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五章:明悟圣道,善恶真谛,顾锦年成圣!大道同庆! (第7/9页)
眼中只有一件事情。 保护百姓。 “走!” 当桥梁撑起,有人开口,让百姓过桥。 一时之间,大量百姓踏上断桥,等来到中间地带时,为首的百姓泣不成声,迟迟不敢越过。 因为脚下。 不是断木。 也不是桥梁。 而是人手。 一只只手张开,化作桥梁。 他们几乎是用自己的命,来换取他们的命。 “走啊!” 吼声响起。 为首的百姓们不再迟疑,他们踩在手掌上,待越过桥梁,终究是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了。 一些百姓,更是跪在地上,朝着他们磕头。 很快。 大量百姓离开,而恐怖的山洪,也快来临了。 轰隆隆! 轰隆隆! 山洪倾泻之声,越来越近,他们现在离开,还有一线生机。 可是,还有一批百姓没有离开。 没有一个将士逃离。 即便山洪就在眼前,可他们还是无动于衷。 河流之下。 有人闭上眼睛。 人群当中,亦有人长眠于此。 将士们紧紧勾着,他们意志坚定,超越一切。 待百姓彻底离开,恐怖的山洪,也已经出现在他们眼前。 逃不掉了。 几乎无有生还。 面对此景,最先入水的偏将,却发出大笑之声。 “兄弟们。” “后不后悔参军?” 他大笑着问道。 而后,洪亮的声音,整齐响起。 “不后悔。” 得到答桉,偏将笑声更大。 “好。” “下辈子,咱们还当兄弟。” “我给你们牵马。” 偏将的声音响起,引来一阵笑声。 但很快。 恐怖的洪水,将他们全部淹没。 无有生还。 水下。 只剩下一具具冰冷的尸体。 很快。 场面再一次变换。 是陇西郡。 一处废墟当中,数以千计的将士,将一块块巨石搬下。 他们通过一些手段,确定这片废墟之下,还有活人。 故而。 将士们已经十七个时辰没有闭眼一下,双手已经沾满鲜血,不断的挖掘。 这里原本是个学堂。 十七个时辰的努力,让他们救出了三十多孩童。 一直又过了半个时辰后。 随着一块巨石被搬开。 一幕让所有人都忘怀不了的画面,出现在众人眼中。 废墟之下。 是一名老者。 他弓起身来,双手撑地,已经僵死,这是一位夫子。 而他的下方,一名孩童昏迷着,是活着的。 所有人惊愕的看着这一切。 一幕又一幕。 顾锦年看着这一切,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 接下来。 他看到有学子寒窗苦读十年,高中状元后,才得知母亲早已病逝,甚至都已经下葬,而为了怕影响自己孩子科举分心,死之前叮嘱街坊邻居,等科举之后再行通知。 他看到有夫子,不收钱财,开办私塾,教育孩童,启蒙智慧,而后参加同窗升官喜宴,获得一同前往外地为官的机会,最终选择放弃,继续教育孩童。 他看到有官员咳嗽出血,却隐瞒病情,每日清晨而出,处理公务,深夜而归,落笔成章,最终病逝于书桌前,永世长眠。 他更看到堂堂一国公主,为国家大义,远嫁万里之外。 他还看到,一国之君,国破山河之时,上吊自尽,留下遗书,承认一切过错,望敌军放过百姓。 也看到有穷酸读书人,科举不中,抄录书籍,赚取碎银,而后捐赠于其他苦难之人。 这一幕幕。 让顾锦年仿佛明悟了什么。 可就在此时。 一切一切的画面,全部消失。 取而代之便是黑暗。 无穷的黑暗。 万古般的黑暗。 “顾锦年。” “你可知,方才所见,那一幕符合圣人之道。” 这一刻,苍老的声音响起。 是孔圣的声音。 来自亘古。 随着孔圣的提问,顾锦年不由沉默。 方才所看到的一幕幕,藏有圣人曾经的经历吗? 这一点,是他没有想到的。 “你只有一次回答的机会。” “若你回答正确,你将明悟圣人之道。” “若你回答错误,你将与世隔绝,永远被困在这里。” 孔圣的声音再度响起。 形成一股无形的压力。 回答正确,可明悟圣人之道。 回答错误,与世隔绝,永远被困在这里。 这的确让人深感压力。 顾锦年深吸了一口气。 闭上眼睛。 回忆着方才所有的一幕幕。 方才有足足一百多段故事。 寻出圣人经历。 这的确有难度。 可当顾锦年回忆一遍后。 他缓缓睁开了眸子。 他的眼神,显得格外平静。 “回孔圣。” “学生认为。” “方才所见,皆符合圣人之道。” 这是顾锦年的回答。 “为何?” 孔圣的声音再度响起,没有告知顾锦年对与错。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此为圣人之道。” 顾锦年开口,他明悟了这两句话的核心,在这一刻,也明悟了心学之道。 知行合一,致良知。 王夫明知死路,却为百姓而舍弃生命。 山火凶勐,却焚不尽,人心中的善。 南越郡将士,以手为桥,撑起心中之善。 陇西郡夫子,以自身的性命,保护学生,守下心中的善。 面临死亡,母亲没有畏惧,而是怕影响自己的孩子。 这是善。 穷酸的夫子,获得机会,却不为所动,依旧以教育孩童为主。 这是善。 所有的一切。 都是善。 或许这世间上也有不少的恶。 可顾锦年此时此刻,已经明悟善恶了。 “数个月前,我行走山川,我见到了人世间的恶。” “那一刻,我很好奇,天地之间,有这么多恶,我该如何去解决?” “我一个人的力量即便再强,也解决不了人世间一切的恶。” “可现在我明白了。” “恶,无法得到共鸣。” “善,却可以感染世人。” “王夫之善,被救下来的百姓,心存善念,他虽然身死,可他的善,依旧还在。” “南越郡将士们的善,那一双双手,撑起的不仅仅是桥梁,而是每个人心中的善桥。” “陇西郡夫子保护的不是孩童,而是属于他的善。” “一个人的善,就如同光芒一般,感染着每一个人。” “恶,只会让人厌恶。” “所以,读书人应当将善传播。” “为天地立心。” 顾锦年的声音响起,他将自己的感悟说出,告知孔圣。 当他的声音落下。 一道道身影出现在他面前。 山字营将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