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圣_第二百零六章:知圣,方知圣路难!大夏征税,江中郡纳粮税!【求保底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六章:知圣,方知圣路难!大夏征税,江中郡纳粮税!【求保底月票】 (第3/5页)



    东荒同盟会即将成立。

    由大金王朝,扶罗王朝,仙门,佛门四大势力组建而成,匈奴国以及七十二诸侯国联合加入,这七十二诸侯国,三分之二是东荒境的,西漠当中也有一些国家加入。

    如此恐怖的势力,自然成为最大的热门话题。

    而且,同盟会的形成,是针对两大势力。

    一个是东荒境的大夏王朝,没有邀请大夏王朝,摆明就是排斥。

    第二个便是中洲王朝,毕竟中洲王朝如日中天,如若东荒各大势力,还不组建在一起,才是真正的麻烦。

    对于此事,大夏礼部在第一时间便给予回应。

    不承认同盟会,也不认可同盟会,朝廷会进行针对,有备战准备。

    同时希望有意加入同盟会的诸侯国,自己好好掂量掂量,真惹急了大夏王朝,大家都别想好过。

    反正摆明了就是排斥大夏王朝,自然而然,大夏王朝也不顾及那么多。

    同盟会不能形成。

    至少绝对不能这么顺顺利利让他们组建成功,一但大夏王朝什么都不做,往后同盟会就要开始齐心协力做事。

    随便针对一下大夏王朝,都是让人头疼的麻烦。

    朝廷的意思很简单,阻止的可能性不大,这四股大势力并非是大夏王朝现在能阻绝的。

    可不能不管,一定要敲山震虎,至于用什么手段,礼部的确在想。

    没办法,大国就是如此,必须要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这才符合国情。

    而这三件事情,是对外的三件事情。

    对大夏王朝内部而言。

    最大的问题,还是灾区重建和银两问题了。

    户部与工部进行合算后。

    想要在两年内,妥善处理三大灾区麻烦,并且恢复正常水平,前前后后需要十二万万两白银。

    如果想要在一年内妥善处理三大灾区的麻烦,就需要二十万万两白银了。

    算上国库本来有的,再加上之前匈奴国的赔偿,朝廷目前能拿出手就十万万两白银。

    可问题是,这两件事情很难处理。

    其一,天外陨金要打造,这成本很大很大,想要打造出一套重骑兵战甲,人力物力就是五万两银子的成本。

    没听错,就是五万两白银的成本。

    上百个工匠都算是成本最低的东西,各种建设,还有一些抗高温的特殊铁矿,以及各种设备。

    但最主要的还是地火,想要熔炼这玩意,就必须要通过地火来融化。

    这还是因为有一些仙门愿意帮助大夏王朝,他们并非是东荒境的仙门修士,玲珑仙宫,清微圣地,以及其他一些仙门。

    如果没有他们的话,那就不是银两的问题了。

    并且还需要大量的灵晶,可以说要动老本了。

    这太夸张了。

    顾锦年要求是弄出一万套战甲,也就是说五万万两白银要砸进来,以及大量灵晶。

    按照户部的意思,先不搞战甲出来,但永盛大帝执意要锤炼战甲。

    他虽然不知道顾锦年到底打什么主意,可顾锦年一定不会做错,再者就是,永盛大帝毕竟是马上的皇帝。

    对于战争,他很狂热。

    他深深的知道,重骑兵意味着什么,这是无敌之师。

    如果给重骑兵安排这样的重甲,他相信这股力量,可以将十万铁骑冲烂来。

    是十万匈奴铁骑。

    而那个时候,大夏铁骑将闻名于世,成为天下第一铁骑。

    重骑兵无非三点。

    重甲!战马!将士!

    装备第一,战马第二,将士第三。

    完成装备上的领先,将横推一切,所以永盛大帝做梦都想搞出一支这样的军队,再加上顾锦年开口了,就更加笃定他的想法。

    大夏内部其二的问题。

    就是迁徙。

    十二万万两白银,只能让灾区重建,耗时两年。

    五大绿洲的迁徙工作也不能落下。

    这工程更加浩荡,毕竟三大灾区只是重建,在原有的基础上重建。

    而迁徙绿洲,就很恐怖,大夏王朝要倾尽全力处理,要规划城池地盘。

    好在的是,大夏百姓都知道绿洲是个好地方,不少人愿意前往,只不过这些人大多数都是穷苦之人,想去是想去,可没有足够的盘缠粮食提供他们去。

    户部合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建城所需要的银两,差不多要三十万万两白银。

    而其中所需要的粮草更是数不胜数,他们算过,五大绿洲,至少一个绿洲迁徙两千万人口吧?

    这一万万人,想要建设好一个新城,然后种植粮食,前半年只能送粮,不然百姓吃什么?

    一人一天就算吃的不多,五两米要不要?

    这就是要五千万石粮食。

    然后运输成本等等至少是六倍。

    也就是说三万万石粮食,才能解决迁徙问题,而且迁徙人口不多,兵部和户部已经去查看过绿洲情况。

    每一个绿洲相当于半个江中郡,江中郡人口快接近四万万。

    想要让绿洲繁荣昌盛,至少需要迁徙两万万人左右,然后随着时间递增,子子孙孙也就差不多了。

    一石普通粮食是六两,压一压价格,四两半到极限了。

    这里面就要十四万万两的粮食准备,这还不包括良马吃的东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吧?

    总不可能光吃米?

    所以户部最终合算结果。

    五十万万两白银,可以解决一切麻烦。

    大夏王朝有吗?

    没有。

    眼下天灾结束了,还有江宁郡,江陵郡这两个地方是免税,陇西郡,东林郡,南越郡,也免税。

    大夏王朝三分之一的税收被免了。

    江中郡没有免税,但大家根本不抱期望,在他们看来,不免江中郡是怕动摇国本。

    但无论如何,今年肯定不会收税啊。

    至少要等明年过后再说吧。

    大夏王朝一年税收是两万万两白银,扣除杂七杂八,兵部支出,官员支出,还有大大小小你根本看不到的银子支出。

    每年结余也就是三四千万两白银。

    这还不能发生大灾大难。

    五十万万两白银,怎么拿出来?

    一切往好了算,至少五十年才能搞定。

    所以户部给出了一个建议。

    停止绿洲迁徙计划。

    延缓灾区重建时常,也别想着两年了,准备个五年差不多了,不但银子省了,而且还可以分期慢慢给。

    这样一来,还真可以打造战甲,提升提升国力。

    只不过,这天地赐福,咱们就别想了,留给后世之君慢慢折腾吧。

    相当于是留个家底。

    可面对这个选择,永盛大帝明显不乐意。

    身为帝王,他自然知道,若是能解决三大灾区问题,同时完成绿洲迁徙,将会对自己添加一笔浓墨,其功将会超越自己的父亲。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样的荣耀,他不可能放弃。

    可户部也不是不支持,两个字,银子。

    没钱不可能办好事。

    而且还是这么大这么恐怖的事情。

    何言真就没差说上一句,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陛下您可以歇息了,大夏王朝已经开始走向鼎盛,您什么都不做,等个二十年,鼎盛时期便会来临。

    到时候一切的功劳还是您的。

    可这话何言没说。

    不能说啊。

    养心殿内。

    永盛大帝有些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