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4章 参考资料 (第1/2页)
“没有什么,比能在盛夏还能有冰块降温,甚至和冰水更舒服的。”尚贤馆之中,来自北方几个人围在一起,有人自然感慨起来。 用硝制冰的办法,是孙暠首先拿出来的,自然也是第一个享受的。 别的不说,尚贤馆这里,自然是最优先提供。 不仅有冰块降温,还有用冰块降温的冰水或果汁,为入住这里的人服务。 自从秋闱确定之后,尚贤馆的规矩就变了。 以前是谁都能进来登记入住,现在是仅限外地过来,为秋闱做准备的学子和武者,经过简单的测试之后,允许免费入住。 当然本地人如果生活有困难,报备确认后,经过考核也能入住。 尚贤馆发展到现在,已经扩建三次,可以允许近千人在这里居住。 自然的,开销太大,又是孙暠的私房钱来支付。 考虑到一年只有一次秋闱,同时孙暠的身份和以前已经大为不同,是以更改规矩也是必然。 这也意味着,雪中送炭的时代已经过去,接下来的,便是锦上添花的时代。 真到了孙暠当皇帝那阵,尚贤馆可能甚至会被取消。 毕竟到时候学子和武者要出仕,还要看孙暠要不要用。 这考题,怕也是会不断变难。 没有点真才实学,要脱颖而出会变得越来越难。 “南方的夏季比北方要炎热许多,又没有冰可以用来降温。以前就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能在这里生活下去。”另外一个士子点头。 随着秋闱的消息传递到江北,甚至是河北,不少收到消息的士子和武者,都打算过来碰碰运气。 越过世家豪族的垄断,越过孝廉制出仕,诱惑太大了。 别以为世家豪族子弟就没兴趣,他们的兴趣更大! 以前每年谁能举孝廉,谁不能,基本都是利益分配的结果。 现在凭本事出仕,庶出的子弟自然有了来参加的心思。 甚至对许多嫡系子弟,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以至于,不少家族在收到消息后,自然好奇了解一下孙暠这个势力。 结果发现人家起步很快,而且扩张的速度也很快,尤其连如今的细阳侯,都在人家麾下。 这是最神奇的地方,当时孙暠只是孙氏旁系子弟,细阳侯是大汉贵胄。 能让大汉贵胄,不惜一切扶持起来,甚至甘愿屈居其麾下,这样的势力当然让人很好奇。 脑子灵活的,就知道派个家中子弟,过去参加这次秋闱。 等别人打下河北,才想办法去出仕,那就太晚了。 至于打不过来,也不过是一个子弟,不影响什么。 “各位,猜猜我弄到了什么!”话说当头,有人在外面进来,拿着一本书册。 看着很薄,考虑到纸张本来薄,内容估计不少。 “莫不是往年考题?最近尚贤馆外围,不少人推销这玩意。”有个士子随口说道。 从他的语气不难听出,他显然也是有买过的。 “非也,这是往年考题分析。编写的人找到了过去的题目,同时还有参加过考试的人,同时询问他们答题的内容。从他们的答题情况,还有结果,分析孙使君的用人标准。”士子激动的说道。 “还有这事?快,让我们一起看看!”其他几个士子闻言,立刻激动起来。 比起分析考题,分析考官难道不是更重要? “好说好说,不过就是五十贯买来的东西,我与诸君共赏!”那士子大笑,其他几人却是有些不是滋味。 五十贯可不是小数目,只觉得这货在故意炫富。 不远处,还有荆州那边的几个读书人。 对这帮河北的阔佬,是一点兴致都没有。 知道的都知道,孙暠名下有个情报部门。 一方面引导舆论,一方面处理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 就说现在,不少人还在讨论,刘表在豫章突然暴毙,是不是孙暠下的黑手。 有这样的部门存在,若是考题还能泄露出去,那已经算是失职了。 所谓的《往届考题》,《孙暠用人标准》之类的资料,参考价值有,但对这次秋闱应该影响不大,否则不可能还能公然销售。 “伯常,机伯,距离秋闱还有一个多月,我们该怎么准备好些?”有士子看向两位同伴。 “去图书馆听课!”同桌的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回道,随即相视一笑。 如今图书馆那边还是办夜课,也多增设了席位。 只是要旁听的人,就必须要通过一些考试。 有真才实学,是真心打算听的,才能进场,否则就在场外,能听多少是多少。 “传闻那个夜课,已经上了半年多,我们已经错过不少的知识点……”同伴提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