以排除万难,至少可以笑到最后。 至于花落谁家,那就各凭本事了。 “大善也。” “如今大道府也有复出迹象,这也是一股可怕的势力,如若我等不抱团的话,很容易被他们击溃,现在抱团,是一件好事。” “大道府,中洲王朝,大夏王朝,还有一些隐世门派,这些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非要说的话,大夏王朝排在最后,只因顾锦年。” 有人出声,列出他们的敌人。 “实际上,如若不是顾锦年削我等气运,其实他根本算不上是我们的敌人。” “怪就怪他一点情面都不讲,同时得罪仙门与佛门,而且还让大夏王朝蒸蒸日上,使得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愿意与我等联手共同对抗。” “若顾锦年成功了,那还好说,若他失败了,他将会是大夏王朝最大的敌人。” 声音响起,是平云道人,对于顾锦年削仙门气运,他意见很大。 自然抱着怨气开口。 “非要说的话,顾锦年暂时还不是隐患,他到现在还不是大儒,还是太年轻了,若是给他二十年,才是真正的大隐患。” “现在只能说要提防他,不需要将他完全当做敌人。” “大道府,中洲王朝,一些藏在暗中的势力,这些才是我等要对付的人。” “不过,天命厄运即将来临,无论是我等,还是他们都要经历一遭,现在我等结盟,互相帮助,度过天命厄运之后,失去的所有气运,都将回归。” “等到天命真正降临,但顾锦年就不可能再削我等气运,那个时候一切的恩恩怨怨,也可以一次性了结了。” 上清道人淡淡开口,即便顾锦年削了他们如此之多的气运,可上清道人依旧没有将顾锦年视为大敌。 这并非是他傲慢,而是事实如此。 顾锦年个人实力,撑到死准六境,虽然背靠大夏王朝,可大夏王朝只是东荒境三大王朝之一,对比中洲王朝而言,大夏王朝又算的了什么? 而且顾锦年走的是儒道。 并非是仙道或者是武道,再这样的情况下,儒道境界,顾锦年到现在也不过是知圣立言境,儒道第四境。 连大儒都算不上,就算顾锦年今天成为大儒又能如何? 这天下,大儒还少吗? 最慢的话,两年后天命就要显世,这两年时间,难不成顾锦年还能完成二连跳?抵达儒道半圣? 以上种种,就是顾锦年还无法成为他们大敌的原因。 也就在此时。 一道声音忽然响起。 “天外火石出现了。”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上清道人不由将目光看向天穹。 但大夏京都上空。 天外火石出现。 比之前晚了六个时辰。 再度出现,也是在浩瀚星空之中,这枚火石出现的位置,与之前火石的位置一致。 轨迹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之前的火石,宽度五百丈左右。 而第十六颗火石,宽度足足有八百丈。 往好了说,没有倍增。 往大了说,这增加的三百丈,威力是上一颗火石的十倍。 “五百丈宽的火石坠下来,可摧毁大夏京都方圆千里。” “这八百丈的火石坠下来,两千里内只怕都要毁于一旦,而且引发的一系列灾难,可使大夏王朝沉沦三成国土。” 一道声音响起,是仙门掌教,他瞬间便知道这颗火石的威力。 “八百丈宽的火石,万丈内,会减少一半体积,但也就一半了,挡不住,也就真的挡不住了。” “当真不知道大夏王朝还有什么手段,可以阻挡这样的火石。”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也十分好奇,大夏王朝如何阻挡这颗火石。 “这颗火石,或许大夏王朝有办法解决。” “最后一颗,就很难了。” “正常来说,最后一颗,有一千丈宽,我都不以为然。” “大夏王朝应当没有能力解决最后一颗火石,我等也要做好准备,免得被波及。” 有人出声,认为大夏王朝可以解决第十六颗火石,但一定解决不了第十七颗火石。 “不一定。” 此时,大金王朝的大儒开口,他摇了摇头。 “苏文景布置如此之多的浩然阵法,若是天下读书人全部诵念圣人经文,加持浩然正气,不一定解决不了。” “亦或者,顾锦年著出儒道圣人经文,也可以解决这场天灾。” 这位大儒开口,做出判断。 此言一出,其余几人神色不由微微一变,他们虽是虚影,但表情依旧有。 “儒道圣人经文?顾锦年写的出来吗?” “他已经著出古佛真经,道祖真经,或许真有可能写出儒道圣人经文。” 众人好奇,他们毕竟不是儒道读书人,对于儒道圣人经文不是完全了解,不明白难还是不难。 “写的出。” “但现在写不出。” “以顾锦年的资质,写出儒道圣人经文,或许是早晚的事情,虽他不是我大金王朝的读书人,但老夫也敬佩他的才华,的确极其不凡,儒道后世之圣不会叫错。” “毕竟是孔圣认可的人。” “可是,他现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