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一十四章 向北 (第2/2页)
狐盛不熟,也不清楚令狐盛的性格。 杨峥也觉得有些不靠谱,但留住他的人留不住他的心也没用。 此番若能回返,证明令狐盛可以重用。 若是不回,就随他去吧。 不是一条心,也终究走不到一块儿去。 嘉平元年八月,秋收在即。 长安派来使者,司马昭收到王金虎的人头后大为称赞,特意来信表彰了杨峥的忠勇,请示洛阳之后,升杨峥为护羌中郎将,册封关中侯。 关中侯只是虚衔,没有食邑就没有多大意义。 护羌中郎将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不过金银钱帛、玉器铜具、丝绸衣物,装了满满七车。 剩下五车则是各种乐器。 丝竹管弦,芦笙笳角,琳琅满目。 还附赠了一百多名乐工和美女。 杨峥还找到了两大箱五石散…… 而这些乐工美女中,也不知掺杂了多少细作间谍。 五石散更是要命的东西。 司马昭的心思也太直接了。 大概觉得出身寒微,没享受过富贵,没见过世面,特意用这些东西来要杨峥的命。 **上难以击败敌人,就从精神上腐蚀。 曹爽不就是在享受了这些东西之后,失去了跟司马懿叫板的勇气? 当然,也可能是自己想多了。 但司马昭为何会这么好心? 杨峥很清楚这个时代的残忍血腥。 作为一个正人君子,怎么可以沉迷于声乐当中?怎么可以吞五石散? 不过转念一想,为了西平的人口,为了杨家开枝散叶,美人还是可以稍微收点。 再说司马昭送的,什么都不碰,不是更容易让别人警觉? 挑了几个合心意的美女,剩下的全都交给夏侯才女折腾,杨峥一门心思扑到屯田之上。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屯田区又增加了不少。 沉甸甸的麦浪一层接着一层,在初秋的风中起伏。 农为国之本。 即便到了后世也是如此。 其他的东西都是架构在农事之上。 西平安定了这两年,人口也在回升当中。 没有战争,南面的羌部主动归附,祁连山以北的部族也时常迁徙南下。 与本地牧民产生不少矛盾。 杨峥心中一动,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北面的部族可以南下,那么西平的部族为何不可以北上呢? 这年头你不动别人,别人迟早会动你。 南面的扩张基本到了极限。 剩下的全是高原之地。 异常荒凉,没有投入的必要,更没有精力去发展。 而北面河西走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万一将来跟司马家拔刀相向,郭淮邓艾从东杀来,陈泰从北捅刀子,自己能扛得住吗? 西平西海本身就被凉州半包围。uu看书 当然,陈泰是谦谦君子,只要自己不反叛,应该是不会动自己的。 但问题是陈泰能一辈子坐在凉州刺史的位置上吗? 杨峥总要为自己的生存扩展空间。 现在司马家正忙着对付王凌,失去这个机会,以后就是坐以待毙了。 杨峥召来三号岳父彭护,卢水胡成分复杂,在武威张掖西平都有部落。 跟聪明人说话,不需要多费神,三言两语,彭护就知道杨峥的意思。 “此事容易,我部跟屠各、鲜卑都有些渊源,在武威、张掖找个落脚地不难。” 没有家世,杨峥的三个岳父还算给力。 “此事就有劳你了。” “属下自当尽心竭力。”彭护拍着胸脯道。 卢水诸部,沮渠偏向匈奴,彭部则偏向中原,其他几部都在摇摆之间。 有了彭护还不够,深山野林里放羊牧马动不了凉州的根基,只能为外援。 还要有内应渗透到河西诸郡的方方面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