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一劳永逸的赈济 (第1/2页)
“钱的事可以募捐一下的啊!” 徐宁静静地听着几人的争论,感觉都有些插不上话,他不过是提出了一个构想,原以为自己想的已经不错了,结果,听的几人的争论,徐宁心里不得不佩服起来。 在这几人的布局面前,他那些想法,的确是有点小儿科了,这还是当着他的面,要是背着他时,指不定会把他的想法,批驳成什么样呢! 怪不得,刚刚他提出想法时,几人都是连声的反对,直到此时,听的几人的争论,徐宁才算是发现,自己那些想法的严重漏洞。 好在,这些人一旦布局起来,就将他想法里的漏洞,全都给弥补了上去,徐宁听着重新完善后的布局,感觉越发的胜算巨大了。 随即,听到房玄龄说,还需要更多的钱时,便趁机开口说道。 “募捐?”听到徐宁的这话,房玄龄顿时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凝眉望着徐宁问道:“泾阳侯准备向谁募捐?” “募捐怕是行不通的!”房玄龄的这话落下,杜如晦便顿时摇摇头,冲着徐宁微笑道:“粮食都变成天价了,还会有人舍得掏钱吗?” 这意思虽没明说,可在场的人谁都听的清楚,若果那些人愿意募捐出钱,那长安的粮价,大概就不会变成这么高的天价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价的粮价,不就是奔着利益去的,若是还将这利再捐出来,那粮价何必又会涨成这样呢! “我说的是那些富商!”徐宁明白杜如晦的意思,闻言后,不由笑了起来,使劲的挠着头说道:“长安可有的是富商,比如砖石厂的掌柜,木材商还有药材商等等!” 徐宁的这话落下,杜如晦几人,当场便惊愕的张大嘴,他们倒是从没想过,还要让这些商贾掏钱的,于是,目光便好奇的望着徐宁问道:“泾阳侯有办法让他们掏钱?” “有是有,不过就看答不答应了!”听到杜如晦的这话,徐宁顿时讪笑了一声,目光不由望向了李世民,道:“这些富商不缺钱,可就是缺的是名声跟地位!” “你想让朕做什么?”听到徐宁的这话,李世民的眼角,本能的狂跳了起来,目光望着徐宁时,不由微微眯着眼问道。 “表彰他们一下吧!”徐宁听到李世民这话,不由笑了起来,道:“到时凡捐钱的商贾,都送一块表彰匾额,当然,不一定是陛下的名义,可以是户部这边出!” “那…那怎么能成!”徐宁的这话落下,房玄龄当场便激动的站起来反对,要他给那些商贾出匾额,那这辈子都会被人指着脊梁骨骂的。 “怎么就不成了!”看着房玄龄激动的模样,徐宁的脸色,当场也有些沉了下来,目光望着房玄龄道:“人家愿意出那么些钱,就只是一块匾额而已,这也不划算?” 商贾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到了这种时候,要是真有人愿意出钱,那就是雪中送炭,比起那些刻薄的世家,不知都要强到哪里去了。 “不行不行!”然而,徐宁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可房玄龄却依旧用力的摆着手,死活都不肯答应。 “那就没办法了!”眼见着房玄龄如此激动,徐宁也只好气的叹口气,冲着房玄龄没好气的道:“既然这样,那房尚书自己想办法吧!” “若不然让县衙出匾额吧!”看着徐宁坐在那里不说话,大殿里重又回到了沉默,房玄龄便只好一咬牙,冲着徐宁建议道。 这话听的徐宁不由好笑,而旁边的杜如晦,则是直接摇摇头,望着房玄龄道:“那恐怕效果会大打折扣的!” 商贾们看重的是地位,若是县衙的匾额,倒也不是不行,只不过,到时能募捐到的钱,则是杯水车薪,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陛下!”听到杜如晦的这话,房玄龄大概都已经猜到结果了,但仍旧是有些不死心的,目光望向李世民道:“此事,微臣真不好做啊!” 商贾低贱,地位还不如普通百姓,而今要他堂堂的户部尚书,专为商贾们鼓掌叫好,此后,只怕是被人嘲笑死的! “非常时期,当行非常手段啊!”李世民的眉头微微的皱着,看着房玄龄求救似的目光,沉吟了许久,最终却还是重重叹口气,有点于心不忍的说道。 这话落下时,一旁的长孙无忌,立刻便亲切的附和道:“乔兄,在此国难时机,能摒弃个人声明,事后说起,倒也不失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